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郡治遺址位于貴港市港北區,年代為秦至清。
貴港的桂林郡遺址發現于2008年,通過十余年的發掘,發現了秦漢至明清時期的遺跡和遺物,包括漢代的城壕和唐宋至明清時期的城墻基址等。這些發現表明自秦漢以來,貴港的城址位置從未發生大的改變。此外,2008年出土的“萬歲瓦當”是廣西考古史上的首例發現,進一步證明了桂林郡遺址是當時桂林郡的政治文化中心和經濟貿易中心。
桂林郡的歷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14年,當時秦始皇統一嶺南后設立了桂林郡,下轄布山、安廣、阿林、廣都、中留、桂林、譚中、臨塵、定周、領方、增食、雍雞等縣。桂林郡的名稱來源于當地多桂樹的地理特征。在秦末,桂林郡被南越國所轄,西漢時期改置為郁林郡,治所在布山縣。
考古發現方面,貴港的羅泊灣漢墓出土了大量漢代墓葬和隨葬品,其中包括王侯墓。羅泊灣漢墓的規模和出土文物的豐富程度表明了貴港在秦漢時期的繁盛和重要性。這些考古發現和歷史文獻的記載相互印證,進一步確認了貴港作為桂林郡治的可能性。
桂林郡治遺址為第八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