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渭源灞陵橋
  “灞陵騰越跨云天,岸柳朦朧鎖雨煙。一瀉隨心古孟浪,清波渭水涌鐵璇。”這是甘肅“臨洮詩詞》主編汪弘祺先生對家鄉名橋的由衷贊美。真的,隴上廊格渭源縣灞陵橋早在本世紀初就已飲譽華夏文化、建筑界、而今,她以更加婀娜本美的靚雨容姿引了中外游人竟聚焦,成為大西北上鏡率最高的華夏廊橋命品。廊橋命品村肅渭源縣灞陵橋,坐落于渭水源頭第一城謂源縣城南南河灘。該格距省城蘭州僅170多km,近百年來,如飛虹似蛟龍的灞陵橋,因其足可與兆宋張擇端名畫《清明上河圖》中的汴梁虹橋相媲美,而電視報刊而成為渭源和隴中泥游標志。號稱“渭水長虹”“渭水第一橋”的灞陵橋,距黃河第一支流渭河發源地鳥鼠山(鳥鼠同穴)品字泉有10公里左右,…[詳細]
俄界會議遺址
  俄界會議遺址位于迭部縣達拉鄉政府駐地西3公里的高吉村(舊時譯為俄界,意為“八個山頭”),西北距縣城68公里。該村座北朝南,四周群山環繞,松林茂密,是一個地勢平坦、依山傍水,風景秀麗的藏族山寨。俄界會議,以其會址所在村而得名。會址為一座典型的藏族山寨土圍墻木樓建筑,總面積238平方米,建筑面積102平方米,高6米。其中紅軍司令部住室面積69平方米,毛澤東居室面積15平方米。現設有展覽室15平方米。1935年9月11日傍晚5時,毛澤東、周恩來等隨同中央軍委縱隊和紅一、三軍團順利走出草地后,相繼抵達俄界,當晚向左路軍發出了《中央為貫徹戰略方針再致張國燾令其即行北上電》。9月12日,黨中央政治局在俄界…[詳細]
新寨嘉那嘛呢石經城
  嘉那嘛呢石經城,俗稱嘉那嘛呢。位于離玉樹州府所在地結古鎮3公里的新寨村,海拔3600多米。嘉那嘛呢石經城于公元1700多年前,由藏傳佛教高僧嘉那道丁桑秋帕永(又名嘉那-)創建。據有關史料記載,嘉那-是康巴人,他曾修行在峨眉山和五臺山,后周游并朝拜藏區各圣地。200多年前來到新寨村時,發現了自然顯現六字真經的一塊嘛呢石,遂以此為緣住在該村,同僧俗群眾一起刻鑿嘛呢石度過了一生。解放初期,嘛呢石堆形成了東西長450米、南北寬100米、高3米的規模宏大的嘛呢石經城,并建有佛堂及佛塔、大經輪堂等建筑。占地面積25畝,嘛呢及-石有25億塊左右。嘛呢在佛經中解釋為觀音菩薩六字真經,六字代表解度六道眾生、破除…[詳細]
將臺堡革命舊址
  將臺堡位于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南30公里處,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小鎮,將臺堡據民間傳說因穆桂英點將筑臺而得名。將臺堡紅軍長征會師紀念碑是為了紀念1936年10月22日紅軍長征三大主力在將臺堡勝利會師,于1996年10月在紀念紅軍長征勝利60周年之際而修建的。經2006年改擴建而成,紀念碑座落在將臺堡外東側,座西朝東,由基座、碑身、碑頂三部分組成,碑高26.36米。碑的正面鐫刻著江澤民同志題寫的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紀念碑16個金光閃閃的大字,背面是中共西吉縣委、政府撰寫的碑文。碑的頂部雕有三尊紅軍頭像,象征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碑身下部浮雕8組代表中國革命勝利的圖案。碑背有土堡,東西長70米…[詳細]
坎兒井
  坎兒井與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并稱為中國古代三大工程。吐魯番的坎兒井總數近千條,全長約5000公里。坎兒井的結構,大體上是由豎井、地下渠道、地面渠道和“澇壩”(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吐魯番盆地北部的博格達山和西部的喀拉烏成山,春夏時節有大量積雪和雨水流下山谷,潛入戈壁灘下。人們利用山的坡度,巧妙地 創造了坎兒井,引地下潛流灌溉農田。坎兒并不因炎熱、狂風而使水分大量蒸發,因而流量穩定,保證了自流灌溉。坎兒井,早在《史記》中便有記載,時稱“井渠”。吐魯番現存的坎兒井,多為清代以來陸續修建。如今,仍澆灌著大片綠洲良田。吐魯番市郊五道林坎兒井、五星鄉坎兒井,可供參觀游覽。 坎兒井的名稱,新疆維吾爾語稱…[詳細]
塔城紅樓
  紅樓作為塔城市較悠久、也是僅剩的較為完整的俄式建筑之一,距今已有近百年歷史。目前,它是塔城報社的辦公用地,是自治區級文物保護單位。紅樓是在清朝宣統二年,即1910年由原籍俄國的塔塔爾族商人熱瑪贊·坎尼雪夫所建。它占地885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共有大小房屋16間,天棚地板,鐵皮房頂,門框窗欞,均砌有精美圖案。臨街的墻全部呈淺紅色,故而人們稱之為“紅樓”。紅樓建成交付使用后,熱瑪贊·坎尼雪夫在這里經營大宗土特產和進出口貿易,成為當時塔城進出口貿易的中心,連迪化(烏魯木齊)的許多商號也慕名前來在此開設代辦機構。1933年,盛世才以莫須有的罪名將熱瑪贊·坎尼雪夫逮捕,紅樓被沒收,并被改作醫院;三區革命…[詳細]
三區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動中心舊址
  三區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動中心舊址位于新疆伊犁州伊寧市人民公園內。始建于1948年,1949年夏竣工。三區革命政府政治文化活動中心舊址為一座典型的歐式建筑群,坐西向東。整個建筑群自東向西依次由檢閱觀禮臺、露天劇場和舞臺三部分組成,東西長100米,南北寬53.3米,建筑面積5330平方米,為磚木結構建筑。檢閱觀禮臺為一座二層歐式小樓,面積為100平方米,觀禮臺前為占地100平方米平臺,經過平臺進入檢閱觀禮臺一樓。一樓由前后兩進廳和南北各一間房組成,前廳正中為大門,大門向前為樓梯,通過樓梯可上二樓,二樓布局與一樓相同。是當時三區革命政府領導人檢閱軍隊、觀看群眾--和文化體育活動的場所。2013年5月…[詳細]
聚館古貢棗園
  黃驊是“中國冬棗之鄉”,黃驊冬棗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是國內第一個獲得“原產地域保護”的果品,被譽為“全國260余個鮮食棗品之冠”、“棗中極品”和“百果之王”。黃驊聚館古貢棗園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惟一一個植物類“國保”,是我省首批旅游示范點,園內樹齡超過600年的198棵,而最古老的一棵“嫡祖樹”已有740多年歷史,被譽為中國冬棗的“活化石”。如今黃驊市冬棗基地已發展到30萬畝,由此衍生出產值數億元的特色富民產業。…[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免费AV乱码高清专区 | 亚洲AV综合A国产AV中文 | 久久91精品国产91久久小草 | 亚洲中文字幕网址在线 | 伊人狼人久久青青草原 |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