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農業大學辦學歷史可追溯至始創于1909年的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暨附設農業講習所。1952年由中山大學農學院、嶺南大學農學院和廣西大學農學院畜牧獸醫系及病蟲害系的一部分合并成立華南農學院,隸屬農業部主管,著名的農業科學家、教育家、中國現代稻作科學主要奠基人丁穎教授擔任學院首任院長。1984年更名為華南農業大學。1998年成為廣東省和農業部簽署共建的“211工程”大學,2000年由農業部劃歸廣東省主管。2015年整體進入廣東省高水平大學建設行列。
文化底蘊深厚綿長。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在百余年的辦學歷程中,形成了優良的辦學傳統和鮮明的辦學特色,形成了“修德、博學、求實、創新”的校風校訓,確立了“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崇尚學術、質量第一”的辦學理念,以“篤學明德、躬行踐履、建業自強、求精圖新”為內涵的丁穎精神,構成了華農大學文化的核心,浸潤滋養著一代代華農師生。曾擔任校長13年的盧永根院士,愛國愛校、對黨忠誠,為科學和教育事業作出了卓越貢獻,耄耋之年仍堅持工作,身患重病長期住院期間仍堅持過組織生活和政治學習,成為華農精神的生動寫照。在新的時代,廣大教職工和眾多華農畢業生正懷抱著民族復興的偉大夢想,把華農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各自崗位上辛勤耕耘,不斷續寫傳承和發揚華農精神的新篇章。學科優勢特色鮮明。學校現有農業昆蟲與害蟲防治、作物遺傳育種、農業經濟管理、果樹學和預防獸醫學5個國家重點學科,農業機械化工程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5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2個廣東省一級重點學科,4個廣東省二級重點學科,2個國家林業局重點學科,1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構建了以農業科學和生命科學為優勢,以熱帶亞熱帶區域農業研究為特色的優勢學科體系。農業科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兩個學科進入ESI(基本科學指標)世界排名前1%。地址:廣州市天河區五山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