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內蒙古自治區 > 興安盟 > 扎賚特旗旅游

音德爾鎮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音德爾鎮

音德爾鎮

音德爾鎮是扎賚特旗旗政府所在地,是全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音德爾”是蒙古語,漢語意為“臺階”。音德爾鎮總面積

170

平方公里;總人口

7

萬人,由蒙古族、漢族、朝鮮族等

17

個民族構成。音德爾鎮始建于

1936

年。

1947

5

1

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府在烏蘭浩特成立;同年秋季,音德爾鎮政府成立,音德爾鎮建制正式形成。建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音德爾的城鎮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從

1994

年起,本著“規劃高起點,建設高標準,管理高水平”的要求,音德爾鎮實施了街道改造、城鎮供水、城鎮排污、安居工程景點建設等五大工程,形成了七縱八橫的一路一燈、一街一景的城市道路網絡,初步建成了以‘一園一河八景“為主要標志的園林式城鎮。

一園即多蘭湖公園。一河即阿敏河。“阿敏”系沿用扎賚特部的創始人、成吉思汗第十七世孫阿敏的名字。阿敏河是一條人工河,長

7850

米,河上建橋

15

座,源頭為綽爾河,縱貫鎮區南北,像一條閃光的玉帶連結著音德爾各族人民,像一條潔白的哈達敬獻給遠方的客人。

八景即音德爾鐵塔、擁抱未來、世紀雄風、歐風東渡、帶狀游園、音樂噴泉廣場、松林夕照、綠野仙蹤八大景點音德爾鐵塔建成于

1998

7

月,塔高

185.6

米,由國家廣播電視部設計院塔桅研究所設計,青島東方塔集團公司建造安裝,是內蒙古首座跨街四柱式鋼管結構鐵塔。該塔集廣播電視信號發射、微波通訊傳輸、旅游觀光于一身既是音德爾鎮重要的城鎮景觀,又是扎賚特人自強自立、開拓創新的精神象征。1998年7月,原自治區-劉明祖來扎賚特旗視察時,為該塔題名為“音德爾鐵塔”。“擁抱未來”是音德爾鎮的一座標志性雕塑,建成于

2000

年。整個雕塑由基座和主體兩部分構成,高

17

米。基座為圓形坡式草坪,草坪被四方

21

級臺階分成車塊,草坪內設有

40

盞草坪燈。雕塑主體是兩只紅色巨手托著一輪初升的太陽。高

17

米代表扎賚特旗

17

個民族,

40

盞草坪燈象征著扎賚特旗

40

萬人民。

21

級臺階代表奔向21世紀,兩只巨手代表旗委和政府,紅色象征熱情和活力,太陽象征未來。總體建筑立意為:扎賚特旗

17個民族、40

萬人民在旗委、政府的帶領下,團結一致,上下一心,共同奔向美好的未來。世紀雄風是位于音德爾鎮南出口的又一座雕塑。主體是三根立柱,最高的一根立柱高

30

米,象征扎賚特人民不屈不撓、勇于開拓的創業精神。

歐風東渡位于音德爾鎮西南出口處。景點主體為羅馬柱廊,體現了歐洲建筑風格,象征著扎賚特人不拘一格、博采眾長的開放胸懷。

帶狀游園位于五四街南,占地約

5000

平方米。內有涼亭、假山、畫廊、雕塑小品和兒童娛樂設施等,是人們茶余飯后休閑的好去處。

松林夕照位于音德爾鎮西北出口,占地約

5000

平方米。該處是一片杜松和樟子松為主的松林,冬夏碧綠,生機盎然。尤其是臨近傍晚,落日、霞光、松樹交相輝映,別有一番情趣。

音樂噴泉廣場位于宣傳文化中心北側,面積

4000

多平方米,是旗委政府市場化運作成的成功范例。廣場中央有音樂噴泉,廣場周邊安裝十處彩色高桿燈,景色幽美,是市民文化娛樂的好場所。

綠野仙蹤位于烏蘭街中段街南,占地約

5000

平方米。它以大量的綠地和形擬“壽龜”的小廣場為主,是音德爾鎮東北部居民主要的健身休閑場所。

音德爾鎮不僅在市政基礎建設上邁出了重要步伐,在城鎮綠化、亮化和安居工程上也實現了歷史的跨越。

幾年來,共種草

18

萬平方米,植樹

1.5

萬株,城區綠化率達

20%

;在

13

條主次干道和

2

條出口道路安裝路燈

2196

盞、高桿燈

2

盞、廣場燈

3

盞、禮花燈

2

盞、燈光燧道

14

道,還在臨街樓房安裝了射燈和裝飾燈。2001

年,音德爾鎮被中宣部等國家五部門命名為“全國創建文明小城鎮示范點”。


>>傅宅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日本午夜a视频 |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 五月天在线视频亚洲 |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首页 | 欧美激情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