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湖濕地公園地處河北省南宮市城區西北1.5公里處,東經115°21′15″-115°22′28″,北緯37°23′14″-37°21′43″,湖底平均海撥高度21米。該濕地早在西漢時期臨近古洚水河道,唐代末洚水斷流后,下游淤塞成為沼澤洼地。明成化十四年(1478年),洪水毀城后稱“古水潭”,清代稱“舊城潭”,1912年后稱“舊城洼”。1976年經邢臺地委、行署批準,改造舊城洼為群英湖,分南、北、西三個湖區,呈“L”形。南北最大長度2560米,東西最大寬度為1500米,蓄水面積達3000余畝,最大蓄水量1000萬立方米。該濕地是邢臺市平原地區最大的地上蓄水湖。
2007年1月,經河北省林業局批準建立省級濕地公園。同年,由河北省林業調查規劃設計院和河北農業大學共同編制完成并經省林業局批準實施《河北省南宮市群英湖濕地公園總體規劃》,規劃總面積7553畝,主要劃分為:重點保護區、科普展覽區、游覽活動區、管理服務區、生產經營區五大功能分區。
南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濕地公園建設,把濕地公園建設列為市政府“一號工程”。按照“尊重自然、生態優先、合理利用、持續發展”的原則,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和建設力度,全面改善和恢復群英湖濕地公園及其周邊生態環境,維護濕地生態系統完整性和服務功能,發揮群英湖濕地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打造國家級“南宮濕地”品牌。兩年來,南宮市委、市政府投資1300余萬元,重點實施群英湖東大堤、北大堤修復加固和園區內各景點建設,完成6300米湖堤岸、2000米道路的整理和1300畝綠化用地綠化、美化工程等,共栽植喬木14.5萬株,花灌木60萬株,育苗30萬株,使濕地公園建設初見成效,自然景觀得到較快恢復,野生鳥類種群數量增大。通過開展濕地科研、科普、旅游、觀賞、娛樂、休閑等活動,保護和利用好自然資源,進一步提升南宮市宜居城市品位,為市民提供集生態旅游、科普教育、休閑健身于一體的活動場所。
地址:地處河北省南宮市城區西北1.5公里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