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江蘇省 > 鹽城市 > 東臺市旅游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位于東臺市三倉鎮新五村境內

三倉烈士陵園是在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亭的基礎上,逐漸擴建起來的,粟裕將軍為陵園落款。陵園原占地面積為2.34畝,1980年開端擴建,現已擴大到64.7畝,陵園重要由“抗日烈士”和“粟裕將軍”兩大主題的紀念建造群所組成。

抗日烈士紀念亭,建于戰火紛飛的年代,由開明紳士施景程等發起捐資,蘇中四分區黨委、行署積極支持,于1945年2月動工,當年7月竣工。烈士亭坐北朝南,高19.6米(含基座高度),呈五角形,當地人稱為“五角亭”,原為木質結構,建國后,于1958年、1965年、1980年三次進行建筑,現在烈士亭,頂部為琉璃瓦,頂尖為陶瓷葫蘆頂,立柱、欄桿都為鋼筋混凝土構造。亭內上方吊掛蘇中四分區專員梁靈光手書的“烈士亭”橫匾,亭柱楹聯亦為梁靈光所題,上聯是:“碧血赤忱灑江山三敵驅除成解放”;下聯是:“蒼松翠柏依亭墓五星照射記功勞”。亭內正中立有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一塊,高1.4米,寬0.83米,厚0.22米,質地為白玉石,于1945年7月7日落成,碑文計784字,由蘇中四分區司令員張震東、政委盧勝、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符確堅、專員梁靈光獨特署名,紀念碑的反面鐫刻有120名抗日烈士的英名,今人肅然起敬.

陵園中部,建有抗日烈士紀念塔。原塔為磚塔,建在烈士亭的南側,只有五六米高,因多年雨水浸蝕而傾坍。1980年,三倉鎮人民政府擴建三倉烈士陵園時,在陵園中部建造抗日烈士紀念塔,于1984年底建成。紀念塔座西朝東,塔基占地1畝,塔高20米,雙層護欄,塔身正面嵌有陳毅元帥題詞“立德立功,永垂不朽”八個大字。紀念塔北側,矗立著新四軍兵士躍馬東進抗日雄姿的雕塑,還有南京軍區贈予的曾在對越自衛回擊戰中立過功的-122-炮。

三倉鎮是當年蘇中抗日根據地的核心,新四軍一師師長粟裕于1941年初率部駐扎三倉吳家橋,歷時4年之久。粟裕將軍在這里指揮若定,決勝千里,處處都留下他征戰的腳印。1975年5月粟裕將軍又來三倉探訪老區人民。為紀念粟裕將軍在三倉引導人民勇敢抗日的勞苦功高,三倉鎮人民政府決定在陵園內興修粟裕將軍紀念堂。紀念堂為蘇式古修建,面積300平方米,其中展廳面積200平方米,原中共中心軍委副主席張震為“粟裕紀念堂”題名。紀念堂內擺設有粟裕將軍生平簡歷、歷史照片、半身胸像和夫人楚青敬獻的花籃。還有陳丕顯、梁靈光、周巍峙、章蘊等老同志題詞多幅。

根據粟裕將軍生前遺言,1984年4月19日,夫人楚青楷子女前來三倉烈士陵園,安葬粟裕將軍的部分骨灰,并在墓穴周圍栽上七株松柏,象征解放戰斗初期粟裕將軍指揮的蘇中“七戰七捷”。當年6月,在粟裕將軍部分骨灰安葬處樹立石碑,作為永恒紀念。

陵園內還有建國前后為革命犧牲的林少克、何德越、賀德和劉建軍烈士墓四座。林少克烈士是福建省溫和縣人,生前系新四軍八縱三旅七團團長,1946年9月10日在攻打海安戰役中就義后安葬在三倉烈士陵園。1975年5月,粟裕將軍親身為林少克烈士掃墓,流著淚水動情地說:“戰役年代,犧牲了多少好同志呀,咱們要永遠記著他們!”

三倉鎮:東臺市轄鎮。1957年為三倉鄉,1958年改公社,1984年鎮。位于市境東南部,距市區45公里。面積76平方公里,人口5.7萬。安(豐)弶(港)公路、黃海公路過境。三倉河、梁垛河、潘堡河貫穿其中。轄倉西、朝陽、華美、王垴、合興、九圻、丁村、倉東、官圻、新興、灣洋、一倉、三余、沙灶、北行、薛行、新強、七一、八一、古舍、吳墩、倉勝、三渣、紹河、西舍、五苴、洋中、…… 三倉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雪楓烈士陵園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久久久综合精品视频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中文字幕少妇激情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欧美日韩 | 亚洲区欧美区偷拍区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产综合在线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