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北遺址位于今墾利縣勝坨鎮海北村村北,遺址東西長390米,南北寬225米,面積87000平方米。墾利縣海北遺址2006年4月被發現,2006年11月,經過省考古研究所和市博物館聯合勘探進行了試發掘,出土的遺物非常豐富。經過多方考察論證考古專家一致認為,該遺址出土的陶瓷器標本數量之多、窯口之多、種類之多實屬少見,在山東地區還是首次發現,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根據出土遺物和調查勘探,專家斷定遺址的年代為宋金時期,是目前墾利縣最早一處古遺址。2011年被列入省級大遺址保護行列,根據專家建議,文物管理部門聘請了省博物館的專家現正在對該遺址進行進一步調查勘探,遺址的性質有望得到定論。
墾利縣博物館和在海北遺址出土的大量瓷片標本,并就海北遺址出土瓷器的窯址和制作工藝進行了討論,就海北遺址發現的意義進行了論證交流。通過出土的大量的淄博窯、河北定窯白釉、景德鎮影青瓷等當時典型窯口瓷片,與會專家一致認為,該遺址的發現對于宋金時期北方海路交通和海上絲綢之路研究有著重要意義,肯定了墾利縣海北遺址作為海上運輸新地點的作用。
保護巡展
2011年,該遺址被納入省級大遺址保護名單;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期間入選山東省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百大新發現”,2013年10月,被省政府公布為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5年3月27日,國家文物局召開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會議,正式啟動了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工作。墾利縣將海北遺址作為海上絲綢之路保護和申遺遺產點進行了申報。海北遺址出土的部分瓷器參加了海上絲綢之路全國巡展。
海北村:海北村…… 海北村詳細信息++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