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壇城墻遺址位于金壇區金城鎮華羅庚公園內。在中國古代,城墻往往承擔著一種守家衛國的責任,金壇建縣始于隋大業十三年(617年),筑城池始于唐長壽元年(692年),當時的縣城位于縣域的中部偏東,最初只是在縣城周圍建了一道土墻,周長七百步(約1050米),高一丈五尺(約4.5米)。至宋太祖建隆年間,城墻年久失修,已毀壞殆盡。金壇的古城墻始建于公元692年,初建時為土墻,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為了抵御倭寇入侵,改建為磚石城墻,大大加強了金壇城的軍事防御能力。像城墻上布有很多個這樣的瞭望口,是守城軍隊作瞭望射擊之用。而城磚則是出自常州府官窯燒就的青磚砌墻,用米汁嵌鑲縫隙,牢固堅實。過去,這里城道寬闊,還可供戰馬奔馳。建國后,為拓寬城區面積,南、北水關和城墻被全部拆除,護城河也被部分填平。現存的金壇城墻為清光緒年間城墻的一小部分,僅見約200米長的一段土基及部分護城河。2007年3月,金壇市政府對華羅庚公園進行改造,在土基的西南處復建城門一處,城門上建有城樓,城門外為護城河。
2010年5月4日,經金壇縣人民政府公布為金壇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地址:金壇區金城鎮東門大街華羅庚公園內
金城鎮:金城鎮是全國百家明星縣(市)——金壇市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全鎮面積103.1平方公里,人口18.6萬,是典型的江南“魚米之鄉”。自古以來就以物產豐饒、繁榮富庶享譽大江南北。具有“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和“江東福地”之譽。著名的數學家華羅庚就誕生于此。城內的名勝古跡有華羅庚紀念館和段玉裁紀念館等,附近的旅游景點主要有聞名遐爾的道教圣地——茅山。 金城鎮…… 金城鎮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