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二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八會寺刻經(jīng)
  八會寺刻經(jīng)龕位于河北省曲陽縣西羊平村西北約100米的少容山頂。少容山,又稱黃山,以盛產(chǎn)白石而著名。據(jù)縣志載:八會寺創(chuàng)建于北齊時期,原有上閣、下閣、菩薩、資福、普同、圣壽諸院和鐘、鼓樓。幾經(jīng)劫難,至清末已焚毀殆盡。 1935年,著名的中國古代建筑專家劉敦楨先生曾對八會寺遺址及刻經(jīng)石龕做過調(diào)查。當時尚存覆蓮石柱礎(chǔ)1件,石造像兩尊和若干八角石柱。…[詳細]
修德寺塔
  修德寺塔位于河北省曲陽縣境內(nèi)北岳廟南300米處。塔平面成八角形,共七層,通高32米,造型奇特。第二層塔身特別高大,一反傳統(tǒng)造塔的0樣式與密檐樣式,周身砌小型塔龕110座,呈現(xiàn)“一多相即,大小互融,重重無盡,事事無礙”的華嚴法界勝境,建筑界稱之為“花塔”。“花塔”實質(zhì)上是佛教信仰中國化在建筑上的反映,而此種形制的塔類建筑流傳下來的的確非常少見。此塔年代據(jù)塔身所嵌一方石碑載:“大宋天禧三年四月八日,水斗巖等村邑眾共修舍利塔一級。”可知此塔始建年代應(yīng)早于北宋。1953年,在修德寺塔基下出土了一批北魏至唐代的漢白玉石雕佛教造像。修德寺紀年造像中,以隋大業(yè)年間造的最多,共48軀,其次是北齊天保年間的,共…[詳細]
曲陽北岳廟
  曲陽北岳廟位于保定市曲陽縣城西的北岳廟,始建于南北朝北魏宣武帝景明、永平年間(500——512年),原名北岳安天元圣帝廟,是皇家祭祀北岳恒山之神而建的一座廟宇。從正門朝岳門進去,沿中軸線一路往北,經(jīng)御香亭、凌霄門、三山門、飛石殿遺址到最北面的德寧之殿。德寧之殿是北岳廟的主體建筑,重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年),整個大殿建在石砌臺基之上。大殿面闊9間,進深6間,外帶回廊環(huán)繞,高30米,占地面積2009.8平方米,是我國現(xiàn)存最大的元代磚木結(jié)構(gòu)建筑。殿內(nèi)東西兩壁有唐代畫圣吳道子的《天宮圖》,兩幅畫各高8米,長18米。東壁畫為《云行雨施》,繪有眾多天神興云布雨普降甘霖,為民造福的形象,最大的人物高3.…[詳細]
曲陽釣魚臺遺址
  釣魚臺遺址釣魚臺遺址位于曉林鄉(xiāng)店頭村西1.5公里處,地處沙河東岸。因為一土丘宜為垂釣之地,俗名釣魚臺,故稱釣魚臺遺址,土丘中間高4.8米,遺址東西長380米。文化層深度一般在0.4—0.6米,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遺址中的有灰坑和草拌泥紅燒土層,暴露器物有石器、骨角器和大量紅陶、彩陶片。器物有缽、盆、碗、大口罐、小口壺等,為較大氏族村落遺址。1950年由當?shù)厝罕姲l(fā)現(xiàn)。據(jù)推斷屬于仰韶文化,距今約3000—5000年。2006年5月25日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具體位置:釣魚臺遺址位于曉林鄉(xiāng)店頭村西1.5公里處…[詳細]
孟良河遺址
  孟良河遺址是商周時期遺址,位于曲陽縣城西北 2 華里、氣象站北 150 米處,白家灣水庫西南 1500 米處。該遺址南北長約 300 米,東西約 250 米,鉆探結(jié)果,文化層均深 2 米,有燒土層、灰土層。在公路兩側(cè)的土坡中暴露有許多陶片,其中有夾沙灰陶鬲、罐的殘片,也有少許盆片,還含有獸骨和紅燒土塊,現(xiàn)將縣文保所中保存的在遺址0土器物及采集的標本形制分述如下 :⑴ 鬲:A 殘高 10 公分,最大 11 公分,口徑 9 公分,敞口、雙耳,耳上有弦紋一周,器身厚重,三足已殘,為夾砂粗灰陶,火候不高,外飾粗繩紋一周,輪模合制 ;B 通高 9.9 公分,口徑 10 公分,底徑 8 公分,敞口元耳,器…[詳細]
間磁村定窯遺址
  澗磁村定窯遺址座落于河北省曲陽縣澗磁村。澗磁村定窯遺址是宋代的著名窯址。宋代的曲陽屬定州所管轄,故稱“定窯”。1951年故宮博物院首次發(fā)現(xiàn)了定窯遺址,1960年~1962年,河北省文物工作隊對遺址進行了大規(guī)模的考古發(fā)掘,證實了窯址始于唐代后期,盛于北宋,元代以后逐漸衰落的歷史史實。定窯以其燒制的白瓷馳名于世,器形以碗盤居多,瓷胎細膩,釉色潤澤,白中略顯青黃或灰黃,口沿因為覆燒而不掛釉。當時已熟練掌握了用覆燒裝窯的燒制技術(shù),大大提高了產(chǎn)量。器物內(nèi)壁多用印花、刻花和劃花的技法裝飾花紋,圖案繁復(fù)而嚴謹,層次分明,各種花卉和動物是主要的圖案題材。北宋時期,這里成為北方地區(qū)最重要的窯場之一,為宮廷和官府…[詳細]
伍侯塔
  伍侯塔坐落在順平縣城東北15公里腰山鄉(xiāng)南伍侯村西北隅,系遼代建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目前塔基和塔身都有不同程度風化。該塔坐北朝南,為六角密檐式五層空心磚塔,。全塔由塔基、塔身、塔剎三部分組成。塔基又分毛石基、磚基,毛石基平面呈六邊形,高0.9米;磚基平面亦為六邊形,高3.5米,共分六層,4-5層、5-6層之間的束腰均雕壺門,壺門內(nèi)雕有人物、鳥獸、花卉等圖案。塔身也分兩部分:一層塔身和五層塔檐。一層塔身平面呈六邊形立于平座之上,南北兩面為磚雕假門,四抹兩扇,假門兩側(cè)各有一佛龕,其余四面均為磚雕盲窗,兩抹兩扇,菱花加斜方格。五層塔檐中,除第一層沒有兩層仰蓮座外,其余四層均坐于兩層仰蓮之上,每層均…[詳細]
順平子城遺址
  順平子城遺址位于順平縣子城村一帶,為戰(zhàn)國、漢代古遺址。1982年7月23日,順平子城遺址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子城遺址屬戰(zhàn)國、漢代時期遺址,位于順平縣城東南10公里的高玉鋪鎮(zhèn)大王、子城村一帶。為戰(zhàn)國時期曲逆縣舊城。遺址現(xiàn)存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子城遺址原為順平縣古治所,傳說堯之子丹朱不孝,堯不容,在此筑城而居。春秋時,晉國在此設(shè)逆疇邑,戰(zhàn)國時中山國在此置曲逆。《史記-陳丞相世家》載:“高帝南過曲逆,上其城,望見其屋室甚大,日‘狀哉縣!吾行天下,獨見洛陽與是耳’。”從而可知該城確實不小。古城遺址呈長方形,四邊長均為2500米。文化層厚達2.5米。子城墻多已塌毀,現(xiàn)南城墻存422…[詳細]
所藥村壁畫墓
  所藥村壁畫墓位于望都縣所藥村東,京廣鐵路西側(cè)。所藥村壁畫墓為東漢磚室墓。經(jīng)發(fā)掘證實,是東漢浮陽侯孫程之墓。孫程,字稚鄉(xiāng),東漢宦官,涿郡新城人,安帝時為中黃門,給事長樂宮。安帝死后,他與王康等18人謀立濟陰王。濟陰王即位,封孫程浮陽侯,食邑萬戶,旋拜騎都尉,陽嘉元年(公元132年)拜奉車都尉,是年卒,帝追車騎將軍印綬。此壁畫墓為多室磚券壁畫墓,座北朝南,由墓道、墓門、前室及北壁小龕等部分構(gòu)成。墓道至后室及北壁小龕通長20.35米,中室及東西兩側(cè)室通寬14.74米。室與室相通處有短小的過道,室頂及壁畫均抹有1厘米厚的白灰,各室均用方磚鋪地二層,中部稍高。墓室的券全是多弧線連起的尖券,體現(xiàn)出我國古代…[詳細]
晉察冀烈士陵園
  晉察冀烈士陵園位于唐縣軍城鎮(zhèn)南關(guān)村。所處位置相傳宋代名將楊六郎閱兵教場。總占地面積67畝,這里背靠高聳的古城遺址,東臨古老的通天河,四周群山環(huán)繞,園內(nèi)綠樹掩映,墓碑林立,風景異常秀美。晉察冀烈士陵園原為晉察冀邊區(qū)抗戰(zhàn)烈士公墓,始建于1940年2月,那時戰(zhàn)火紛飛,物資缺乏,敵人騷擾,邊區(qū)軍民克服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先后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完成。可是1941年卻兩次遭到敵人的嚴重破壞,炸毀了紀念塔等主要建筑,1942年邊區(qū)軍民又利用間隙進行修復(fù)。建國后黨和政府又撥專款多次組織修繕和擴建,使陵園結(jié)構(gòu)完整,建筑協(xié)調(diào),墓林相間,相得益彰,定名為晉察冀烈士陵園。陵園坐西朝東,以中間的白求恩墓為中軸線,南側(cè)是柯…[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人成免费在线 | 在线看片日本高清 | 亚洲日韩aⅴ在线视频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 日本免码va在线看免费99 | 五月丁香综合缴情六月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