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杞縣大云寺塔
  大云寺塔俗稱瓦崗塔,在縣城南25公里瓦崗村東北隅,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依宋初原塔舊跡補建而成,塔高21米,青磚迭砌,仿木結構,七級八角形,逐層內收,層層出檐。大云寺塔為七層平面八角形仿木結構,青磚疊砌,層層出檐,逐層內收,卯榫相扣,十分堅固。因塔剎及第七層遭到損壞,塔原來高21米,現高19.3米。塔基高0.85米,八面各寬1.9米,周長15.2米。第一層高4.75米,周長14.4米,疊澀出檐;第二層高3.4米,周長12米。塔下部的三層內有塔心室,以上為實心。大云寺塔東臨小河,三面垂柳相繞。在這里,古塔與小村相依相偎,極為自然。塔把云影天光和古樸民居悉收眼底,疊合成變幻無窮的風景。這塔與河…[詳細]
澧河石橋
  澧河石橋始建于明代,距今約有600年歷史。但也有人認為該橋始建于南宋,擁有千年歷史。該橋南北走向,石板平鋪結構,長59米,寬5米,共35孔。每孔橋面為5塊石板并排鋪就,每塊石板長1.72米,寬0.64米,厚0.7米,石板與石橋之間用鐵抓釘連固。第1、3、5塊人行道上的石板為石灰巖(青石)鋪設,第2、4塊專門行車的石板,用堅硬的花崗巖條石作梁。在行車用的花崗巖石板之上,正反兩面均有車輪碾軋的數厘米深的凹陷,足以證明其歷史的久遠。橋墩石塊體積龐大,并有龍頭雕刻,工藝精美,可惜絕大部分毀于“文革”期間。橋墩與石板之間亦用鐵條上下連固,雖歷經數百年的激流沖擊,但仍十分堅固。由于澧河為流沙河底,為防止橋…[詳細]
原武城隍廟
  原武城隍廟位于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原武鎮東街村。年代為明。該城隍廟坐落在原武鎮東街,坐北朝南,現存有前殿、中殿、拜殿、大殿。有明、清石刻20余通;前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硬山灰瓦屋頂;中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硬山灰瓦頂;拜殿面闊五間,進深一間,硬山卷棚灰瓦頂;大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磚墻單檐歇山頂,脊飾已經被改建,原貌難覓。重昂有五棌斗拱,明、次間平身科各二朵,梢間各一朵。斗拱全部用假昂,昂嘴稍稍加厚,大殿建筑保留有若干元代的建筑風格,內部七架梁對單步朵,并殘存有彩繪圖案。大殿應有頂立柱二十四根,柱子兩面砍殺,中間左右兩架大梁二龍戲珠彩繪清晰,前廈布局較為完整(彩繪可見)。十數米長的平板…[詳細]
許昌文廟
  許昌文廟,始建于唐文宗開成元年(公元836年)。歷史上曾以“孔廟”、“許州儒學”等稱之,是供奉儒家學派創始人、文圣人孔子的地方。現文廟中軸線保存有欞星門、青石照壁、戟門、東西廊廡和大成殿等主要建筑,格局嚴整,人文內涵豐富。2019年10月7日,許昌文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周口弦歌臺
  弦歌臺在縣城西南隅湖中,臺高3米,整個建筑屹立于水中高臺上。原為東漢靈帝時陳王劉寵的苑臺,唐開元中(720年左右),為紀念孔子厄于陳,移孔子廟于上,故又稱“絕糧祠”“厄臺”。1962年4月被淮陽縣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7月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后漢書·孝明八王列傳》載:陳王寵(劉寵)善-射,中平(180年左右)中,黃巾賊起,郡縣皆棄城走。寵有強-數千張,出軍都亭,國人聞王善射,不敢反,故陳獨得完,百姓歸之者眾十余萬人。《太平寰宇記》載:“有陳王-臺,開元中移孔子廟于其上。”清順治《陳州志》載:“厄臺,在州城外西南隅,世傳為孔子絕糧處。明成化六年(…[詳細]
濟源二仙廟
  二仙廟,位于濟源市東北13公里的梨林鎮大許村,2000年9月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二仙廟,又名紫虛元君廟,據明《重修仙天圣母靜應宮碑銘》載,二仙其人叫魏華存,西晉任城司徒文康公舒、劇陽侯魏陽元之次女,南陽太保掾劉友彥夫人。幼而好道,為百姓仰慕,稱紫虛元君。二仙廟創建于唐,明清均對其進行過增修和修繕。二仙廟,坐北朝南,南北長111米,東西寬33米,占地3663平方米。現存建筑依中軸線而建,依次為紫虛元君殿、東配殿、靜應殿及拜殿,共計古建筑四座二十二間。廟內散落碑碣石刻十余通。是一座布局清晰,保存較為完整的中小型古建筑群。2019年10月7日,濟源二仙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登封玉溪宮
  玉溪宮位于登封市東北唐莊鄉土觀村西,創建于明,清代重修,宮內現存明清等建筑9間,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明代建筑玉皇大殿為玉溪宮主體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建筑面積為74平方米。單檐歇山綠色琉璃瓦覆頂,頂脊兩端置龍吻。檐下施雙昂五踩斗拱,殿內做減柱造。墻上壁畫,因年久脫落,模糊不清。九苦殿、三官殿為清代硬山式灰筒瓦頂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一間,另外散存宮內外明至民國碑刻及石雕10余件,記載了玉溪宮的歷次重修情況、資金來源、建筑規模和在周邊地區的宗教地位等,也是書法藝術的精品。玉溪宮建筑群及石刻壁畫藝術,對研究中原宗教歷史、藝術、科學具有重要的價值。2019年10月7日,玉溪宮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詳細]
侯灣泰山廟
  侯灣泰山廟位于汝州市焦村鎮邢村。年代為明。2016年1月22日侯灣泰山廟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侯灣泰山廟,占地面積約8200平方米。據傳該廟始建于唐,但有確切記載建于大明萬歷二十九年(公元1602年)。泰山廟是繼風穴寺、汝州文廟、妙水寺之后又一保存較好的古建筑群,東側從前到后有鐘樓(已毀)、東太尉殿、白龍殿、三官殿;中部從前到后依次有戲樓、拜殿、正殿、后寢樓;西側從前向后有西太尉殿、圣公殿、閻王殿。其中,拜殿、正殿、后寢樓、三官殿建筑藝術較高,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泰山廟古建筑群在汝州地區屬較大規模的古建筑群之一,它的規模及年代雖不及風穴寺,但建筑工藝卻體現出明代地方性…[詳細]
溫縣遇仙觀
  遇仙觀位于溫縣城北12公里武德鎮徐堡村北沁河堤下,座北向南,兩進院落,內外總面積三千平方米。始建于元世祖至元年(1264~1294年)間,中軸線上有兩進院落,三座殿宇,分別為山門、玉皇殿、三清殿。兩旁配殿有關圣殿、三官殿、三皇殿、廣生殿、四圣殿、瘟神殿、天將西殿、天將東殿、土地殿和鐘樓等,共575平方米。2000年9月2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其為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遇仙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大程書院
  大程書院位于城內書院街,南北長73.65米,東西寬39.9米,總面積2938.6平方米,大門3間,古槐1棵,龍門3間,古松2株,立雪講堂3間,東西廊房各2排,每排13間,共52間。是遺留的縣城時間較久、規模較大和較完整的古建筑群,居全國第三位。大程書院始建于宋代,為程顥所建。程顥,北宋哲學家、教育家、理學奠基人。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年)至元豐三年(1080年)在扶溝任知縣,尚寬厚,重教化、關心民疾,興建學校。他親自“聚邑之優秀子弟而教之”,親書“書院”二字匾額懸于大門之上。并倡導“鄉必有校”,請來有名望的學者到扶溝傳道授業,使扶溝縣域文風一時丕振,優秀人才脫穎而出。書院規模雄偉,巍巍壯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文在线精品国产 | 日本精品区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午夜亚洲精品无遮挡 | 久久亚洲欧洲国产综合 | 在线精品亚洲一本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