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縣峰文鄉小南山村是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中共閩東特委和紅軍挺進師共同開辟的游擊根據地。1936年3月,在這一帶活動了近半年的紅軍挺進師主力部隊和閩浙邊臨時省委機關,為有效地統一領導由閩東方面原創建的各級地方黨組織和由臨時省委新創建的地方黨組織,決定成立中共浙南特委,并調派閩東特委鄭宗毓任浙南特委書記。浙南特委成立后,不斷擴大和鞏固根據地,范圍包括泰順、平陽(含蒼南)、文成、福鼎等縣。1938年3月,紅軍挺進師改編為新四軍北上抗日后,浙南特委機關移駐文成、瑞安,繼續領導浙南人民開展革命活動,直至浙南全境解放。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舊址,位于泰順縣峰文鄉小南山村,是一座8間單層古民居,建筑面積320平方米。1996年8月,當地政府在舊址的后山,建造了中共浙南特委成立紀念碑。紀念碑占地面積300平方米,碑高13米,碑正面刻有“中共浙南特委成立紀念碑”,背面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葉飛題寫的“發揚革命優良傳統”八個字,碑座上刻有碑文。2009年10月,當地政府又在該村建造了中共浙南特委成立紀念館,該館是一座兩層建筑,建筑面積350平方米,二樓展廳陳列有關圖片資料100多張。
中共浙南特委成立舊址是泰順縣文物保護單位、縣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信息來源:中共溫州市委黨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