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5月25日,駐扎在白云寺的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第一團部分指戰員,突遭國民黨部隊包圍。紅軍戰士在政治部主任陳文杰的指揮下,奮起抗擊,大部隊得以突圍。但擔任掩護的16位紅軍戰士終因彈盡,或戰死、或被俘。被俘戰士面對國民黨反動派的淫威,堅貞不屈,全部遭殺害。其中兩名戰士被按在白云寺門檻上,砍下頭顱。在犧牲的16位烈士中,有今屬甌海區的張永發、董士云,瑞安市的鄭巖慶、張余來、林永培、魯作紅、施慶康等。
白云寺戰斗紀念碑亭,位于甌海區婁橋鎮白云山北麓白云寺西側,于1992年12月修建,占地約16平方米。紀念亭為石結構六角亭,高5米有余,亭中設石幾、石鼓,亭柱對聯為:“撼山動地當年血灑白云寺;立碑建亭今日花開子晉臺”。 在紀念亭后面立有紅十三軍白云寺戰斗犧牲烈士紀念碑。
白云寺戰斗紀念碑亭是甌海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