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子洲柏全山
  柏全山位于瓜園則灣鄉政府駐地南3公里處。據傳說,此山曾有4株枝葉繁茂的大柏樹,故名柏全山。柏全山北高南低,山巔上有一古廟,主奉天皇、地皇、人皇,簡稱為“三皇廟”。坐北面南,正殿為三孔硬山形頂拱式磚窯,整個寺院雖然面積不大,但布局合理,層次分明,有泥塑五十余尊,保持有晚清風格。寺廟始建年代無考,現存乾隆四十二年(1777)、道光元年(1821)、咸豐四年(1855)、光緒八年(1883)等五通清代重修石碑,尤其是同治六年“回匪侵凌,捻居盤恒,崖窯不聞,留二三山寨尚能……”的記載,證實了捻軍在本境的活動,非常珍貴。柏全山廟宇梯次面南而居,樂樓的地勢最低,與三皇廟遙遙相對。其次是娘娘廟,廟左右分別為…[詳細]
漢丞相灌嬰墓
  “灌冢”就是漢朝大將軍灌嬰的墓,位于任城區接莊街道西貫莊村北250米,高廟村東南250米兩村之間。據《中國歷史人物辭典》載:“灌嬰(?—公元前176年),漢初大臣,睢陽(今河南商丘南)人。本為販賣絲綢的小商人。秦末農民起義時歸劉邦,轉戰各地。后從韓信擊破齊軍,并攻殺項羽。漢朝建立劉邦稱帝時,任車騎將軍,封潁陰侯。后與陳平、周勃共同平定呂氏叛亂,迎立文帝,任太尉,不久為丞相”。故于任城,卒于謚懿。”《濟寧直隸州志卷十五古跡二》載:“《冢記》云漢灌嬰墓在州東三十里”。墓封土高大,經若數畝,墓前有碑和享堂,松柏蔥茂。至元代為墓擴地增土,種柏筑垣,設享殿十二楹,置石鼎石幾各1個。明正統六年(1441年…[詳細]
蘇州定慧寺
  定慧寺位于蘇州市鳳凰街定慧寺巷內。寺院始建於唐咸通二年(861),代有興廢,時有王大臣善信各為護法,使香煙不絕。其間,猶以蘇東坡與颙禪師及守欽禪師常以詩文往還、禪理互啟傳為佳話,并有多處史跡遺留。為蘇州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殆至一九五八年始為蘇州市第七塑料廠占用。一九九七年時,蘇州市政府實施定慧寺巷改造,由滄浪房產集團負責人史建華先生首倡保護史跡、恢復古剎定慧寺。經多方奔走努力,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的支持下,終獲政府批準并宗教局與佛教協會研究決定,作為西園戒幢律寺下院開放。於是,西園戒幢律寺為修整定慧寺動遷改造廠房共耗資七百余萬元,重葺圍墻、修復大殿、重建山門殿、天王殿,依次改造原廠房為玉佛殿,講…[詳細]
雷家祠堂
  雷家祠堂位于嘉禾縣普滿鄉雷家村,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祠堂為磚木結構,占地面積1030平方米,是嘉禾境內面積較大的祠堂。前后三進,由戲臺、露天坪、廂房、中廳和神堂組成。門屋三間,設一條中門和兩條側門,中門上繪有兩幅門神。兩根柱子,一道橫梁支撐整個明廳,門前額枋刻雙龍戲珠浮雕(文革時被毀,現存殘跡),兩側是耳房,三疊馬頭式封火墻,硬山頂。從左右側門進入,即為戲臺,穿斗式木梁架結構,四方藻井,歇山頂,戲臺正前方曾繪有龍鳳、瑞獸、云紋等圖案,整個戲臺線條流暢,簡潔樸實,無奢華修飾。戲臺正前方為露天坪,青石鋪墁,四周排水,是村民看戲及活動場所。兩側是廂房,分上下兩層,裝木制窗欞,封閉式,兩…[詳細]
杭州阮公祠
  杭州阮公祠位于吳山元寶心60號,祀清浙江巡撫阮元。阮元(1764~1849),字伯元,號蕓臺,江蘇儀征人。清代著名經學家、金石書法家,官至體仁閣大學士。曾任浙江學政、巡撫多年。其間疏浚西湖,修筑海塘,創辦書院,頗有政績。編有《十三經注疏》、《兩浙金石志》等。該祠現存建筑為光緒五年(1879)由重陽庵改建而成,占地320平方米。面闊五間,硬山造,坐西朝東,通面寬20米,進深11米,六架前檐廊式磚木結構。2007年阮公祠重修。今重修后的阮公祠,長長的石階直達門前,頗具氣勢。整個建筑由兩側廂房、大殿及跨院偏殿組成。大殿面闊五間,硬山造,坐西朝東,敞亮通透。大殿布置成中堂形式,中立巨幅阮元線刻像,前置…[詳細]
楊柳青火車站
  楊柳青火車站時代:民國地址:楊柳青火車站位于楊柳青鎮北類別: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始建于1912年京浦鐵路竣工時建造。占地面積575平方米,磚混二層德式建筑,平面成“口”字形,屋面蓋紅色筒瓦,陡坡開天窗,正面四間木制月臺,兩側邊門拱券式券門,保存基本完好。1898年9月,英、德資本集團背著中國,在倫敦舉行會議,擅自決定承辦津鎮鐵路(天津至鎮江)。清政府屈服于帝國主義的壓力,于1899年5月簽定了借款草合同,1908年簽定了借款合同,并將津鎮鐵路改為津浦鐵路。津浦鐵路全長1,009公里。北段自京奉鐵路天津總站以南兩路接軌處起,至山東韓莊,長626公里;南段自韓莊至浦口,長383公里。兩段分別…[詳細]
溪東程氏民居
  溪東程氏民居位于浙江省溫州市鹿城區臨江鎮和平村。該建筑建于清晚期。坐南朝北。由門臺、廂房、正屋組成合院式建筑。門臺為單開間木構建筑。懸山頂,山墻由磚砌抹灰。進深三柱,上設覆斗天花。屋面鋪小青瓦,脊上灰塑卷草紋。圍墻與門臺相連,下為塊石壘砌,上為磚砌,比較完整。前院廂房為三間二層木構建筑。前帶腰檐,底層前帶廊,立面為板壁。北側山墻上做有觀音兜式山墻,山墻上做有兩扇西式鏤空花窗,兩側為科林新柱,上為拱型窗罩,做工精細。正屋為九間帶兩披屋二層木構建筑。雙落翼硬山屋頂。明間進深七柱十檁,抬梁穿斗混合梁架。底層前后帶廊,上均設船篷軒。二層外廊設通長美人靠。后廂房為四間二層硬山頂木構建筑,前帶腰檐,前廊上…[詳細]
破石余氏民居
  破石余氏民居位于衢江區湖南鎮破石村上村108號,2014年6月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文物保護單位。該民居是余氏太公余汝魁于道光年間建造。根據破石《余氏宗譜》記載:“汝魁,行十八,道光十七年,欽賜八品議敘陞授總藩理問廳。”余成吉民居坐東北朝西南,分布面積408.09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積266.39平方米,主體建筑的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前廳面闊五間,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次、梢間梁架均為穿斗式。中天井左右兩邊為南北廂房,天井用長條石鋪設。后樓面闊五間,明間梁架為抬梁式,次、梢間梁架均為穿斗式。閨樓位于主樓對面,坐西南朝東北。面闊五間,梁架結構為穿斗式,門頂及二樓頂部正面都有“卍”字形窗格,牛腿雕刻簡單…[詳細]
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舊址
  中共中央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舊址位于浙江中路112號2樓(前門)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后,中共中共被迫轉入地下并從武漢遷至上海。1928年夏黨的“六大”在莫斯科召開,周恩來擔任大會的秘書長,會上周恩來被選為中央委員。六屆一中全會周恩來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并和--、蔡和森等一起,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常委分工周恩來負責黨的組織工作和軍事工作并兼政治局常委會秘書長和中央組織部部長。11月上旬周恩來秘密返回--籠罩的上海,當時中央機關分散隱藏在各處。中央政治局與中央軍委聯絡點設在浙江中路112號二樓,是周恩來與軍委領導討論研究問題的場所。浙江中路112號二樓該處為磚木結構2層老式民居建筑。現二樓舊址為…[詳細]
陳鐵軍故居
  陳鐵軍故居位于佛山城區福賢路善慶坊。是陳鐵軍出生和少年生活的地方。為佛山清代常見的兩進院落式民居。尚有烈士住過的房間、使用過的家具、文具、印章和親手刺繡的繡件等。陳鐵軍故居為清代民居建筑,座面向北,三間二進院落式平面布局,硬山頂,人字山墻,磚木結構。陳鐵軍烈士在此居住和生活。是佛山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場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欧美国产综合视频 | 亚洲性一级在线观看 | 亚洲ⅴa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热精品视 | 日韩欧美在线一区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