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華故居位于郴州市北湖區魯塘鎮陂副村。
鄧華,1910年4月28日生于郴縣永寧鄉(今北湖區魯塘鎮)陂副村一個書香門第。1927年3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年1月參加湘南起義,在工農革命軍第7師政治部任組織干事。4月隨朱德、陳毅到井岡山,任中國工農紅軍第4軍連黨代表,曾出席古田會議。參加了中央蘇區歷次反“圍剿”戰斗和二萬五千里長征。到陜北后,參加了直羅鎮、東征、西征和山城堡戰役。
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八路軍第115師685團政治處主任,參加平型關戰役之后歷任115師獨立團政治委員、晉察冀軍區第5分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東北保安副司令兼沈陽衛戍司令、遼西軍區司令員、第44軍軍長等職。平津戰役中,曾根據前方態勢,提出以少數兵力監視塘沽、集中兵力先打天津的建議,被中共中央軍委和中共總前委所采納。
新中國成立后,兼任廣東軍區第一副司令員。1950年組織指揮海南島戰役,以兩個軍的兵力乘木帆船進行大規模渡海登陸作戰,突破并摧毀國民黨軍陸、海、空“立體防御”體系。7月任第13兵團司令員。
1950年10月參加抗美援朝戰爭,任中國人民志愿軍第一副司令員兼第一副政治委員。朝鮮停戰后,任志愿軍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954年回國,先后任東北軍區第一副司令員、代理司令員、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兼沈陽軍區司令員。
1959年,受彭德懷錯案株連被撤職。1960年任四川省副省長。1977年后任軍事科學院副院長、中共中央軍委委員。他是第一、第二屆國防委員會委員,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第九至第十一屆中央候補委員。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獲一級八一勛章、一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一級解放勛章。1980年4月,中共中央為他平反,恢復名譽。翌年7月3日在上海病逝。
故居始建于清末,屬于磚木結構,大量使用了木質材料,其上大多雕刻有精美的圖案,極具觀賞性和藝術性,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風格。1983年對鄧華將軍故居進行了修繕,2009年8月再次進行大規模修繕。
鄧華故居于2003年11月被郴州市人民政府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5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8月被北湖區委宣傳部公布為北湖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基地,2006年7月被郴州市委宣傳部公布為郴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陂副村:陂副村…… 陂副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