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山東省 > 臨沂市 > 郯城縣旅游

郯國故城

[移動版] [查看地圖]
郯國故城
郯國故城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郯國故城位于山東省郯城縣北郊的高地上。

《通志·氏族略》云:“郯氏,祁姓,子爵,或言贏勝,少昊之后。”一曰己姓。《左傳》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載:“秋,郯子來朝”,昭公問“少?白皋?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答以“我高祖少?白皋?摯之立也,鳳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仲尼聞之,見于郯子而學之。”戰國初期滅于越。《史記·越王句踐世家》《索隱》引《紀年》曰:於粵子朱句“三十五年滅郯”,時當周威烈王十二年(公元前414年)。秦置郯郡,漢置郯縣,唐省縣入臨沂,宋金因之,元末復置郯城縣。

故城呈不平行的四邊形,周長為4670米,其中東墻長1370米,西墻1260米,南墻780米,北墻1260米。東墻和南墻已夷為平地,北墻和西墻大部分保存尚好。現存殘墻高3~4米,墻基寬35~45米。故城有4個城門,城門以青石構筑。城墻用夯土筑成。在故城范圍內深翻土地、挖溝筑渠時,經常出土西周、春秋、戰國及漢代的殘陶片、瓦當、殘陶豆等,還出土過秦半兩、楚國鬼臉錢及漢五銖,并經常發現缸瓦井,直徑為50~70厘米。

郯國故城城墻系用黃粘土夯筑而成,夯層厚約10厘米。夯層間雜以草秸,防粘并能固墻,每隔0.6-1米鋪上一層木棍,如同現代的鋼筋一樣,起到加固墻體的作用。城墻墻基寬40米,頂寬15米,殘高4米,周長4670米,其中西墻與北墻均長1260米,東墻長1370米,南墻長780米。

九十年代以來,省、市、縣文物部門做了大量工作,分別于90、92、94和96年四次對郯國故城進行了發掘解剖。通過考古調查和科學發掘,基本了解了城墻的建筑結構、建筑方法和建筑時代。故城內文化堆積深厚、內涵豐富,除出土銅盤、銅yi等較高檔次的文物外,還有大量的陶器、錢幣等文物出土,如鬲、豆、盂、盆、罐、磚、瓦當和蟻鼻錢、半兩錢、五銖錢等。其中,在TG60-土一件風鳥紋半瓦當,應為春秋遺物,具有較強的地方特點,它的出現,當與郯人崇鳥習俗有一定的關系。

郯國故城的保護范圍為郯國故城城內、城墻及城墻外緣向外120米;再向外延50米為建設控制地帶。

《春秋》載:“宣公四年(公元前605年)春,正月,公及齊侯平莒及郯,莒人不肯,公伐莒取向”。《左傳》載:“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春,郯子來朝,始朝魯也”。“魯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郯子來朝,公與之宴。昭子問焉,曰:‘少昊氏鳥名官,何故也?’郯子曰:‘吾祖也,我知之……我高祖少昊鷙之立也,風鳥適至,故紀于鳥,為鳥師而鳥名……’。仲尼聞之,見于郯子而學之”。郯國的滅亡時間當在公元前418年:“周威烈王八年,越滅郯。少昊之祀,莒及郯司之(莒、郯皆少昊之后),楚先滅莒,越復滅郯,少昊遂不祀”(御批歷代通鑒輯覽)。

2006年郯國故城作為周至漢代的古遺址,被國務院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伸閱讀: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洗硯池墓群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州不卡AV在线播放 | 亚洲1级欧美高清 | 日本一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 |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字幕无 | 亚洲欧美国产vr在线观 | 尤物yw193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