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關革命舊址位于陜西省商洛市丹鳳縣竹林關鎮政府院內,這里是紅三軍軍部的駐地。舊址原為平浪宮,俗稱楊氏廟,創建于清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由門樓、正殿、獻殿、廂房、戲樓組成。戲樓為五脊硬山頂,是當地船幫和客商共同捐資興建的1。
1932年冬,中國工農紅軍第三軍在賀龍軍長、關向應政委的率領下,由豫入陜,在武關和國民黨反動派激戰后,轉移至竹林關作短暫休整,軍部駐扎在平浪宮。當時中共中央代表夏曦推行極左路線,搞肅反擴大化,導致紅三軍內部發生了一些沖突。賀龍軍長在舊址獻殿西邊房子內與夏曦進行了一場激烈的辯論,并拿出自己的槍放在桌上,最終夏曦的陰謀未能得逞。
竹林關地處丹江和銀花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曾是盛極一時的水旱碼頭。1932年,紅三軍在竹林關召開了重要會議,會上紅三軍軍長賀龍因不滿湘鄂西中央分局書記夏曦的肅反行動,與夏曦展開了面對面的斗爭,使夏曦在后來的轉戰路上“肅反”有所收斂,挽救了紅三軍的有生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