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家河二號遺址為新石器時代至商周時期遺址,位于嵯峨鄉邵家河村西北約500米處的清峪河北岸二級臺地上,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聚落遺址所在地北高南低,南臨清峪河谷,西到三里坡,東西長約350米,南北寬約150米,面積約5萬平方米,文化層厚0.5—2.5米。遺址區內耕地表面散落大量陶片,斷面暴露有白灰居住面、灰坑、紅燒土多處,陶窯遺跡一處。采集到的龍山文化遺物有夾砂灰陶、紅陶和泥質灰陶片,紋飾有繩紋、籃紋、劃紋、附加堆紋,可辨器形有鬲、盆、罐等。1974年出土商代銅器4件,其中方鼎高22厘米,立耳、折沿,雙耳內側施以獸面紋,云雷紋襯底。邵家河二號遺址1989年4月被咸陽市文物普查隊發現。1992年被陜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第三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公布了保護范圍。其重點保護區為遺址所在地東西長350米、南北寬150米,一般保護區和建設控制地帶為重點保護區四周外延50米。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