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寧夏自治區 > 吳忠市 > 同心縣旅游

同心縣革命烈士陵園

[移動版] [查看地圖]
同心縣革命烈士陵園
同心縣革命烈士陵園為文化旅游景點。

同心縣革命烈士陵園位于縣城豫海北街東側,占地62畝,主要有革命烈士紀念碑、革命烈士紀念館等建筑物。1936年,為鞏固擴大革命根據地和迎接紅二、四方面軍北上,中共中央在紅軍東征山西返回陜北后,決定組建中國人民紅軍西方野戰軍,由彭德懷任司令員兼政委。5月中旬,西征紅軍共計1.7萬余人在彭德懷司令員的率領下,分左右兩路相繼從延安、延川一帶出發,挺進隴東,攻占三邊,馳騁寧夏,解放同心,并創建了中國革命史上第一個少數民族自治政權——陜甘寧省豫?h回民自治政府。期間,西征紅軍紅十五軍團與國民黨馬鴻逵展開了歷時半年的戰斗,主要戰斗有:攻克豫旺縣城—下馬關戰斗、占領王家團莊戰斗、韋州攻城戰斗、紅城水伏擊戰、上甘溝戰等。犧牲在這里的紅軍烈士有:紅十五軍團回民獨立師政委歐陽武、師參謀長李鐵民、七十八師二三三團團長彭義隆、某連指導員李國珍、連長孔作林、回民獨立師某連馬連長等(其余姓名不詳)30余人。回族人民的優秀兒子、豫?h回民自治政府主席馬和福的陵墓在園內。

為紀念先烈,教育后人,1978年同心縣委、政府規劃62畝地在縣城豫海北路東側建立了同心縣烈士陵園,將馬和福烈士的遺骨及犧牲在下馬關、韋州等地的紅軍烈士的遺骨集中安葬于陵園內,并先后撥款修建了“豫海亭”、“紅軍烈士亭”、“豫海烈士紀念亭”及革命烈士事跡陳列館、烈士紀念館。1986年為慶祝紅軍長征勝利暨陜甘寧省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50周年,國家投資16萬元,修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紀念碑主體為混凝土構造,碑座四周為黑色大理石鑲嵌,碑座上面豎立著12根鍍金欄桿并以鍍金鏈條相圍。基座呈方形,高21.6米。2002年因地基下隱出現險情,原紀念碑推倒重建。2008年新建的紀念碑由實心花崗巖構成,呈方形,高19.36米,寓意入園烈士多為1936年紅軍西征。同時新建了革命烈士紀念碑。碑的西面為唐天際的題詞:“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南面為程子華題詞:“為革命獻身的回漢烈士永垂不朽”;東面為李志民的題詞:“為人民解放犧牲烈士:英靈浩氣千秋在,先烈精神萬古存”;東面為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的題詞:“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碑身下部正面鑲嵌的一塊黑色大理石上雕刻著中共同心縣委、縣人民政府題寫的碑文。碑文正文:在中國革命戰爭中,馬和福等一大批革命先烈為同心解放事業獻出寶貴生命。為緬懷先烈,1953年建碑紀念,原址位于同心老城東效。1986年,為紀念紅軍長征勝利暨豫?h回民自治政府成立五十周年,開辟現址,新建烈士陵園,占地50畝,遷入馬和福烈士和彭儀隆、馬連長等34名紅軍烈士忠骨,建筑烈士紀念碑,程子華等老一輩革命家題詞。2008年,由于地基下陷,紀念碑傾斜,中共同心縣委、縣人民政府重修新碑,改建陵園,并將解放戰爭和剿匪中犧牲的21位烈士忠骨移遷園內。新建的革命烈士紀念碑呈正方體,用花崗巖實心筑成。碑身高15.6米,基座高1.08米,邊長9米,基座四面各設9級石階。先烈豐功偉績千秋永存,后人繼承發揚萬代仰慕!


>>須彌山石窟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日本中出中文在线视频 | 亚洲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又粗又深又猛视频国产 | 亚洲福利国产精品合集在线看 | 在线免费午夜国产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