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東安紫水國家濕地公園地處湖南省東安縣中部,公園范圍主要以紫水河和高巖水庫為主體,包含紫水河兩岸人工濕地、河洲漫灘和高巖水庫周邊部分山地,屬"庫塘-河流"復合型濕地公園。地理坐標介于東經111°06′04″~111°23′45″,北緯26°19′01″~26°28′55″之間,總面積1096.0公頃,其中濕地面積695.0公頃,濕地率63.41%。
公園生物多樣性相當豐富。園內灣多、灘多、洲多、樹多、鳥多、珍稀物種多,F已查明共有維管束植物195科、676屬、1100種,有國家重點保護植物8種,其中國家Ⅰ級重點保護、被國家林業局列為極小種群的報春苣苔,在公園內分布點多,資源較為豐富,極具保護價值。已記錄野生脊椎動物28目74科192種。有國家Ⅱ級保護動物15種,21種被列入《瀕危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9種被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
公園自然景觀十分優美。風光旖旎,景色秀麗,碧水瀠回,水清見底,大樹、古樹連綿不斷,青山綠樹倒映水中,宛如一條柔軟透明的綠色綢帶,盤繞在青山綠水之間。紫水河是華南保存最原始、景觀最美麗的河流之一。
公園文化底蘊非常深厚。擁有廣利橋、吳公塔等國家級和省級重點保護文物20多處,還有漢文化、舜文化歷史文化遺跡,有著較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公園生態區位極為重要。紫水濕地公園是湘桂重要生態通道,也是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走廊,更是重要的城鄉居民優質飲用水源地,生態區位十分重要,對保障湘江流域乃至洞庭湖流域濕地生態安全、維護區域生態平衡、保障城鄉居民飲用水安全、促進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