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寺,原名郭山廟,又名將軍廟、威鎮廟,位于泉州南安詩山鎮西北角鳳山麓,建于五代后晉天福初年(公元936-947年),供奉郭圣王。郭圣王,俗名郭忠福,詩山郭山人,生于后晉天福三年(公元938年)八月十二日。傳說郭忠福長工出身,7歲喪父,牧牛俸母,鄉鄰郭孝子。由于他自小辛勤勞動,身體不支死于荒野。后人念其孝,立廟奉為神明,四時祈卜吉兇于神,以將軍禮祀之,故郭山廟又稱將軍廟。南宋高宗紹興年間(公元11…[詳細]
李光前故居位于梅山鎮競豐村,年代為近現代,類別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清代建故居(出生地):東至水溝,西至水溝,南至埕下,北至水溝頂。民國建故居:東至小路,西至阿扁厝,南至雜地,北至村路。…[詳細]
一片寺石刻及石塔位于官橋鎮山林村,年代為宋、元明。為南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拉撥頂沿覺海小路,西至山脊三塔石和大坪交界,南至五峰橋巖前鄭厝墓后,北至寶珠峰頂分水。…[詳細]
海上視師石刻位于石井鎮石井社區,年代為明,類別為石窟寺及石刻,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距石刻15米,西至境主宮后5米,南距石刻20米,北距石刻11米。…[詳細]
林賢墓石刻造像位于康美鎮福鐵村,年代為清。為南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墓前距石刻造像15米,墓后至山頂,墓左墓右各距石刻造像15米。…[詳細]
開化洞釋迦牟尼造像位于溪美鎮施坪村,年代為宋。為南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五星橋記及烏山尾風景石,西至火燒山百僧朝圣,南至石蛇及石青蛙,北至開化洞山頂尖。…[詳細]
寶湖巖英都歷史悠久,山川俊秀,地靈人杰,名勝古跡殊多。古有七巖八院之盛,前人曾以七巖點綴成一首詩:“翁山夜聞滴水聲,古跡巖前獅子亭。云從古室石佛在;水到湖內濁自清”。詩中詠出七巖的名稱依次是英山巖、滴水巖、古跡巖、獅子巖、云從古室、石佛巖、湖內巖。由于年代久遠,世事淪桑,幾經興廢,七巖尚保存至今的僅有云從古室和寶湖巖兩處。寶湖巖原名湖內巖,座落于英都蕓林村龍湖山西麓,背南朝北.禧座丁山葵向兼午子方…[詳細]
天心洞位于內鄉縣寶天曼生態示范區南緣,七里坪鄉三道河村孤獨垛的半山腰。洞口為罕見的對天直敞式,由一座二層仿古式琉璃畫亭遮蓋。入洞通道為九層垂直旋轉鋼梯。因洞內石壁上有一個蒼黑流利的“心”字石畫,如上天手書,人們稱此洞為“天心洞”。天心洞已探明可開發面積50000平方米。現一期工程已開發開放18000平方米。三個景區,各具特色。第一分景區為圣光普照;洞壁五彩花紋綺麗。水墨山莊、美人魚、龍鳳呈祥等壁畫…[詳細]
武榮慈濟宮位于豐州鎮豐州村,年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東至后尾埔,西至西浦沿,北至甘泉橋,南至原郵電局北墻與現豐州村委會北墻。…[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