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廣西壯族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

壽佛塔
  壽佛塔位于桂林市七星區穿山街道辦穿山社區劉家里村,年代為明。壽佛塔——壽佛塔是桂林景點中四大名塔之一,位于小東江西畔海拔194米的塔山之上(相對高度44米),與穿山隔江相望。壽佛塔為六角七層實心式樓閣式佛塔,青磚疊砌澆灰漿,高13.3米。近看塔山旁邊裂出一石,有如神工鬼斧從峰頂直劈到地面。徐霞客《粵西日記》謂若岐若合,亭亭夾立,蓋以脆薄飛揚見奇。桂林山水多姿多彩,古人建造的古塔更是為這美麗的風景增…[詳細]
石康塔
  石康塔,也叫順塔,建于明代天啟五年(1625),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合浦縣石康鎮順塔村南流江故道岸邊,取行船“順航”之義又名順塔,一九六二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1962年公布為合浦縣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12月8日,被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列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三街古城門
  三街鎮在1954年以前,是靈川縣的縣治所在地。靈川自唐代初期建縣,至今已有1350多年。三街古城作為一座封閉式的城池,建有五個城門,這是有別于其他古城的。三街四座城門的命名,據先生考證,為明成化五年(1469年)廣西巡按監察御史袁凱督建靈川石城即將完工時,召集眾鄉紳議定:東門取“東勝”,是為紀念當年縣醫學訓導陸漢率鄉民東出奮勇殺賊,奪回被流寇掠走的眾多人、畜,大勝后賊人不敢再犯;西門曰“西化”,為…[詳細]
資源馬家祠堂
  資源馬家祠堂位于資源縣資源鎮馬家村村委會旁,年代為明。位于馬家村的馬氏宗祠始建于明朝萬歷三十六年(1608),是資源縣保存良好的古建筑之一,屬省(區)級文物保護單位,該祠堂對研究宋朝“改土歸流”后,漢文化與少數民族文化的交融,特別是建筑風格、雕刻藝術等方面的融合,具有重要的歷史藝術研究價值。資源馬家祠堂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東門四牌樓
  東門四牌樓位于河池市宜州區慶遠鎮城中東路,年代為明。東門四牌樓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東門四牌樓主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3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龍州伏波廟
  伏波廟,是專祀伏波將軍的祠廟。位于龍州城南利民街東端臨江高坡上,處在龍州(舊)八景之“古塞遺祠”。該廟坐東朝西,占地2000平方米,主體工程600平方米。分前后殿,呈凸型,前后對稱,磚木結構,地臺邊上砌雕花石板,鏤花屋檐,屋脊鑲嵌臺灣陶藝,前殿石柱刻有對聯。當地民眾為紀念伏波將軍馬援征戰平叛惠利于民而樹碑立廟,廟內有將軍塑像,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歷經數次重修,立有碑記。每年農歷四月十三為“伏…[詳細]
中東文廟大成殿
  中東文廟大成殿位于扶綏縣中東鎮中東小學院內,年代為明萬歷三十年(1602年)。中東文廟大成殿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路底村古建筑群
  大路底村古建筑群位于全州縣黃沙河鎮大路底村委大路底村,年代為明至清。大路底村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蘇村古建筑群
  蘇村古建筑群位于靈山縣石塘鎮蘇村村委會蘇村,年代為明至清,類別為文物建筑。2017年12月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整座主體建筑四周墻基為基線,大門前至半月塘的弧頂外延25米,其他三面以屋檐滴水處向四周外延15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向北外延100米,向南外延30米,向東外延30米,向西外延30米范圍內![詳細]
林溪侗寨古建筑群
  林溪侗寨古建筑群(含平巖村、高友村、高秀村等村寨)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鎮,年代為明至清。林溪侗寨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高定侗寨古建筑群
  高定村:有500多戶,2400多人,位于三江縣城西北約60公里的三省坡腳。五百座吊腳樓,依山傍水,鱗次櫛比,一座座,一排排樣式各別,層次分明。七座按宗族建的鼓樓,飛檐疊翠,爭妍斗艷,七座鼓樓均勻分布,各有特色,鶴立寨中,形成一個鼓樓群體。高定鼓樓群因一個寨子就有7座鼓樓而得名。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一層瓦檐的獨柱鼓樓,是高定村稱為“五通”的吳姓宗族于1988年重建,穿斗木結構,十三層重檐、攢尖頂,高19…[詳細]
車寨古建筑群
  車寨古建筑群(含寨明、相思、平寨、陡寨等屯古建筑群)位于三江侗族自治縣梅林鄉車寨村,年代為明至清。車寨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斑峰書院
  斑峰書院位于青秀區劉圩鎮劉圩街,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斑峰書院被公布為廣西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書院頭門門口正中為基點,向東外延43.7米,向南外延10.1米,向西(以圍墻為界)外延11米,向北外延10.1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5米范圍內![詳細]
新江橋(皇賜橋)
  新江橋(皇賜橋)邕寧區文物保護單位,清代。位于邕寧區新江鎮新江街北端,F為邕寧區文物管理所管理,隸屬邕寧區文體局。該橋為蒲廟至百濟的交通要道,橫跨新江河,是一座五拱大橋——皇賜橋(又名新江大橋)。據碑文記載:該橋鼎建于清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邕武生例授衛午總勒授武略騎李翹然(公元1784——1843年);慷慨樂助,為民造福而獨捐資所建的,歷經一百五十多年仍完整無損,1974年在修公路對于橋…[詳細]
筆山花屋
  筆山花屋位于橫縣平朗鄉筆山村委筆山村,時代為清代,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筆山花屋被公布為廣西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保護范圍:以花屋四周圍墻墻基為基線,向四周外延4米范圍內。建設控制地帶:以保護范圍邊界線為基線,外延20米范圍內。…[詳細]
蔡氏古宅
  蔡氏古宅建筑群蔡氏古宅建筑群,它處于賓陽縣古辣鎮蔡村的中心,古宅群始建于何時已難于考究,最古老的建筑在清代咸豐九年(1859年)毀于兵燹,現存最老的建筑為清代舉人蔡凌霄于咸豐九年后重修。蔡氏古宅分為“老屋”和“新屋”兩部分共三處。三處建筑群均為三進式青磚瓦房,占地共約5000多平方米,正廳最高,二廳、三廳漸次遞減,蔡氏古宅頗有深宅大院氣派!靶挛荨辈糠值慕ㄖ瑖勒膶ΨQ藝術顯得尤為突出,更體現出屋…[詳細]
石塘北帝廟址
  石塘北帝廟址位于馬山縣周鹿鎮石塘村北側,時代為清,類別為古建筑。2017年,石塘北帝廟址被公布為廣西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興安三元塔
  興安三元塔位于興安縣高尚鎮金山村委待漏村,年代為清。興安三元塔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枧底祠堂
  枧底祠堂位于興安縣湘漓鎮雙河村委枧底村,年代為清。枧底祠堂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柳城仫佬族古建筑群
  柳城仫佬族古建筑群(含覃村、潘村和灘頭等村屯古建筑群)位于柳城縣古砦仫佬族鄉境內,年代為清。柳城仫佬族古建筑群為第七批自治區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级a爱视频在线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亚洲100不卡论理片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男男 | 在线a人片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