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安徽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張樂行故居
  張樂行故居位于渦陽縣城西北張老家村,張樂行1810年誕生于此;在早期結捻活動中,張樂行常與龔德樹、蘇天福等人在家中聚會議事,計劃如何起義抗清。張樂行故居屬清式四合院,松柏掩映,有合瓦瓦房16間,其中前排堂層5間,后客廳5間,東西廂房各3間?蛷d重梁起架,雕梁畫棟,明柱走廊,花格門窗,建筑雄偉。安徽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捻軍會盟舊址
  捻軍會盟舊址  位于渦陽縣西關“山西會館”院內。咸豐二年(1852年)張樂行等各路捻軍聚集在山西會館會盟,公推張樂行為盟主,進行武裝抗清起義。 捻軍會盟舊址之山西會館,是山西商人集資所建,整體建筑雄偉。大門面向南,前后3排房屋,兩進院落。大門兩旁有石獅一對,門上石質匾額橫刻“山西會館”四字。二道大門兩旁有石鼓一對,穿中堂可達后院;后殿5間,磚木結構,上覆五色琉璃瓦;大殿前置一銅香爐,捻軍結盟時在此…[詳細]
太平軍樅陽會議舊址
  太平軍樅陽會議舊址位于樅陽鎮金雞山下的月牙湖畔。樅陽城北望龍庵為太平天國樅陽會議舊址,望龍庵原名望龍禪院,坐落在樅陽鎮金雞山下的月牙湖畔。清朝康熙三年(1664年),佛殿和兩側經房共占地1600多平方米,僧尼眾多,香火頗盛,有廟宇五進,佛像百余尊。清朝咸豐年間,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陳玉成在該庵曾兩度召開緊急會議。該庵曾被清兵焚毀。太平天國在望龍庵先后兩次召開軍事會議。1856年,太平天國天京(今南…[詳細]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
  太平軍攻城圖壁畫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位于安徽省績溪縣旺川太平天國壁畫的一個支祠內,這座名“九思堂”的曹氏支祠內曹立恒立建于清代咸豐年間,據有關資料分析,“九思堂”竣工不久,就成為太平天國將士的宿營地!熬潘继谩眱鹊谋诋嬀褪钱敃r太平天國將士在這塊土地上留下的寫照。這組壁畫,其中主要的是“攻城圖”據有關專家的考證和有關資料表明,“攻城圖”是太平天國將士攻克旌德的真實記錄。是太平軍戰士宿營九思堂時的真…[詳細]
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
  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位于安慶市三祖寺街20號。熊成基安慶起義會議舊址亦稱炮馬營起義會議舊址,位于三祖寺街20號。坐北朝南,磚木結構,共2進,占地120平方米,由前廳、后廳、廂房、天井組成。原大門已拆改,西側原有屋與舊址相連,也已拆改。建于晚清,為懷寧白麟畈楊氏世族公產,專供家族孺童來安慶參加縣府試住宿,時稱“楊氏試館”。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六日下午,清安慶新軍中的革命黨人,趁南洋…[詳細]
阜陽四九暴動舊址
  阜陽四九暴-動舊址紀念館(以下簡稱四九紀念館)現有館址面積5700平方米,展室面積300平方米,有展室三間,展柜10個,革命文物30余件。現保留有月牙池、干溝、方池等革命舊址。漢白玉革命紀念碑一處,臺階為四級九階,寓意“四九”,F存革命先烈們親手栽植的棗樹一棵。展室分為”深重災難的阜陽”、“阜陽四九起義”、“緬懷先烈、建設阜陽”等三個部分”,對外實行免費開放。1928年4月9日,中共皖北特委書記魏…[詳細]
立夏節起義舊址
  立夏節起義舊址河南省商城縣(今屬安徽省金寨縣)南溪鎮丁家埠小街的東南側。1927年5月6日(農歷三月二十七日立夏節),河南省商城縣南部地區,爆發了以民團起義為主,并和農民暴-動-相結合的武裝起義。它是繼湖北省麻城起義之后,在大別山區爆發的又一次武裝起義。在中共商、羅、麻特別區委的組織下,共產黨員周維炯、徐子清、肖方等人,領導了河南商城南部(今安徽金寨縣西部)的和、樂兩地的農民群眾,舉行了武裝起義。…[詳細]
紅軍第11軍32師成立舊址
  紅軍第11軍32師成立舊址1929年5月9日立夏節起義隊伍會師班竹園朱氏祠,宣布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一軍三十二師,師部也設于此。朱氏祠建于清雍正年間,坐北朝南,原為朱氏宗祠,有三進大殿加兩邊廂房,共二十九間,青磚小瓦結構。建國后收為公房,先后為鄉政府,人民公社,區委駐地。…[詳細]
列寧小學舊址
  列寧小學舊址陜甘邊區蘇維埃政府成立后,于同年在南梁轉咀子創辦了邊區第一所紅色學!袑幮W。當時有教師2人,學生60多名,開設了語文、算術、音樂、體育等課程,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師生自制課桌、黑板、墨水,自編教材。劉志丹、-、蔡子偉等邊區領導人經常關心學校的發展。列寧小學的創辦,開辟了隴東教育事業的先河。學校舊址經恢復維修,現為全市紅色旅游景點和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獨山革命舊址群
  獨山革命舊址群景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區獨山鎮,距六安市區(六安火車站)40公里,是全國重點打造的100個紅色經典景區之一、全國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路之重要節點。核心景區內主要有9處革命舊址、1處六霍起義紀念館、1處革命紀念塔以及龍井溝景區,其中9處革命舊址均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為蘇維埃俱樂部、獨山-指揮部、經濟合作社、列寧小學、蘇維埃政府、赤衛軍指揮部、革命法庭、0及少共縣委、政治保衛局…[詳細]
蘇家埠戰役紀念館
  蘇家埠戰役紀念園,位于安徽省六安市橫排頭水庫邊,占地160畝,投入700萬元,分為徐向前元帥廣場、蘇家埠戰役紀念館等,許繼慎紀念園位于裕安區青山鄉,投入500萬元,占地20畝,園內有許繼慎將軍漢白玉雕像、紀念館等。1932年3月22日到5月8日,徐向前元帥在六安市蘇家埠鎮指揮紅四方面軍與國民黨軍開展了浴血奮戰,為鄂豫皖地區的革命戰爭奠定了勝利的基礎。鎮東南朱家大院為紅四方面軍蘇家埠戰役總指揮部舊址…[詳細]
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
  位于岳西境內的紅軍中央獨立第二師司令部舊址,最近被省旅游景區質量等級評定委員會評定為3A旅游景區。  該舊址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原為一座保存完好的古祠。上世紀30年代,岳西天堂地區發生了一場著名的農民革命——請水寨-。-成立了中國工農紅軍潛山革命軍,后相繼更名為潛山工農革命軍、中國工農紅軍第三十四師、紅軍中央獨立二師。這座宗祠由于地處要塞、保存完好,成了這支革命軍隊的司令部! 〗陙恚牢骺h…[詳細]
中共鄂豫皖區委員會舊址
  中共鄂豫皖區委員會舊址位于金寨縣花石鄉白水河村汪家老屋。中共鄂豫皖區委員會舊址原為當地汪姓老屋建于清晚期,坐西向東,青磚小瓦結構,四進五十余間,F存門樓,廳堂共九間。1938年6月,中共安徽省工作委員會由桃嶺隨新四軍兵站遷此,書記彭康,組織委員先后有鄭維孝,黃巖,劉順元,喻平等,領導六安,壽縣,太湖三個中心縣委和舒蕪特委工作。1939年2月,中共安徽省工委會撤銷,成立中共鄂豫皖邊區委員會書記鄭位三…[詳細]
皖南蘇區江邊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
  皖南蘇區江邊特區革命委員會舊址民國23月,中共太平中心縣委發動柯村農民暴-動-,一舉推翻國民黨地方政權。同年10月,在柯村柯氏宗祠召開群眾大會,宣布成立皖南蘇維埃政府。1977年,黟縣人民政府整修柯氏宗祠,在祠內陳列革命文物和圖片,使這里成為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場所![詳細]
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
  紅二十八軍重建會議舊址——汪胡氏宗祠,位于河圖鎮涼亭坳。始建于清雍正年間,平面布局為一軸兩進左右跨院的四合院形式。磚木結構,硬山式單檐廡殿頂,小青瓦屋面,清水墻,抬梁架,三合土地面。通共房屋57間,建筑占地面積824平方米。2019年10月7日,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1935年2月3日,高敬亭根據鄂豫皖省委留下的指示信,在此祠召開大會,將82師及手槍團與方永樂率領的鄂--團合編為紅二…[詳細]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集中地舊址
  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集中地舊址位于黃山市徽州區巖寺鎮蔭山巷金家大院。中共中央東南分局和新四軍軍分會,于1938年1月6日在南昌正式成立,軍部移駐南昌。隨后,主要領導人分赴各游擊區傳達中央指示,做好部隊集中改編工作。把由各紅軍游擊隊改名的“抗日義勇軍”等抗日武裝改編為新四軍,組建新四軍的四個支隊。從1938年1月中旬起,項英、曾山、陳毅、黃道、張云逸、賴傳珠等先后到湘贛邊、贛粵邊、閩浙邊向三年游擊戰爭…[詳細]
中共鄂豫皖省委會議舊址
  中共鄂豫皖省委會議舊址位于金寨縣湯家匯鎮豹跡巖村胡氏祠。1934年4月,紅二十五軍和紅二十八軍在胡氏祠會師。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此召開會議,決定將紅二十八軍重新編入二十五軍,軍長徐海東,政治委員吳煥先,下轄兩個師,全軍3000人。會議還決定新建紅八十二師,歸中共皖西北道委領導,堅持皖西北地區的斗爭。紅二十五軍駐扎期間,“鄂豫皖三省邊區剿匪總司令”劉鎮華驚恐不安。祠內右墻壁上至今還保存著紅二十五軍政治部…[詳細]
云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
  新四軍軍部舊址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涇縣城西25公里的云嶺地區。云嶺是黃山的余脈,海拔500多米。在云嶺與四顧山之間,形成了一條東西長15公里的山沖,其間分布有羅里村、湯村、高嶺村、新村、南堡村、章家渡、中村等30多個自然村莊。1938年7月1日,新四軍軍部進駐云嶺地區后,軍部司令部及其下設機構就設在以羅里村為中心的許多村莊里。至1941年月4日撤離,新四軍軍部在云嶺3年之久。1937年12…[詳細]
新四軍第四師司令部舊址
  新四軍四師司令部舊址位于縣城北22.5公里的新興集。1938年9月,彭雪楓同志受命擔任新四軍游擊支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率領指戰員373人,從河南確山縣竹溝鎮出發,到新興集建立抗日根據地。1939年11月上旬中原局書記-同志視察新興集時,曾在這里住數日,就邊區建設和創建抗日根據地等問題,作了重要指示。四師在新興期間,集內設有司令部直屬機關,如政治部、除0部、-部、參謀部、軍法處、副官處、借給處以及當…[詳細]
半塔保衛戰舊址
  半塔保衛戰舊址半塔保衛戰舊址位于半塔鎮西北光山山坡上,目前系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半塔烈士陵園位于半塔保衛戰舊址,半塔古稱白塔,歷史悠久,因塔塌倒三層,僅存半個塔,故名半塔,地名亦稱半塔集。半塔集地處蘇皖兩省的盱眙、天長、來安、六合、嘉山五縣交界處,四周丘陵起伏,戰略地位十分重要。一九三九年秋新四軍第五支隊開辟了以半塔集為中心的淮南津浦路東抗日游擊根據地,初步打開了淮南路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午夜影院福利免费在线看 | 精品97免费公开视频 | 香港三日本少妇三级人妇99 | 日韩伦理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 日本免费高清最新不卡视频 | 亚洲国产v高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