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德州市 > 陵城區旅游

徽王石橋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徽王石橋為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徽王石橋位于德州市陵城區徽王莊鎮,年代為1942年。2022年1月,被核定公布為山東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徽王莊石橋位于山東省德州市陵城區徽王莊村東200米處馬頰河(舊稱趙王河)上,石橋年代久遠,距今約800年,為山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800年來,徽王莊石橋歷經歲月滄桑,飽經戰火侵擾,見證了波瀾詭譎的歷史風云。而今矗立馬頰河上的這座大橋,是新中國成立后重新修建的橋梁,由原來的十三孔縮為現今的七孔。修建所用的磚石、檁條、橫梁、古磚、石碌碡、鎮河吸水獸頭等都是原橋拆卸下來的老物件。

徽王莊石橋始修于金代。一共十三孔。東西走向,石墩舊圓柱木面。主橋50余米,護坡30余米。橋高5米,橋寬6米。橋墩由42根石柱組成,一排3個,縱向14排,石柱由8至10個碌碡組成。

每排石柱之上架橫梁一個,橫梁之間有12根檁條用卯榫相連,一共14架橫梁156根檁條。檁條之上鋪滿密集的椽木。椽木之上蓋蘆葦編織的葦把。橋面是灰土調拌而成,堅實而堅硬。兩側鑲有木欄桿。護坡橋頭由古藍磚構筑,在高4米處鑲有吸水獸頭。這獸頭是水文標尺,也是防汛最高警戒線。

清代乾隆時期《德州志卷十二·藝文》載有清李世垣《募修興龍寺大橋疏》,其中寫道:“石橋者,金時所建,明人稱為徽王莊橋是也。”清代康熙德州志也提到徽王莊石橋的名字。

這座大橋在明清兩代是河間路赴齊州(濟南)的交通要道,其經東光、吳橋、安德、臨邑,濟陽,直抵濟南。

民間流傳有諺語“虎頭喝了水,下洼蹬了腿”。橋西北側建龍王廟一座,廟前立一石塔,塔高10米許。石塔前空地置石龜(赑屃)一個,巨大絕倫,背部馱一石碑,記載清中期募捐修橋的人物錢糧功績。橋東西各立鎮水獸石獅子2個,其雙目圓瞪,張嘴獠牙,肅穆而充滿震懾。

地址:德州市陵城區徽王莊鎮

延伸閱讀:

·第六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李家桑園村山東省戰時行政委員會和八路軍一一五師司令部舊址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动漫一区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福利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亚洲成a人片 | 亚洲精品青青操久久 | 精品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