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德州市 > 臨邑縣旅游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

[移動版] [查看地圖]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為國家AA級旅游景區、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紅色旅游經典景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防教育基地。

臨邑縣屬魯西北革命老區,抗日戰爭時期是冀南七專署、冀魯邊二地委領導抗日的中心和渤海二軍分區的后方基地,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光榮的革命傳統。在幾十年的革命斗爭中,曾發生過王樓、于信莊、蘇家廟、盤河等戰斗,肖華、何郝炬、龍書金、曾旭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臨邑留下了戰斗足跡,2000多名優秀共產黨員、仁人志士、熱血青年將生命奉獻在這塊紅色土地上,涌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為褒揚革命先烈,激勵教育后人,保護和傳承好這一寶貴的紅色歷史文化,2012年3月,臨邑縣委、縣政府啟動實施慰烈工程,投資1600余萬元,將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園、臨南王樓烈士陵園、臨盤菅寺烈士陵園等3處烈士陵園進行整合搬遷,依托原林子官道烈士陵園新建了臨邑革命烈士陵園和革命紀念館,并將全縣所有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全部遷入陵園實行集中保護管理。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占地面積51畝,保存有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修建的革命烈士紀念塔(碑)15座,其中,最早的是渤海二軍分區和匡五縣委、縣抗日民主政府于1944年為紀念抗日戰爭犧牲烈士建設的革命烈士紀念塔。安葬有時任渤海二軍分區副政委李恒泉、二軍分區副司令員兼臨邑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徐尚武、陵縣抗日民主政府縣長吳匡五等著名抗日英烈(2015年,民政部公布),以及冀魯邊二專署秘書主任楊洪恩、匡五抗日縣大隊副大隊長李恒昌等抗日戰爭時期以來的2449名革命先烈。建筑面積近2000平方米的革命紀念館內,通過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文物、史料和油畫、雕塑等藝術品,以及場景還原、多媒體聲光電等現代手段,多角度、全方位地展現了臨邑革命斗爭歷史和社會主義建設取得的成就。陵園內還建設有紀念廣場、烈士群雕、烈士英名墻、著名烈士雕像和兵器陳列區及人文綠化景觀,是集紀念瞻仰、宣傳教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紅色旅游景點。

臨邑革命烈士陵園自2013年4月建成啟用以來,始終堅持把國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定位為陵園功能首位,充分發揮紅色資源優勢,每年清明節、建軍節、烈士公祭日等紀念節日和國防教育日,都組織機關干部、青少年學生、社會人士、黨員群眾開展重溫革命歷史、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團)誓詞、敬獻花圈花籃等多種形式的紀念教育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普及國防教育,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目前,臨邑革命烈士陵園的紅色教育功能已覆蓋周邊多個縣市,成為魯西北地區對干部群眾和青少年進行國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陣地,年接待各地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達2萬余人次。并先后被評定為“德州市國防教育基地”、“德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烈士紀念設施保護單位”、“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省級黨史教育基地”、“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國家AA級紅色旅游景區”。

林子鎮:臨邑縣林子鎮地處魯西北平原,位于臨邑縣縣城北9公里,臨南路(臨邑縣-河北南皮即省道249線)、臨堿路、宿田路交叉貫穿全境,與國道104線相接,毗鄰利禹路及-鐵路和京福高速公路濟德段,與全省及全國交通融為一體,南臨濟南機場,到濟南市55公里,北至北京350公里,西北德州市50公里。總面積80.5平方公里。轄48個行政村,共2.4萬人。2002年全鎮工農業總產值…… 林子鎮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

·第五批山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衛輝徐氏家祠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中文三级 | 久久免费视频二区 | 亚洲精品高潮久久久久 | 午夜福利精品短视频在线 | 亚洲午夜成人不卡在线 | 中文字幕交换系列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