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國故城位于河南省信陽市潢川縣城西約6公里的的隆古鄉,城址位于淮河南岸,小潢河之西。黃國乃西周封國,嬴姓子爵,顓帝曾孫陸終之后,位居諸封國要沖。
故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城墻系夯土筑成,夯土中包含有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遺物,東墻長1650米,西墻長1550米,南墻長1800米,北墻長1720米。墻寬10~25米,基寬59米,殘存高5~7米。已可確認的城門遺跡有3處,其中西墻中門墻體加寬,且內凹呈“U”字形,顯然與春秋時期戰爭頻繁,加強城門防御有關。城墻四周有護城壕,東墻外的城壕遺跡尚清晰可辨,壕寬約36米,低于現地表1米左右。城內中部沈店村附近有一夯土臺基,俗稱“黃君臺”,平面呈方形,殘高2~3米,面積約13000平方米,地表散存較多板瓦、筒瓦、瓦當及陶器殘片,并有銅鏃、蟻鼻錢出土,當系宮殿區所在。城內還發現數處冶鑄青銅器的作坊遺址,出土有青銅禮器和鏃、戈、矛、劍等兵器殘片。城內發現的多處水井頗具特色,除常見的圓形豎穴土井外,還有陶圈井、木圈井和竹圈井。經勘查,故城附近曾多次發現黃國文物.并有蔡國、潘國的銅鼎、銅壺、銅盉等。l975年還在李店水庫發現了青銅禮器和兵器。1998年,黃國故城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黃國故城作為周朝古遺址,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隆古鄉:潢川縣轄鄉。地區商品糧基地。1950年設隆古區,1954年改中心鄉,1958年改公社,1961年改區,1965年改公社,1983年改鄉。位于縣境西部,距縣城6公里。面積為82.6平方公里,人口2.7萬。106國道穿境。轄隆古、張莊、高稻場、王圍孜、堡孜口、中心、謝圍孜、吳莊、高營、馮樓、徐莊、方店12個村委會。農業主產小麥、水稻、花生,盛產豆類、芝麻。古跡有…… 隆古鄉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