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由國務院核定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確定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由國務院于2019年10月7日核定并公布。共計762處,包括古遺址(167處)、古建筑(280處)、古墓葬(30處)、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筑(234處)、石窟寺及石刻(39處)、其他(12處)等。
葉坪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舊址
  葉坪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舊址原為劉氏祠堂,建于公元1897年,磚木結構,坐北朝南,二廳一井一橫一排,硬山頂,小青瓦屋面,占地566.91平方米。1933年3月,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在瑞金葉坪洋溪劉氏私祠創辦。任弼時、張聞天、李維漢先后任校長,楊尚昆、董必武、馮雪峰先后任副校長。學校內設教務處、總務處、教材編審處等機構,開設有新蘇區工作人員訓練班、黨團蘇維埃工會訓練班和高級訓練班。課程有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理、黨的建設、蘇維埃建設、工人運動、中-史、西方革命史、地理、自然科學常識等及各類學術講座。馬克思共產主義學校是中國共產黨創辦的第一所中央高級黨校,培養了大量革命政治干部,對于新中國黨的建設、黨政…[詳細]
湖坊中共閩贛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
  湖坊中共閩贛省委、省革委、省軍區舊址1933年5月中共閩贛省委、省革委成立,領導機關設在湖坊橋頭龔家大屋,1933年6月4日,閩贛省軍區在湖坊吳氏家廟成立。閩贛省蘇區是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央革命根據地的東北大門,是連接中央蘇區和贛東北革命根據地的紐帶和通道,是永遠不能放棄的“中央蘇區的戰略鑰匙”。閩贛省前后歷時兩年(1933年5月-1935年5月),管轄了現在福建、江西兩省三明、南平、撫州、鷹潭等5市21個縣市的全部或部分區域,面積約2萬平方公里,人口100余萬。土地革命時期,閩贛省蘇區廣大軍民為革命的勝利,進行了艱苦卓越的斗爭,做出重大貢獻和巨大的犧牲。湖坊中共閩贛省委、省革委、省軍…[詳細]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
  井塘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舊址建于清末,是一棟贛南較為特殊的“一進兩堂三橫”式不對稱傳統民居建筑。1934年12月,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由于都縣寬田鄉遷駐黃麟鄉井塘村新屋組。瞿秋白在此組織了中央蘇區最后一次文藝匯演,史稱“井塘匯演”。項英、陳毅、毛澤覃、陳潭秋、何叔衡、劉伯堅、鄧子恢等和當地軍民一起觀看演出。井塘匯演是中央蘇區的最后一次匯演,增強了人民群眾對敵斗爭的決心和信心,有力地掩護了中央紅軍戰略轉移。1935年2月上旬,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離開駐地遷往禾豐鎮黃泥村。中共中央分局、中央政府辦事處是中共中央機關和中央紅軍長征后,留在中央蘇區黨政軍的最高領導機關,是留守紅…[詳細]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
  中共中央東南分局舊址緊鄰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1938年1月6日至4月4日,中共中央東南分局駐扎于此,負責組織指揮南方八省紅軍游擊隊改編為新四軍,同時還承擔著恢復和發展黨的組織,壯大黨的力量,領導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重任。舊址原為鹽商余興慶的住宅,舊址建于1917年,總占地面積約1600平方米,建筑面積1908.2平方米,內有五棟面積相近、法國風格相同的兩層半樓房。每棟建筑分為上下兩層,磚木結構,木質樓梯和樓板,倒板用木板條加外粉刷(俗稱“爛板筋”)做成,屋頂為圓木人字梁頂架,灰色機制瓦(當時的中外合資企業——湖北漢陽華興磚廠制造“魚利”灰機瓦)蓋頂;外墻體用紅色機制磚砌筑,磚的短邊一側陰印法文“…[詳細]
馬家洲集中營舊址
  馬家洲集中營舊址位于泰和縣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是由一棟祠堂和四棟民房構成。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松山村西側的105國道邊還有一棵-殺共產黨人和愛國志士的“先烈古樟”?谷諔馉帟r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派江西省特種工作委員會(簡稱特辦處及其--),于1940年6月--1945年1月在抗戰時期的臨時省會在泰和縣的城郊馬市鎮仙橋村委松山村設立了一所秘密監獄,即馬家洲集中營,對外稱江西省青年留訓所。馬家洲集中營先后關押了中國共產黨人和愛國進步人士近500人,包括中共南方局委員、南方工委副書記兼廣東省委書記張文彬,中共南方局委員、八路軍駐香港辦事處主任廖承志,原江西省委書記謝育才,豐城中心縣委書記吳…[詳細]
武霖基督教圣會堂
  武霖基督教圣會堂位于蓬萊市區畫河西沿,又稱畫河基督教堂,登州圣會堂,是今年新增的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世紀,登州是西方傳教士在中國頗為活躍的地區。清咸豐十一年(1861年),美國南浸信會傳教士海雅西在蓬萊創立了華北地區最早的浸信會組織。同治十一年(1872年),美國南浸信會傳教士高第丕夫婦,于蓬萊城畫河橋南西側建基督教堂,時稱“登州圣會堂”。登州圣會堂為歐式建筑,由禮拜堂和鐘樓聯體構成。東部禮拜堂為單層結構,四開間,東西長20.58米,南北寬9米,建筑面積185.22平方米。神壇坐東朝西,正中設洗禮池,兩側為更衣房,堂內可容納300多人。西部鐘樓為三層,一層為玄關(過廳),大門面西,內…[詳細]
中興煤礦公司舊址
  華德中興煤礦公司位于棗莊市市中區礦區街道辦事處。年代為1899年。2006年12月7日,華德中興煤礦公司被山東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東省第三批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9年10月7日,中興煤礦公司舊址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濰縣西方僑民集中營舊址
  在濰坊市廣文中學和人民醫院之間,散落著幾座深灰色的19世紀末期的歐式建筑,有默然肅立的老教堂,還有青磚紅瓦的樂道院,這里就是二戰期間日本在中國建立的關押外國人的濰縣集中營遺址。1941年12月,日軍突然襲擊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戰爭由此爆發。日本政府將其侵占領土上的美、英等敵對國僑民強行扣押,設立集中營進行圈禁。南方日占區僑民強行集中到分布于上海和香港的10多個集中營,北方日占區僑民則囚禁在山東濰縣的集中營。1942年3月,駐濰縣的日本憲兵隊長湯本宣典率日本憲兵和偽軍強占樂道院,把所有人員趕出,將房屋和區域依次編號,并進行拆除改造,用以關押僑民。這就是日本人稱之為“濰縣敵國人集團生活所”的…[詳細]
青島朝連島燈塔
  朝連島燈塔位于黃海青島港附近的朝連島上。該燈塔于1899年建造;1940年改建;1941年3月建成無線電指向標;1958年建成霧號;1993年燈塔大修。其主要作用是為進出青島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務。1948年8月28日,修復朝連島殘塔。1957年4月,海軍增建無線電指向標并正式啟用。1979年1月該指向標撤除。之后,朝連島燈塔歷經多次大修,均堅持“修舊如舊”原則,基本保持原貌。2019年10月7日,朝連島燈塔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曲阜師范學校舊址
  曲阜師范學校舊址包含有曲師禮堂、工字教學樓以及清代學使校士館(民間俗稱考棚)等部分。其中,曲師禮堂系山東四大教育家之首、著名民主人士、校長范明樞1922年所建,為拱頂式瓦面建筑,是當時師生進行--、演講等活動的主要場所。1929年6月,曲師師生在此上演了轟動全國的反封建歷史話劇《子見南子》,康有為、梁啟超、蔡元培、丁玲等人曾在此講學,也是淮海戰役動員會的主會場。工字教學樓是山東著名抗日烈士張郁光1931年任校長時所建,為德式兩層磚木結構建筑,因其平面圖像一個旋轉90度的“工”字,又稱“工字樓”,是學校當時最主要的教學場所。原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等曾在此學習并從事革命活動,原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楚圖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二区 | 午夜色福利欧美 |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 五月婷婷综合网 | 中文字幕亚洲日韩欧美色 | 在线天堂网最新资源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