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移動版]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141、
草鞋山遺址
[
江蘇省
蘇州市
吳中區
]
草鞋山遺址,位于蘇州城東15公里吳縣唯亭鎮東北2公里陵南村北、陽澄湖南岸650米處。地面有兩座緊鄰的土墩,一名草鞋山,高10.5米,一名夷陵山,高15.23米。1973年鉆探初步查明,遺址中心區域東西長260米,南北寬170米,面積4.4萬平方米,相當于兩個土墩面積的3倍。遺址為1956年的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在文物普查時發現,1972~1973年南京博物院兩次發掘,總共發掘面積1050平方米。清理了新石器時代的居住遺跡,11個灰坑(窖穴)和206座墓葬,出土陶、石、骨、玉等質料的生產工具、生活用具、裝飾品等共1100多件。遺址的文化堆積最厚處達11米,可分為10個文化層,從地層迭壓關系可以看…
[詳細]
142、
東山村遺址
[
江蘇省
蘇州市
張家港市
]
東山村遺址,在張家港市南沙鄉東山村,西距香山500米,北距長江2.5公里。據初步調查,古文化遺址南北長150米,東西寬300米,面積約3萬平方米。1989年和1990年蘇州博物館和張家港市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兩次發掘,發現有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遺存。馬家浜文化遺存發現有圓形和半圓形柱洞的屋基,并有蘆葦、稻草、竹木、稻谷、灰坑、紅燒土等遺跡,出土了陶、石、玉器。遺址向東、南、北三個方向傾斜,文化層高低不一,厚2.5米至3米,有連成片的大面積紅燒土和大量陶片,是一處大型原始村落遺址。出土器物有陶罐、鼎、壺、盤、豆、杯、缽、石錛、鑿、斧、刀、礪石、玉鐲、璜等。該遺址共清理馬家浜文化和崧澤文化墓葬8座,…
[詳細]
143、
趙陵山遺址
[
江蘇省
蘇州市
昆山市
]
時代:新石器時代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城東28公里處昆山張浦鎮趙陵村。占地約1萬平方米,為一海拔高10.5米的橢圓形土墩,系良渚文化早期大型土筑高臺。1990、1991、1995年3次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000平方米。文化堆積層厚9米,上層為春秋時代遺存,中層為良渚文化,下層為崧澤文化。共發現以良渚文化為主的墓葬94座。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墓葬均與土臺關系密切,按墓主貧富貴賤分區埋葬,并有規模較大的集中殺殉現象,這在良渚文化遺址中屬首次發現。出土文物600余件,其中玉器200余件,石器130余件,陶器270余件。玉器中神人鳥獸透雕玉飾尤精湛。該遺址的發現對研究良渚時期的社會現象有重要意義,1992年被…
[詳細]
144、
西溪遺址
[
江蘇省
無錫市
宜興市
]
西溪遺址西溪遺址,位于宜興市芳莊鎮溪東村西溪自然村(又名西村)。該遺址于1984年文物普查中發現,2002年10月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西溪遺址中心區域為一高出四周農田2米的長條狀高地,面積近5萬平方米。遺址的南、北、西三側有河流呈半環狀環繞,為西溪遺址的先民在生產、生活、對外交流等方面提供了極為便利的自然條件。目前共發掘清理出了13座建筑遺跡、28座灰坑、150余件石器、陶器、玉器、骨器以及大量石料、陶片標本,并首次發現了類似吊角樓的干欄式建筑、釜和鼎兩件器物等。證實了西溪遺址為馬家浜文化時期的一處大型聚落遺址,主要遺存形成于距今約7000-6000年,且表現了多個方面的重要價值。據考古…
[詳細]
145、
邳州劉林遺址
[
江蘇省
徐州市
邳州市
]
時代:新石器時代劉林遺址,位于邳縣西北約30公里,中運河東岸分洪道內,東距火石埠500米。遺址面積24000平方米,1959年發現,1960年和1964年江蘇省文物工作隊和南京博物院兩次發掘,揭露面積共4025平方米。文化堆積厚1.6米,遺址發現有紅燒土居住面和灰坑、灰溝遺跡。共清理墓葬197座墓。這片公共葬地排列有序,可分6個墓群,每個墓群可能代表了血緣關系較親近的家族集體。出土遺物1500件,計有生產工具石斧、石錛、石磨棒、礪石、石紡輪、角槍頭、牙角勾形器、骨錐、骨匕、骨針、骨棱、骨魚鏢等;生活用具陶器鼎、盉、豆、罐、盆、缽、碗、觚形杯、圈足杯、平底杯等;裝飾品有石環、石鐲、骨管、玉佩、玉…
[詳細]
146、
城上村遺址
[
江蘇省
鎮江市
句容市
]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周城上村遺址,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市華陽鎮大卓城上村南,是新石器時代至周代時期的古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出土的陶片以夾砂紅陶、夾砂紅褐陶為主,還有少量泥制黑陶、泥制紅陶、泥制灰陶、夾砂黑陶、硬陶、原始瓷等;器形有鼎、鬲、釜、罐、豆、缽、盆、器蓋、簋、瓿等;紋飾有弦紋、附加堆紋、弧線三角紋、鏤孔、刻劃紋、指窩紋、繩紋、梯格紋、折線紋、回紋等;石器有石錛、石刀等這些出土物品的時代從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時期一直延續到西周時期。城上村遺址,面積大、保存好,地層堆積厚、遺跡遺物豐富,是目前蘇南地區同類遺址中保存最好的一處,對于研究長江下游…
[詳細]
147、
梁王城遺址
[
江蘇省
徐州市
邳州市
]
梁王城遺址位于邳州市北部約37公里處,京杭大運河傍依而過。1957年,南京博物院考古調查發現了該遺址,經過多次考古發掘,表明該處遺址文化層堆積有四五米深,內涵豐富,地層堆積從早到晚依次為大汶口文化層、龍山文化層、商周文化層、春秋戰國文化層、北朝—隋文化層以及宋元文化層等,歷史延續約5000年。經過鉆探確定了梁王城城址的始建年代為時期,遺址面積共有100多萬平方米,這里很有可能是春秋戰國時期當地的繁華鬧市區域或政治經濟中戰國心。2002年10月22日,梁王城遺址被公布為第五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48、
佘城遺址
[
江蘇省
無錫市
江陰市
]
佘城遺址位于云亭街道花山村。城址呈圓角長方形,南北長800米,東西寬400米,城內面積達32萬平方米。城東、南、北有人工堆筑的城墻,南城墻保存完整。城墻外有護城河遺跡,東城墻中部有木質水門設施,被譽為“夏商青銅時代長江下游第一城”。江蘇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第五批2002年10月佘城遺址夏末至商周江陰市云亭鎮 …
[詳細]
149、
葛城遺址
[
江蘇省
鎮江市
丹陽市
]
時代:西周至春秋江蘇丹陽葛城(吳文化)遺址,經勘探試掘,確認其為一座吳國城址.城址內分布有窖穴、房基、水井、水溝,城址外分布有土墩墓.遺址0土有較豐富的陶器、石器、青銅器等吳文化遺物.通過對出土陶器分析,可將該文化遺存分為三期:早期為西周中晚期,中期為春秋前期,晚期為春秋后期,三者之間連續無缺環.經與江、浙、皖地區同類吳文化遺存對比,可推知丹陽葛城古城是目前所發現的最早、延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狀況較為完好的吳國城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詳細]
150、
曉店青墩遺址
[
江蘇省
宿遷市
宿豫區
]
時代:西周至漢曉店青墩遺址,位于江蘇省宿遷市宿豫區曉店鎮沈蔡莊東,遺址占地9萬平方米,是西漢至周朝時期的遺址,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東西長300米,南北寬300米,占地9萬平方米。連續有陶罐、豆、簋、杯、瓶、盤、鬲、鼎……等陶器出土,其中有的屬于炊器,有的屬于酒器和貯藏器。更有青銅劍、戈、鏃等出土面世。…
[詳細]
[上一頁]
[第一頁]
…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
[最后一頁]
[下一頁]
重點關注
·
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重慶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福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石獅市第三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湘潭市第二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昆明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二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煙臺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九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八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福州市第七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廣安市第四批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第七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六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
第五批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人在线成视频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中文字幕国内自拍
|
中国一级特黄精品在线播放
|
在线亚洲中文精品第1页视频
|
亚洲人成网址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