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東京城城址
  東京城城址又稱新城,位于遼寧省遼陽市區東太子河岸,屬明代遺址。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定都遼陽時所建的都城,城垣為磚石合筑,城平面呈方形。四面各設二門,南北、東西,兩兩相對。宮殿建在城內偏西處,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八角殿,建于土崗高阜,至今遺址猶存。東京城城址東西長896米,南北寬886米,周長3600米,墻高10米。四面各設二門,東門左曰“撫近”,右稱“內治”;西門左“懷遠”,右“久攘”;南門左“德盛”,右“天佑”;北門左“福盛”,右“地載”。門額內外對稱,外書老滿文門名,內書漢文門名。.該城址是研究清初歷史的重要遺跡。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石人溝遺址
  石人溝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和龍市龍城鎮石人溝村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和龍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遺址位于和龍市龍城鄉石人溝村西山坡上。2005年8月20日-9月10日,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所對石人溝舊石器遺址進行了試掘工作。主要是對石人溝舊石器遺址及其周圍主要地形、地貌進行了科學測繪,采集了土樣和火山灰樣本,初步確立了當前遺址的范圍,設立了永久性坐標基點,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基礎。在20天的時間里,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所的發掘人員,對石人溝舊石器遺址的五個地點進行了試掘,布方面積50平方米,獲得石器時代的黑曜石遺物1500余件。石人溝遺址,位于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詳細]
新屯子西山遺址
  新屯子西山遺址位于吉林省白山市撫松縣,為舊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新屯子西山遺址1998年被發現,2002年,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撫松縣文物管理所對遺址進行發掘,發掘面積70平方米,出土石葉、石核、石片、細石葉等文物30件。遺址的發現,對探討古人類在圖們江流域的遷徙、開發和改造過程,及更新世晚期石器工藝的演變態勢具有重要學術意義。歷史沿革1999年秋,當地村民挖參時,發現了一件重達17.5公斤的黑耀石石葉石核。2002年,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撫松縣文物管理所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發掘面積70平方米,出土石制品30余件。文物遺存新屯子西山遺址坐標東…[詳細]
壽山仙人洞遺址
  壽山仙人洞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五批 1999.2.26地址:樺甸市榆木橋子鎮壽山村年代:舊石器時代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樺甸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位于樺甸市榆木橋子鎮附近的壽山頂部仙人洞內。經初步調查發掘,出土了更新紀晚期的哺乳類動物化石十余種,同時還出土了大批打制石器。經有關專家鑒定,是一個距今約十萬年前的有重要價值的舊石器時代遺存,對東北地區的古人類研究具有極為重大的意義。…[詳細]
向陽南崗遺址
  向陽南崗子遺址位于鎮賚縣坦途鎮向陽村南20公里的一條沙崗上,西南距鎮賚縣城約50公里,屬沙丘、草原和沼澤的相間地帶。沙崗大致呈東西向,綿延約5公里,相對高度10米左右。崗頂平坦開闊,中段以東為大面積的人工林帶,西半部有少量耕地。沙崗的南北兩側,地勢低洼,夏秋之際常有積水,成為季節性堿泡。遺址是在1984年鎮賚縣文物普查中發現的。1985年6至7月間,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白城地區博物館和鎮賚縣文管所的配合下,在此進行了較大規模的發掘。發掘之前,曾對遺址進行仔細的調查和試掘,根據調查結果,把遺址劃分成7個遺物相對集中、分布各成一片、內含又不盡相同的不同區域。這7個區域都分布在沙崗的西段,自東而西共分…[詳細]
后太平遺址群
  后太平遺址群,位于吉林省四平市雙遼市東遼河右岸,以太平遺址和后太平墓地為中心,包括白牛墓地和大金山、西山灣子、七棵樹、盤山、黃土坑、孤家子、東崗仕家、東賢良、勃山屯等遺址,是新石器時代至戰國時期的古人類墓地和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群從東北向西南方向綿延近40公里。數量眾多,分布密集,海拔高度基本相同,文化內涵豐富,出土了陶器、青銅器、骨角器、蚌器、玉石器等各類遺物1500余件。歷史意義后太平遺址群的考古發現和發掘,填補了東遼河流域青銅時代田野考古的空白,對確認該區域內各歷史時期的考古學文化及補充分期序列缺環提供了可靠的依據。也為研究整個遼河流域及…[詳細]
雙塔遺址
  雙塔遺址位于白城市洮北區德順蒙古族鄉雙塔村三社北側一條東西向延伸的漫崗上,南距洮兒河4公里,西北距鄉政府6公里。德順鄉至雙塔村的公路自遺址西緣穿過。遺址所處的崗地坡度較緩,崗上地勢略有起伏,高于周圍地表5至6米。漫崗之南直到洮兒河邊,早年是連綿的沼澤地,如今被改造成稻田。據地表踏查,遺物主要散布在崗頂及南坡上,范圍約東西長1200、南北寬200米。結構洮南雙塔位于吉林省洮南市德順鄉雙塔屯中,兩塔高皆為12米,相距23.8米,青轉結構。塔身呈錐形,上部有塔剎相倫十三通{俗稱十三天),中有塔龕,下為四方形塔座,座周圍有梵文經咒磚刻,座下四周有神獸及火焰寶珠磚浮雕十三塊,座的底部為四層塔階。景觀經考…[詳細]
余富遺址
  余富遺址批次和公布時間:第六批2007.5.31地址:磐石市煙筒山鎮余富村年代:青銅—漢類別:古遺址管理單位:磐石市文物管理所是否開放:否余富西山遺址位于煙筒山鎮余富村西山上,西南距煙筒山鎮約2。5公里。是吉林地區面積最大的西團山文化遺址。遺址分布面積較大,分布在余富西山的南坡、西南坡山頂平崗以及平崗北端與另一山包間的東南坡臺地上,遺址面積約21萬平方米。采集陶器有鼎、鬲、罐、盆、缽、碗、杯等。石器較多,石器半成品隨地可見。標本有石刀、石斧、敲砸器、石核和刮削器等。在余富西山最南端的一個略低于西山主峰的一個圓形小山包上,有一座年代:遼金古城,當地稱這個小山包為炮臺山。在城內地表散存有西團山文物…[詳細]
五家子遺址
  五家子遺址位于吉林省長春市雙陽區山河街道五家子村附近,是一處青銅時代的多遺址復合型的遺址群,所處年代相當于中原王朝的東周時期,距今3000年左右。發現于1980年。遺址由北山、于家街、狐仙堂、西山、羊圈頂子等九處組成。遺跡有石棺墓葬、房址、灰坑、灰溝。總面積達38萬多平方米。出土了豐富的陶器殘片及石器,屬西團山文化范疇。發掘出的房址保存之完整和出土文物之豐富,為研究西團山文化在長春地區分布情況提供了重要的歷史資料。進而為長春地區的人文發展和生態變遷研究工作提供非常重要的科學依據。遺址群中最集中的一處墓群位于雙陽區山河街道的羊圈頂子,因此,此處這個墓群被稱為羊圈頂子墓群,它位于羊圈村西北處,南側…[詳細]
大青山遺址
  坐落在茂興湖湖畔,是金代降州城遺址。它橫亙于古龍鄉偏北部,為嫩江左岸二級臺地。遺址地處西端制高點的青山頭,海拔160余米,臺地頂部平坦,以墾為耕地,南北寬600米許。從青山頭西端起,向東1.5公里,一路屢見古代陶片,尤以臺地邊緣處為最多。西坡由北向南有四條水沖溝,除最南一條外,在溝壁、溝底都可見到手制陶片。陶器以泥質或細砂黃褐、紅褐陶為主,也有少量夾砂黃褐陶。火候一般較高,陶色較純正,質地堅硬。器形有罐、鬲、缽、碗、杯等,口沿有侈、直、斂之分,唇有尖、方、圓之別,器耳有環狀、乳突鈕,器底有平、假圈足及三足的。文飾多素面,有的經磨光、也有紅衣陶、蓖點幾何紋、鋸齒附加堆紋及細繩紋。此遺址與白金寶文…[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色 | 中文字幕一二区二三 | 亚洲人成在线俺来了 | 日韩精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制服丝袜香蕉在线视频 | 亚洲s色大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