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河北省 > 保定市 > 易縣旅游

燕下都遺址

[移動版] [查看地圖]
燕下都遺址
燕下都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下都遺址位于易縣東南,為戰國古遺址。1982年7月23日,燕下都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燕下都遺址是戰國時期燕國的都城遺址。城址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達4公里,是戰國都城中面積最大的一座。城址中部有一道隔墻,將城分為東、西二城。東城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居民區、墓葬區、古河道區五個部分,文化遺存相當豐富,保存較好。西城為一防御性的附城,遺存較少。城址內除出土有銅器、鐵器、陶器、石器等生產、生活用具外,還發現有許多獸首陶水管、筒瓦、板瓦等建筑構件。

在河北省易縣境內。燕下都遺址是已知已發現的戰國都城中最大的一座,建于戰國末期燕昭王時代(公元前311年)。分布在平原上,兩河成為天然屏障。

燕下都故城呈長方形,東西長約8公里,南北寬約4-6公里,總面積約40平方公里,中部有條縱貫南北的古河道,相傳為運糧河。河東岸有一道與河道平行的城墻,把燕下都分成東西兩城,東城平面近似方城,在中間偏北處,有一道東西向的隔墻把東城又分成南北兩部分。

東城和西城由一道厚厚的墻和人工開鑿的運土城墻,墻基寬約40米,周長約18公里,中部偏北還有一道東西橫亙的隔墻,將宮城分為兩部分。墻基寬約20米,全長4460米。西城即郭城,由北、西、南三道城墻及運糧河組成,西墻較直,北墻有拐彎,在西斗村西、村北和村東幾經拐折,形成一個復斗形,南墻由燕子村西折向南,涉易水至龍灣頭村西口復東行,與運糧河西岸相接,城墻基寬40米。三面城墻全長14公里。

燕下都遺址東城文化遺存十分豐富,是當時燕國人活動的中心,分為宮殿區、手工業作坊區、市民居住區和墓葬區。宮殿區在城址東北部,有3組建筑群組成。大型主體建筑武陽臺,坐落在宮殿區中心,東西最長處140米,南北最寬處110米,在燕下都夯土建筑基址中,規模最為宏大。

這種建筑形式直至漢代仍很流行。在地平面上用夯土技術建立起高度不同、體積不同的高臺,再在高臺上建造宮殿,高低錯落,巍峨壯觀。此種建筑式樣在戰國青銅紋飾上多次出現。燕下都的夯土臺,高大而且數量多。城內外已探明的高臺有50多個,其中最高大的“武陽臺”寬深110×140米,殘高11米,“老姆臺”寬深90×110米,殘高12米。小型的如“望景臺”寬深26×40米。可以想象當初燕下都的雄偉氣魄及宮殿建筑的豪華與排場。

武陽臺以北有望景臺、張公臺和老姆臺,坐落在一條中軸線上。以高大的夯土臺作為主體建筑物的基址,是戰國中期城市建筑最明顯的一個特點。在武陽臺的東北、東南和西南,還有3組大型宮殿建筑群遺存。手工業作坊區圍繞著宮殿區,墓葬區設在東城的西北部。西城區時為加強東城區的安全而設的防御性附城,城址內遺存較少。

武陽臺周圍分布著許多兵器、鑄鐵、制玉、燒陶遺址,表明當時燕都經濟文化的繁盛。城周圍筑有高大的板筑夯土城墻,全長40多公里。西城西墻保存較為完整,現存3717米,高出地面最高處約6米。

延伸閱讀: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燕子村塔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福利在线性视频 | 亚洲人成伊人成综合网中文强 | 中文字幕精品免费 | 亚洲性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字幕高清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