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博物館篇

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
  五六千年前的上海人什么樣?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中,根據發掘的頭骨復原了“上海第一人”容貌,為25-30歲間的男性。“上海第一房”也被復原,面積5平米。還有上海第一稻、第一井、第一村等。地址:青浦區趙巷鎮滬青平公路3993號開放時間:周二至周日9:00-16:30(周一閉館)交通:青徐線、上朱線、青浦12路電話:59755777…[詳細]
晉韻磚雕藝術博物館
  “無雕不成屋,有刻斯為貴。”在喬家、常家、王家等馳名中外的晉商大院,隨處可見精美的磚雕、木雕、石雕等藝術作品。其中,磚雕因為更好保存、更易制作而成為晉商大院的靈魂。有沒有哪里可以讓我們集中欣賞古代精湛的磚雕技藝?在太原市清徐縣,還真有這樣一個地方——晉韻磚雕藝術博物館。館內收藏有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磚雕藝術品2000余件、新創作品1200余件。同時,還有不少精美的木雕、泥雕等作品。走進晉韻磚雕藝術博物館。一進門,一幅古樸凝重、大氣端莊的磚雕影壁矗立眼前。影壁總面積有160多平方米,由七八個師傅刻了4個半月,13個人安裝了3個半月,歷時近1年才得以竣工。磚雕影壁正中間雕刻了一個超大的“道”字,最后…[詳細]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
  廈門奧林匹克博物館是由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批準成立的中國第一家奧林匹克專題博物館,也是國際奧林匹克博物館聯盟22家成員之一,為獨立的國際化非盈利性公益機構。博物館由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拳擊聯合會主席、世界著名建筑專家吳經國先生多年籌劃、設計、創建并親任館長。館內收藏了豐富的奧運會相關文物,旨在薪傳奧林匹克文化、弘揚奧林匹克精神,讓更多的人了解、感受和分享奧運的歷史與輝煌。博物館呈開放結構,主體建筑分上下兩層,設計上傳承了瑞士洛桑奧林匹克博物館的理念。館內一層大廳為公共區域,配有多媒體報告廳、VIP會議室、咖啡休閑廳及可經營國際奧林匹克和歷屆奧運題材的特色紀念品商店;大廳中央有一重80噸的長江…[詳細]
嘉峪關城市博物館
  嘉峪關城市博物館于2008年8月開館,免費向公眾開放。該館占地面積1.9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展廳面積6520平方米。博物館展示內容分為“三篇四廳”,即輝煌篇、歷史篇、展望篇三個篇章,序廳、展示廳、公示廳、臨展廳四個展廳。布展設計運用宏大的場景、翔實的資料、藝術的構思、高科技的手段,生動形象地展現了嘉峪關市50年來的發展歷程、發展成就和發展前景。通過大量的珍貴圖片、實物陳列、場景復原、多媒體演示、影視互動等表現形式,充分體現了“城市、人文、環境、發展”的展覽主題,是一座集宣傳、教育、觀光、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博物館。嘉峪關城市博物館內設五部一室,分別為宣傳教育部、收藏研究部、綜…[詳細]
綦江博物館
  綦江博物館是一座區級綜合性博物館,位于重慶市綦江區古南街道農場村三社,是原綦江縣2008年縣十大“民心工程”,經原綦江縣委縣政府立項批準,2008年9月動工,2009年主體工程竣工,2010年完成景觀工程建設和館內陳列布展工作,2011年5月18日開館。綦江博物館總占地9967平方米,建筑面積3700平方米,其中石刻廳占地700平方米,景觀占地約6267平方米,館內藏品種類豐富、精品薈萃、琳瑯滿目。博物館設有四個展廳:序廳、地質廳、歷史文化廳和石刻廳。序廳:主要介紹了綦江博物館總體概況,博物館里收藏了眾多綦江的特色展品,是展示綦江悠久歷史文化的窗口。地質廳:綦江木化石—恐龍足跡國家地質公園博物…[詳細]
八魚石墓博物館
  大荔縣八魚石墓博物館依石墓群原址而建,緊靠原址北邊,坐北朝南,新建成的石墓博物館大氣恢弘,四面高墻筑壘,更顯神秘。大荔八魚李氏家族石墓群,共發現大型石墓22座,清理發掘11座,從已發掘的情況來看,墓葬結構、規模及出土實物,對研究清代社會的政治、經濟、官僚制度,乃至當時社會葬俗文化,特別是其書法繪畫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價值。石墓群位于黃河流域華山腳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邊緣中段,距大荔縣城僅12公里,這里一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豐富。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是皇家放馬養鹿之地,史稱沙苑。明清兩代,同州轄治,商貿繁榮,文化生活燦爛多姿,據出土墓志記載,此清代李氏望族墓地群,最早可上朔到乾隆時期,最…[詳細]
咸陽博物館
   位于古城咸陽市中心的中山街,館址原是建于明代初年的咸陽文廟,1962年改建為博物館。咸陽是秦王朝建都之地,又是漢陵集中所在,因而咸陽博物館所藏文物以秦漢兩代為主,其中以西漢三千彩繪兵馬俑最為出名。建筑面積3855平方米,陳列面積1216平方米。  咸陽博物館屬于地域性綜合博物館,現有七個陳列室,其中秦咸陽歷史文物陳列室三個,西漢帝陵文物陳列室一個,西漢3000彩繪兵馬俑專題陳列室二個展出文物7000余件。館藏周、秦、漢、唐歷史文物近2萬余件,有銅器、鐵器、陶器、瓷器、石刻、字畫、玉器等。陜西咸陽…[詳細]
德州市博物館
  德州市博物館巍然屹立于風景秀麗的文體中心,以寫意“德”字作為標志性裝飾手法,融入德州歷史文化元素,突出體現德州寬厚、包容的情懷,寓意德州文化的博大精深,是德州市重要的現代化地標型建筑。館總占地72畝,建筑面積2.1萬平方米,總投資近2億元,集文物收藏展示、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為一體,主要由序廳、5個基本陳列廳、1個臨時展廳、1個學術報告廳、1個3D影視廳、公共休息區、藏品庫房、技術室及辦公用房等組成,全面展示德州歷史發展通史、燦爛文化精髓和濃厚文化底蘊。在這里,您盡可觸摸悠久歷史,感受繼往開來。德州市博物館作為全市公共文化服務的主陣地,認真貫徹落實免費開放等文化惠民政策,與社會各界廣泛合作,開展…[詳細]
見明堂民俗博物館
  見明堂民俗博物館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羅盤之鄉”--休寧縣萬安鎮,現有藏品萬余件,展廳面積達6000多平方米,分為三大展區,主要以明清紅木家具、瓷器、銅器、玉器、雜件等為主,是集徽州文化、人文民俗、文物收藏、科普知識于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是宣傳徽州文化、普及科學知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1998年,見明堂收藏館建館。2010年2月,休寧老城區遷建于新城區,更名為“見明堂民俗博物館”,2014年9月,在休寧縣齊云東大道萬安鎮萬新村27號地塊,開工建設見明堂文化產業園基地,見明堂民俗博物館藏品綜合館為一期工程。2015年5月18日,見明堂民俗博物館新館已于正式開館。交通位置:安徽省…[詳細]
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
  馬洪中央紅軍標語博物館位于洪田鎮馬洪村,在依托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逢源堂”和紅軍醫院舊址“作求堂”內原有的紅軍標語的基礎上,騰出8個房間進行布展,并輔以場景復原、燈光特效等科技手段,生動再現中國共產黨和她所領導的工農紅軍當年的革命綱領以及同人民群眾割舍不斷的血脈情感。馬洪村是三明市2012年命名的首批“中央紅軍村”,少共國際師指揮部舊址——“逢源堂”和紅軍醫院——“作求堂”是該村廖氏村民的祖房。土地革命時期,中央紅軍和福建地方紅軍曾多次進入洪田開展革命活動,并在此駐扎,留下了大量的紅軍標語等珍貴文物。“逢源堂”內現有紅軍標語、漫畫和留言條近200條,“作求堂”屋內現存紅軍標語近60條。屋內的…[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天天综合天综合久久网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色依依国内精品中文字幕 | 日本一道欧美AⅤ视频 | 天天久久久精品精品 | 亚洲真实迷奷系列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