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弓堤”石刻碑豎立于武進區橫山橋鎮芙蓉雙廟村。碑為金山石花崗巖制成,長1.83米,寬1米,厚0.28米。碑上正面中心刻有“張公隄”三字,其右側并排刻有“道光歲次丙午孟夏”一行小字,左側下方刻有“圩民敬立”四個小字,其中隄是堤的異體字。
“張公”是清道光年間的一名陽湖知縣,叫張之杲,字東甫,是杭州人。光緒版《芙蓉湖修堤錄》中稱他“道光丙午間邑令張公始悉力規畫重復舊觀, 并輯修堤錄以垂久遠,圩民獲安,利樂蓋六十年于此矣。”
2010年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武進文物普查人員在雙廟禪寺的圍墻上找到了這塊已經砌進墻體的碑,原來的碑亭則早已無存,鑒于廟宇正在進行施工,張公堤碑有可能受到損壞,武進區文物管理部門迅速要求當地鎮村采取保護措施,防止文物被破壞。
2014年開始的新溝河拓寬工程中,在武進區文廣新局和當地鎮村的保護下,這塊張公堤碑于2015年初秋被移入仿古碑亭中。目前已經被列為常州市一般不可移動文物。
地址:常州市武進區橫山橋鎮芙蓉雙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