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云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21、
建水文筆塔
[
云南省
紅河州
建水縣
]
文筆塔坐落于建水城西南四公里拜佛山頂。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造型奇特,式樣別致,在中外塔林中別具一格,因形如文筆而得名。塔呈八面體,塔體為青石砌成的實心石塔,下部呈四方八棱形、中部方形,頂端呈扁狀。塔身不分級,通體無檐,無裝飾,只可分為塔基、塔體和塔頂3個部分。塔基周長與塔高相等,塔基周長31.4米,塔高31.4米,為圓周率數值。塔身由底向上逐漸收縮,頂部較小,長條狀,似筆頭。遠遠望去,凌…
[詳細]
22、
個舊云廟(個舊市博物館)
[
云南省
紅河州
個舊市
]
個舊云廟個舊云廟位于個舊市五一路南端,全稱云省廟,又名云南會館。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復修于1918年。天井正面是中殿,左右是廂房,殿前裝有刻著十二生肖的青石護攔,殿為五開間,雙搭兩進結構,平脊飛檐,大型品字型屋架、單檐歇山頂建筑。中殿后面是云廟主殿關圣殿,關圣殿右側是(石共)玩殿,左側為財神殿。三殿均為重檐歇山頂建筑,寶頂鴟吻,翼角起翹。為清代及民國年間個舊錫商及金融、經貿活動中心。…
[詳細]
23、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會議會址
[
云南省
紅河州
蒙自市
]
中共云南第一次代表大會會址位于蒙自芷村鎮查尼皮村,會址占地面積5336平方米,設有會議室、多功能廳、陳列館等。查尼皮地處蒙自、屏邊、文山交界的深山密林中,距蒙自縣城25公里,距滇越鐵路迷拉地(芷村)車站7.5公里。查尼皮見證了在血雨腥風的嚴峻形勢下,中共云南地方組織在邊疆多民族地區高高舉起中國共產黨武裝斗爭旗幟的光榮歷史。1927年國民黨反動派發動“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大肆屠殺共產黨人和革命群眾。…
[詳細]
24、
緣獅洞
[
云南省
紅河州
蒙自市
]
緣獅洞緣獅洞座落在距縣城東北方38公里的靜靈山上。洞的四周風景如畫,古松挺拔參天,果樹成林,花草茵茵,蜂飛蝶舞。洞前有鳴鷲河穿越而過,河對面是清道光一年(1821年)曾任臺灣知府的曹世桂墓(為州級文物保護單位)。距洞3000米處,有1988年發現的春秋戰國時期至西漢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的青銅墓葬群。洞南是美麗富饒的鳴鷲壩子。緣獅洞海拔1800米,居高臨下,依山傍水,遠遠望去,在霞光的輝映下,…
[詳細]
25、
彌勒熊慶來故居
[
云南省
紅河州
彌勒市
]
熊慶來故居,位于彌勒縣朋普鎮慶來村,距縣城46公里熊慶來故居始建于清代末期,占地1055平方米。坐西面東,有大小四院,磚木結構,硬山頂建筑,為當地民房樣式。有正房、廂房、書房、客廳等。熊慶來(1893—1969年),字迪之,幼名竹生,著名數學家和教育家。1907年入云南高等學堂,1913年赴比利時、法國留學,獲法國國家理科博士學位。曾執教于南京東南大學、云南大學、清華大學等。1949年去巴黎研究數…
[詳細]
26、
石屏陳氏宗祠
[
云南省
紅河州
石屏縣
]
陳氏宗祠位于云南省紅河州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為清末進士陳鶴亭所建。祠占地3427平方米。它是中國古典式回廊四合院建筑與民間吊腳樓建筑的完美結合;它的布局結構中透著智慧的靈氣與精湛的技藝;它的雕飾與結構的簡約、精當、色彩之協調,與整幢建筑作為一個宗祠的身份十分貼切,體現了宗祠建造者的十分優秀的內在品質;它的建筑主題是儒家思想觀念與滇南僑民、本土民族建筑文化的緊密結合、體現與發揚;宗祠的禮儀與教化功能…
[詳細]
27、
石屏袁嘉谷故居
[
云南省
紅河州
石屏縣
]
袁嘉谷故居袁嘉谷故居位于石屏縣城異龍鎮南正街22號,坐西朝東,占地面積695.8平方米,建筑面積875.9平方米,是一幢清代典型的木結構四合院民居樓房。故居內的陳設、展覽是了解石屏文化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袁嘉谷故居大門雕梁畫棟,一塊紅底金字-“經濟特元”的直匾懸掛門頂。二重門頂一塊黑底金字的“太史第”橫匾映人眼簾,進入三重門是一幢四合院樓房。院子中央一棵枝繁葉茂的橙樹長年翠綠,每到秋天金黃的果實掛…
[詳細]
28、
云鵬圖書館
[
云南省
紅河州
瀘西縣
]
云鵬圖書館云鵬圖書館位于瀘西縣城縣第一中學內,建于1933年。圖書館內-代古籍善本及四部叢刊,張沖贈《萬有文庫》等典藉,今為瀘西一中圖書館。圖書館為中式建筑,單檐樓房五間,四周設回廊,面闊26.1米,進深5.8米,通高11.6米。1993年公布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云鵬圖書館由張沖捐資修建,以張沖的字云鵬作館名。張沖(1899-1980年),彝族,瀘西縣人。他早年任滇軍師長、軍長等職,北伐及抗日戰…
[詳細]
29、
河口對汛督辦公署舊址
[
云南省
紅河州
河口縣
]
河口對汛督辦公署舊址位于河口縣城縣政府大院內,建于1923年。磚木結構西式樓房,正中為三層,頂上為鐘樓,建筑面積950平方米。河口對汛督辦公署對內實行行政管理,對外代表中國政府受理對越外交事務,屬近代涉外紀念建筑。…
[詳細]
30、
云窩寺
[
云南省
紅河州
開遠市
]
云窩寺云窩寺位于開遠市以東中和營鄉,距市區70公里,距中和營5公里,行程約需2小時。云窩寺建筑構造匠心獨具,是山、水、崖、樹俱佳的自然景觀與木雕石刻、詩文、繪畫并茂的人文景觀的和諧統一,歷史文化內涵豐富,建筑工藝精巧含蓄,已被列為云南省文物保護單位。清乾隆年間,阿迷知州毛振宣巡視東山,見此地山石聳立,地下水洶涌而出,于是在崖壁題寫“水府云窩”石刻,后人緣勢建寺,云窩寺因此得名。嘉慶年間建成了魁閣、…
[詳細]
31、
景谷勐臥佛寺雙塔
[
云南省
普洱市
景谷縣
]
介紹: 勐臥佛寺雙塔位于思茅(普洱)州景谷縣威遠鎮大寨,是昔日的官佛寺,為明末清初傣族威遠土官刀漢臣所建。雙塔在大殿兩側,南北向并列。樹包塔為6層,高10.74米,塔包樹高7.2米,上部呈圓弧形,塔剎已被大樹代替。雙塔塔身上有浮雕傣族佛經故事、民間傳說等。 交通: 景谷縣城內,有專線旅游車。云南西雙版納…
[詳細]
32、
民族團結誓詞碑
[
云南省
普洱市
思茅區
]
民族團結誓詞碑位于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縣城西北側的普洱民族團結園內,碑長142厘米,寬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民族團結誓詞碑保護范圍占地面積4435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83平方米,綠化面積1890平方米。民族團結園內有碑亭、浮雕、陳列館、牌坊式古典大門。 民族團結誓詞碑是在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關懷下誕生的。新中國成立初期,普洱地區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區,…
[詳細]
33、
中共桂滇黔邊區工委擴大會議會址
[
云南省
文山州
硯山縣
]
中共滇桂黔邊區工委擴大會議會址硯山縣阿猛鎮中心學校,1949年7月在硯山縣阿猛召開的中共桂滇邊工委、中共云南省工委合并擴大會議暨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成立會議,史稱“阿猛會議”。這次會議,宣布成立中共滇桂黔邊區委員會,并根據中央指示,正式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縱隊。出席會議的正式代表有21人、列席16人。會議期間,因為戰爭情況影響,領導機關由盤江南岸推向北岸,會議先后在硯山彌勒彎(現為丘北…
[詳細]
34、
象鼻嶺古水利工程
[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縣
]
象鼻嶺古水利工程位于丘北縣八道哨鄉矣賭村民委阿魯白村南。跨清水河上。始建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乾隆五十九年(1794)竣工投入使用,是橋梁引水為一體的水利建筑工程。象鼻嶺古水利工程南北走向,為3孔半圓形石拱橋,均用青石砌成。橋全長340米,高13.5米,橋面寬2.1米,拱高10.8米,孔凈跨5.6米,拱券厚度1.7米,橋面兩側砌1米高實體護欄渡水,渡水面寬1.5米,流水量0.75cm3/s。…
[詳細]
35、
廣南文筆塔(雁塔)
[
云南省
文山州
廣南縣
]
云南文山廣南文筆塔,文筆塔矗立在廣南縣城南13公里壩灑村東側的三臺坡山頂。這座文筆塔始建于清道光年間,距今已逾170年,為青磚砌成的六角形空心密檐式11級古塔。全塔高35米,底層約5平方米,塔體逐層往上自然收縮。塔最高層收藏有魁星和文昌帝君銅鑄像各一尊,冠戴頂珠5顆,毛筆100支,古書1本,石硯一塊。石硯上鐫刻著“雁塔題名”4個篆字。1987年,廣南縣人民政府撥款3萬余元,不僅將古塔修葺一新。又在…
[詳細]
36、
牛羊太平橋
[
云南省
文山州
西疇縣
]
牛羊太平橋牛羊太平橋位于文山州西疇縣新街鎮老街村,始建于清乾隆13年(1748年),乾隆18年(1753年)加筑石礅。后分別于嘉慶23年(1818年)、咸豐4年(1854年)、宣統3年(1911年)三次大修,為風雨長廊橋。橋全長60米,其扁圓形橋礅、懸臂雙層托梁、穿斗式五架梁及通廊均獨具匠心,頗有特色。地址:西疇縣新街鎮老街村…
[詳細]
37、
周恩來總理視察熱作所紀念碑及中緬會晤紀念碑
[
云南省
西雙版納州
景洪市
]
周恩來總理視察熱作所紀念碑及中緬會晤紀念碑,位于景洪市區西部的西雙版納周恩來總理紀念碑園(原云南省熱帶作物研究所、熱帶花卉園)內。周恩來總理視察紀念碑,由4塊象征橡膠幼苗茁壯成長的立體碑群組合而成。正前方那塊碑體上,鐫刻著“周恩來總理來園視察”9個金色大字;后面那塊碑體上,鐫刻著同樣內容的傣文;左右兩側碑體上,分別雕刻著兩組浮雕。中緬會晤紀念碑,由4塊巨型石碑交迭構成,石碑兩端分別刻著北京天安門和…
[詳細]
38、
曼短佛寺
[
云南省
西雙版納州
勐海縣
]
曼短佛寺曼短佛寺,位于勐海縣城西南面的昆烙公路邊上,距縣城約10公里。是當地傣族從事宗教文化活動的中心。曼短佛寺傣語稱為瓦拉扎探。據史籍記載,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傳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體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窩蘇(八角亭)等建筑群組成。主體建筑大殿闊4間,寬約10米,深8間,長約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結合的梁架結構,重檐歇山式屋頂,上下兩檐都…
[詳細]
39、
大理市博物館(杜文秀帥府)
[
云南省
大理州
大理市
]
杜文秀帥府位于大理市大理舊城南門內正街。又名大理元帥府、杜文秀帥府,是清代咸豐、同治年間云南回族穆斯林起義領袖杜文秀建立的當地民族自治政權所在地。清咸豐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義軍攻占古城大理,推舉杜文秀為“總統兵馬大元帥”,建立大理政權,改原來的大理提督府衙為帥府。現尚存帥府大門,紫禁城部分城墻,帥府內堂大門,白虎堂及兩側廂房等建筑。起義失敗后,云貴總督岑毓英對帥府進行過改建。1988年維…
[詳細]
40、
大唐天寶戰士冢
[
云南省
大理州
大理市
]
大理萬人冢位于下關老市中心的萬人冢,是安葬唐天寶之戰劍南留候李宓及陣之將士的大型墓冢,墓冢呈圓型上包,兩層基石全部用青麻石砌成,四面圍著兩道大理石圍欄,占地約360平方米,墓冢前立著刻有"大唐天寶戰士冢"的大理石墓碑。明云南點兵官鄧子龍為其題詩云:"唐將南征以捷聞,誰憐枯骨臥黃昏?唯有蒼山公道雪,年年披白吊忠魂!"并刻成石碑立于墓前,1986年對古墓冢進行了修復,整個天寶公園沉浸在一片肅穆的氣氛中…
[詳細]
[上一頁]
[第1頁]
[2]
[3]
[4]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昆明市第六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七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六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甘肅省第九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迪慶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德宏州第五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德宏州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大理州第八批文物保護單位
·
紅河州第八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文山州第三批州級文物保護單位
·
云南省第八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云浮市文物保護單位
·
蔡甸區第一批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大渡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一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五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四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海南省第二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湖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妇女自偷自偷在线播放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
|
日本人喷液视频jizz
|
制服丝袜国产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Av不卡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国产另类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