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思勰(公元477-538年),壽光市城西南李二莊一帶人,曾任侍中、部郎中、青州別駕、高陽太守等職。他一生潛心治學,能“身居一郡,博識宏通”。他認為農業是人民衣食之本,也是安邦之本,主張“食為政首”、“要在安民,富而教之”,認為“力能勝貧,謹能勝禍”,把商業流通認為是“益國利民不朽之術”,還主張節約。以上這些見解,迄今仍閃耀著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在“五遷尚書考功郎”期間,任郡官太守時,“采捃經驗,爰及民謠,詢之老成,驗之行事”,寫成舉世聞名的《齊民要術》。為世界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農業科學集成,是世界農學史和生物史上的一顆燦爛明珠。《齊民要術》書影
《齊民要術》共10卷,92篇,11萬字,引用前人或同代人著作157種,經史、子、集皆有,農諺30余條,例證749條。書中論述了選種、浸種、施肥、輪作等耕作方法,谷物、蔬菜、果樹、林木的栽培經驗,家畜、家禽、魚、蠶的飼養技術,以及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釀造技術等等,系統地總結了6世紀以前黃河中下游地區,勞動人民豐富的農業生產經驗。達爾文在《物種起源》里說:“我看到一部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清楚地記載著選擇原理”,這部百科全書即《齊民要術》。現在壽光市政府已編纂出版《賈思勰志》和白話《齊民要術》。《齊民要術》現今世界上已有20多種譯本出版,還有不少研究此書的著作。
賈思勰祠于1991年建成,為磚木結構古式建筑,有正廳和兩個廂房,總建筑面積198平方米。廳內正面有賈思勰玉雕像,右側陳列《齊民要術》模擬本,東西兩廂展出生平事跡。
賈思勰(生卒年不詳),今山東青州市人,北魏時期杰出的農業科學家。他做過高陽(今山東臨淄西北)太守,曾先后到過山西、河南、河北等地考察過農業生產情況,后他回到家鄉,親自參加農牧業生產。由于他刻苦鉆研農業知識,經常向有經驗的老農請教,并親自參加生產實踐,對農業科學有了精深的研究。大約在公元533至544年的十多年時間里,賈思勰將他多年積累的豐富的農業科學知識,認…… 賈思勰詳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