大洋嶂阻擊戰指揮部遺址位于泰寧縣杉城鎮際頭村楊梅垇自然村。
中央蘇區第五次反“圍剿”期間的1934年3月24日,盤踞在泰寧縣城的國民黨東路軍第10縱隊第4、第89師移師北上,與占據江西黎川的北路軍第3縱隊的兩個師會合后,向中央蘇區的戰略要地建寧發起進攻。為了阻止國民黨軍的會合,紅3軍團第4師12團2營和師部偵察隊約550余人,在大洋嶂與國民黨軍第89師265旅的3個團約4000余人展開一場激戰。
紅軍在紅12團黨總支書記--和2營營長陳昌泰率領下,沿著陡峭的山坡,搶先占領大洋嶂主峰制高點和有利地形,痛擊迎面之敵。向紅軍陣地正面進攻的國民黨軍第89師265旅搶先占領山腰上兩個小山峰,架設輕重機-向主峰瘋狂掃射,掩護400多人向紅軍陣地猛沖。敵人第一次沖鋒被紅軍打退后,在飛機、大炮的掩護下,又組織1000多人發起第二次沖鋒。之后,國民黨軍發起一次又一次沖峰。敵軍先后出動6架次飛機,向紅軍陣地輪番轟炸,架設在東側獅子山上的大炮也不斷地向大洋嶂主峰狂轟濫炸,形勢極其險惡。但紅軍戰士毫不畏懼,奮力拼殺,牢牢堅守陣地,甚至與敵人展開短兵相接的肉搏戰。整個戰斗持續約八九個小時,從上午9時直打到下午太陽落山。敵軍銳氣大挫,而紅軍開始發起猛烈--,殺得國民黨軍丟盔棄甲、倉惶逃竄。戰斗中,紅軍擊斃敵團長2人、營長4人,打死打傷士兵400余人,俘虜副團長以下官兵100余人,繳獲輕重機-10余挺、-200余支、-10萬發,敵529團幾乎全軍覆沒。紅軍2營營長陳昌泰和部分官兵壯烈犧牲。紅軍完成阻擊任務后,乘著夜色迅速撤離到安全地帶。大洋嶂阻擊戰是紅軍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一個光輝典范。
大洋嶂阻擊戰指揮部設于楊梅垇自然村上、下楊梅垇中的下梅垇,這里地處大洋嶂西南麓,地理位置隱蔽、安全且靠近前線,距離紅3軍團駐扎地很近,便于聯絡、指揮作戰和調遣增援部隊,以及搶救傷員。
信息來源:三明市委黨史研究室
杉城鎮:泰寧縣轄鎮,縣府駐地。1956年設城關鎮,1958年建紅旗公社,1961年更名城關公社,1984年改鎮。位于縣境中部。面積228平方公里,人口3.5萬。省道下甘線穿境而過。轄民主、水南、勝一、勝二、紅光、紅衛、蔬菜、南會、呂家坊、八里橋、東石、王石、長興、梅橋、邱洪、洋川、調村、豐巖、南溪、磜溪、帳干、大坪22個村委會和城東、水東、水西、地洲、爐峰、和平6個…… 杉城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