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新疆 > 巴音郭楞州 > 且末縣旅游

布滾魯克烽燧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布滾魯克烽燧位于且末縣縣城西北20公里處,315國道南側約1.8公里處。

烽燧處地表沙土,鹽堿化嚴重,西側較多紅柳包,東側多荒漠。

烽燧位于紅柳包地中一處較開闊的平地上,烽燧原體量較大,現多已塌圮,呈堅殼土堆狀。

從有關資料可知,烽燧平面略呈長方形,底邊南北殘長約17米,東西殘長約15米,殘高約5.5米。烽燧體中部為堆土或垛泥筑起,外部為夯土(或垛泥)筑成,約30厘米左右夾雜一層紅柳枝和葦稈,行程逐漸內收的梯形結構。鹽堿侵蝕后土硬殼堅,倒伏后仍能保持結構形態的完整。

布滾魯克烽火臺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縣奧依亞依拉克鄉蘇塘村東北約58.7千米。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南緣荒漠地帶紅柳包中開闊的平地上,四周地勢由南向北呈緩斜狀,地表為粉沙堿化土層,周圍密布有生長著茂盛紅柳的沙包。附近無定居點,所在地為奧依亞依拉克鄉蘇塘村的放牧區。東側為一條泄洪溝,西南123.5千米為奧依亞依拉克鄉政府,西約。0.55千米有一條南北走向的石油物探線,北約1.85千米為315國道。

烽火臺因風雨侵蝕、鹽堿腐蝕等自然因素破壞而坍塌,形成較大的土堆。經調査測量推斷,烽火臺平面呈近正方形或長方形,立面略呈梯形。從坍塌的本體斷面可辨其結構,烽火臺中部為堆土或垛泥筑起,外部似為一層夯土(或垛泥)夾一層樹枝壘筑而成。大約每。・3米土層夾一層樹枝。現存底部南北約17、東西約15米,高約5.5米。土層中含鹽堿較重,質地堅硬。附近未發現其他遺物。根據地理位置和建筑特點推測,該烽火臺年代為漢晉時期。


>>馬蹄山烽火臺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少妇久久网 | 亚洲综合网站精品一区二区 | 天天做天天爱天天做天天吃中文 | 香蕉伊大在线中字色中文 | 亚洲另类视频免费看 | 亚洲A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