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成三廠舊址位于常州市天寧區采菱路 78 號常州名力紡織有限公司內,大運河南岸,與“大成二廠競園、老廠房(民國建筑)”隔河相望,為中國現代杰出實業家、著名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劉國鈞在常州的紡織工業遺存,也是常州市目前體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近代紡織工業遺產。現有廠門、三方廳、原衛生所、老門樓、濾塵塔各一處,倉庫兩處,占地面積3695 平方米,大多數建筑建于1937—1946 年間。2011 年12 月19 日,由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劉國鈞(1887~1978),中國現代杰出的實業家,著名的愛國民族工商業者。出生于江蘇靖江,自幼家境貧寒,備嘗艱辛,在帝國主義列強和官僚資本傾軋下,慘淡經營,艱苦創業。早年在常提倡“機器革命”,“土紗救國”,1930年果斷集資創辦常州大成紡織染公司。8年間使大成企業由1個廠發展到4個廠,資金由50萬元發展到400萬元,被當時經濟學界譽為罕見的奇跡。他三渡日本,考察歐美,引進技術、管理,結合工廠實踐,提出工管工自治化、工教工互助化、工資等級化、華廠革新化、出口優質化的口號,全面提高工廠管理素質。并率先在我國紡織界中試制成功燈芯絨、絲絨。抗日戰爭勝利前夕,撰寫了《擴充紗錠計劃芻議》一書,認為抗戰勝利后,可用15年時間將全國紗錠擴展到1500萬枚,與世界紡織業爭王座, 1950年毅然自港返常,在江蘇省私營棉紡業中首先實行公私合營。除了從事經濟工作外,他積極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曾當選一至五屆全國人大代表,1976年當選為全國政協委員,歷任全國工商聯副主任委員、民建副主席、江蘇省副省長、省政協副主席、工商聯江蘇省副主任委員等職。他生活簡樸,樂善好施,熱心公益事業,曾將珍藏的227幅古今名家字畫,分別無償地捐贈給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博物館。1978年病逝,享年91歲。
地址:常州市天寧區采菱路78號常州名力紡織有限公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