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漢二陵
  南漢二陵位于廣東省廣州市。南漢二陵包括南漢烈宗劉隱的德陵和南漢高祖劉巖的康陵。五代時十國之一。曾稱大越國。唐末,嶺南士人云集,有的是為了避戰亂,有的是被流放嶺南的名臣后裔,還有因戰亂阻隔不得北返的任滿地方官。劉隱收用這三類士人為輔佐。他遣其弟劉巖(889~942)率兵平定嶺南東西兩道諸割據勢力,控制了嶺南;西與楚爭容桂之地,攻占了容、邕兩管(今廣西西部、南部及廣東部分地區)。干化元年(911)劉隱卒。劉巖繼立,先后改名為陟、龔、□。都廣州番禺(今廣東廣州),稱興王府;盛時疆域有六十州,約為今廣東、廣西兩省及云南的一部分。歷五主,共六十七年。后梁貞明三年(917)劉巖稱帝于番禺,國號大越,次年改…[詳細]
藤橋墓群
  藤橋墓群位于海南省三亞市海棠灣鎮東溪村東3公里處。三亞在古代就是我國海外貿易的重要交通門戶,也是我國和各國商船主要航行線路必經之地之一,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中轉站。許多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教徒來到三亞,在這里定居,多年后客死三亞,于是就有了如今伊斯蘭教徒古墓群。藤橋伊斯蘭教徒古墓群在番嶺坡海灘沙丘上,其范圍東西長約1000米,南北寬約500米。占地20.1畝。目前可看到墓碑的墓尚有42座。古墓均為豎穴土坑墓,上無封土,長1.8—2米,寬0.8—1米,深1.2米,沒有葬具和隨葬品。其墓和墓碑均用海邊的珊瑚石制作堆砌,相對集中,排列有序,沒有葬具和隨葬品,遺體安葬在沙灘上的坑道里,頭朝西北(或北),腳向…[詳細]
涼山大石墓群
  大石墓群主要分布于川西南安寧河流域,在冕寧、喜德、西昌、德昌、米易諸縣市皆有分布。德昌縣王所大石墓群與喜德縣伍合大石墓群是目前保存最完好且最為典型的兩處大石墓群。王所大石墓位于德昌縣西南約4公里的王所鄉王所村一組,分布有大石墓三座,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墓呈長方形,墓室以大石圍砌而成,頂蓋數塊大石,墓門以小石封砌。長8.5~17.90米,寬1.70~3.60米,高0.50~1.60米,石質多為花崗石,墓保存基本完好。伍合大石墓群位于喜德縣城西北約11公里的冕山鎮伍合村二組北面50米,墓群分布于安寧河支流孫水河南岸的坡地上,共分布有墓葬九座,墓地面積2000平方米。墓長2.50~4.45米,寬…[詳細]
瑞峰崖墓群
  瑞峰崖墓群位于眉山市青神縣岷江西岸的瑞峰鎮黃角村丘陵地帶,是一處數量眾多、分布密集、保存較為完好的古墓葬群。2006年5月,瑞峰崖墓群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全國第六批文物重點保護單位。秦并巴蜀后,四川盆地依托都江堰水利工程一躍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至兩漢時期,隨著社會穩定和生產力的提高,出現了一批擁有大量土地和佃戶的富裕莊園主,人們的生活水平得以改善,民眾的意識形態和喪葬制度開始轉變,厚葬和家族葬風開始盛行。縱貫眉山的岷江,遠在秦漢,就是四川的“黃金水道”,沿途經濟發達,人口稠密。當時沿江的眉山人,不僅生在岷江邊,死后也安息在岷江兩岸,這就是岷江兩岸面水背山的峭壁和山坡上分布著大量崖墓的原因…[詳細]
塔梁子崖墓群
  塔梁子崖墓群,位于中國四川省德陽市中江縣民主鄉桂花村響灘河北岸“塔梁子”山腰上。2002年9月—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單位對塔梁子崖墓群中的9座崖墓進行搶救性發掘。這批崖墓由墓道、墓門、主室、甬道、側室、棺床、壁龕、灶臺等組成,有單室、雙室、多室等形制,以多室墓為主。在崖墓中首次發現有壁畫和墨書榜題,并發現一批仿木建筑形式的雕刻和珍貴的畫像雕刻新題材,大大豐富了崖墓的考古資料。根據這批崖墓的形制、畫像題材及出土器物,其時代屬東漢中晚期。在3號墓中首次發現了“墨書榜題”。塔梁子3號墓則是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目前發現時代最早的壁畫墓。2006年“塔梁子崖墓群”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詳細]
黃傘崖墓群
  黃傘崖墓群漢代墓葬。在宜賓縣高場鎮擁護村,分布在岷江北岸的黃泥巴坡、印子坡和喳口崖坡,共計182座。墓分單室、雙室和多室幾種。其中以印子坡1號墓最典型,墓鑿建在臨岷江之巖壁上,距地面3米。為一堂三室的大型崖墓,由墓門、享堂、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組成。墓門寬12米,高4.3米,四柱三門。門兩側依崖處鑿雙闕,兩中柱上刻斗拱;門楣上刻仿木屋檐,上浮雕筒瓦、瓦當、檁格,檐下刻斗拱、欞窗、樓臺、人物和走獸等。享堂寬12~12.4米,高2.4~2.65米,進深4.5米,平頂。側壁均有柱、墻、檐口及瓦當等圖案。各墓室前有甬道,3個墓室大小大約相等,每室面積約12平方米,均鑿有壁龕和石灶。1號墓室還有石棺置于棺臺…[詳細]
孟知祥墓
  孟知祥墓位于成都北郊約7公里的磨盤山南麓,是我國五代時期后蜀皇帝孟知祥(公元874棗934年)的陵墓,史稱“和陵”,孟知祥墓是一座在南方罕見的帶北方草原建筑風格的陵墓。孟知祥墓是孟知祥與其福慶長公主(先孟知祥死,后遷至此)的合葬墓。墓室由打磨精細的青石砌成,為三個并列的圓形穹窿頂結構。中間為主室,兩側為耳室,三室之間有門互通。主室內橫置須彌座式棺床。這種全用石頭砌筑的穹窿頂結構的墓室,在中國南方極為罕見。保護范圍:現圍墻外延30米。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外延50米。…[詳細]
石城山崖墓群
  石城山崖墓群(宜賓縣)1.天堂溝墓區保護范圍:以各墓墓門為起點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天堂溝分布點以2號墓為基點,從北向南50米,東以巖腳起,上至巖頂并向西30米。石盤上分布點以(肖席珍德政碑)24號墓為基點,西延80米,東延20米,南以巖腳起上至巖頂并向北外延20米。2.北斗巖墓區保護范圍:以各墓墓門為起點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整塊北斗巖壁。3.三十六壁山墓區保護范圍:以各墓墓門為起點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東自老鷹嘴起,至犀牛石止,北面以各墓腳起上至墓頂并向南延16米。4.雷打石墓區保護范圍:以各墓墓門為起點外延15米。建設控制地帶:南自螃蟹石起,至西面雷打石止。巖壁頂向后、巖壁底…[詳細]
瀘縣宋墓群
  (1)巖灣墓群保護范圍:以墓群邊界為基線,東北外延30米至水田邊,東南外延20米至水田邊,西南外延40米至田地處,西北外延50米至坡地處。建設控制地帶:在保護范圍基礎上,東北外延60米至巖灣屋基,東南外延70米至公路邊,西南外延50米,西北外延50米至青岡林山頂。(2)河壩頭宋墓群保護范圍:以墓群邊界為基線,東至金仁華宅基外緣,西至河壩頭宅基外緣,南至河壩頭山最南端,北至陳興國宅基外緣。建設控制地帶:東以金仁華宅基外緣為基線外延100米,西至舊橋河邊,南至五馬坪山沿,北至五馬村道路。(3)沙嘴宋墓群保護范圍:以墓群邊界為基線,東至胡運明宅基外緣,西南至高清華宅基外緣,向北外延50米。建設控制地…[詳細]
交樂墓群
  交樂墓群位于興仁縣縣城西南雨樟鎮交樂村。1987年初,公安機關破獲交樂鄉龍樹腳漢墓被盜案,文物管理部門對10號、14號等4座墓進行清理發掘,發現此墓為夫婦葬墓,被-的為男室,女室完好,發掘出文物45種近百件。其中14號多室墓,是目前貴州所發掘的漢墓中最大的一座。被有關人士稱之為“全國少見,貴州僅有的漢墓葬”。貴州省博物館對其中5座墓進行發掘,為磚室墓、石室墓及磚室和石室同冢三類。2號墓為磚室“大”字形室墓,分甬道、正室、左耳室、右耳室。1、4號為磚室“凸”字形墓。3號墓為方框形石室墓,5號墓為磚室與石室同冢。被盜的5座墓,發掘出土文物有:銅盤、銅碗、銅帶釣魚臺、環首銅刀、殘銅刀、銅雞及搖錢樹座…[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欧美日韩中文精品在线 | 亚洲香蕉午夜国产理论电影 | 在线观看免费不卡AV网站 | 一本大道道久久九九AV综合 | 在线日本∨a精品视频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影院9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