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曾經是13至14世紀蒙古帝國的首都所在,見證了蒙古帝國幾個有意義的歷史階段,也反映了原始蒙古的游牧文化和當時蒙古商業貿易、軍事、政治、宗教的發展狀況。峽谷內幾處宗廟的遺址反映了當時的蒙古已經受到佛教和西方文化的雙重影響,出現融合的趨勢。占地121967公頃的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包含了鄂爾渾河兩岸邊遼闊的牧地與可追溯到西元六世紀的考古遺跡群。
此外,這個地區還包含了13、14世紀威震一時的蒙古帝國的首都——哈剌和林,哈剌和林城由外城和宮城兩個部分組成,哈剌和林城及城內的宮殿是結合中原漢地和北方游牧民族的建筑風格,在古代回鶻民族或11至12世紀克列部的都城的基礎上規劃和擴建的,其整體設計規劃,既體現了漢族傳統的城市布局觀念,又體現了具有北方民族游牧生活的草原特點。鄂爾渾峽谷文化景觀中的遺址都清楚的反映出游牧生活、游牧民族社會與管理和宗教中心的共生關聯性,以及展現出鄂爾渾峽谷在中亞歷史上的重要性,現在這片草地上仍有蒙古國的游牧民族在此放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