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池湖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商周2003年7月,福建省考古工作隊的專家在崇仁鄉池湖村馬嶺一帶用洛陽鏟采點探查,發現該村地下有商周村落遺址,面積約1000平方米。這個發現更加證實了早在四、五千年以前,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貓耳山遺址
  時代:商遺址南距浦城縣城約12千米,東北距仙陽鎮約1千米,西北距下洋村約250米。遺跡遺物分布于貓耳山及其周圍山丘上,面積約100萬平方米。2005年9月京臺高速公路浦城段開工,經考古調查并報國家文物局批準,福建博物院、南平市博物館及浦城縣博物館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公路沿線所涉及的的古文化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至2006年,共揭露面積2250平方米,發現商代早期陶窯9座、新石器時代墓葬2座,商代墓葬21座,以及灰坑等遺跡和大量石器、陶器、陶片等遺物。遺址內所發現的9座陶窯中,有1座為圓形窯,6座為橢圓形窯,2座為斜坡式長條形窯(龍窯)。龍窯分別長5.56米和5.38米,坡度4-10°之間,同浙江…[詳細]
庵山沙丘遺址
  時代:商至周位于福建省晉江市深滬鎮坑邊村顏厝村民小組東北側,庵山是一座風積形成的低矮沙丘,地貌上屬海濱沙丘類型,近年被納入新開發的工業園區,遺址原有面積推測達20萬平方米以上,現大半面積已夷為平地,現存面積約2萬平方米。文化內涵主要是青銅時代的文化遺存,可分為兩個時期,其中第5、6層為第一期,第4層為第二期。出土了一批陶器、石器、玉器、骨器和青銅器等文化遺物。此外,在其上部不同時期的文化層里,還出土少量秦漢、唐宋和明清時期文化遺物。庵山遺址目前已發現的建筑遺跡和文化遺物,顯示出獨特的地域特點,它將大大豐富福建省乃至我國東南沿海地區青銅時代的考古學文化內涵。目前,廣東、香港地區發現的眾多沙丘遺址…[詳細]
海壇海峽水下遺址
  時代:五代至清海壇海峽水下遺址,位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縣,經過調查,平潭海壇海峽水下遺址已確認的水下文化遺存共有8處,此外還有一批水下文化遺存疑點有待進一步確認。這些水下文化遺存的時代序列完整,從五代一直延續到清代。目前,在該遺址中采集的物品以陶瓷器為主,此外還有部分銅錢、漆器等。陶瓷器有青白瓷、青瓷、黑釉瓷、青花瓷、五彩瓷以及陶器等,以日常生活用品為主,種類有碗、盤、盆、盞、碟、瓶、罐、軍持等。大部分產品為福建窯址生產,此外還有浙江龍泉窯、越窯,江西景德鎮窯,以及江蘇宜興等窯址的產品。業內學者談道,平潭海壇海峽水下遺址所在的海域是我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暗礁眾多,海況復雜,長期以來留下…[詳細]
中村窯遺址
  時代:宋至明中村窯址位于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區中村鄉回瑤果場。通過調查資料可知,窯址分布于十余座山崗坡地上,有大小龍窯數十座,面積數十萬平方米。由于三明市飲水工程建設需要,1993~1994年對中村窯址中的草寮后山窯址進行了兩次較全面的發掘,揭露出較完整的龍窯、陶洗池、制坯作坊、神龕等重要遺跡。中村窯址以燒造青白瓷為主,兼燒醬黑釉器,極少青瓷器。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拾年山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拾年山遺址位于新余市渝水區水北鎮拾年村東面,其西南10里之地為蒙山之陽,東南北三面有蒙河水系環流,是一座臺地型古文化遺址,分布面積約6000平方米左右。該遺址系1984年10月考古調查發現;曾先后三次進行考古發掘,出土遺物石器有:钁、鋤、斧等;陶器有:鼎、缸、簋、杯等器物4000余件;清理墓葬136座等。通過大面積揭露和發掘資料表明,拾年山遺址是一座具有一定布局特色的原始村落遺址,整個遺址以高出周圍數米為自然壕溝,它的北部為居住區,南部為公共墓區,東部系作坊區。其文化特征第一期文化與馬家浜文化、大溪文化相似,年代測定距今約5500~6000年;第二期文化與薛家崗三期文化相似,年…[詳細]
社山頭遺址
  時代:新石器時代至周社山頭遺址,位于江西省上饒市廣豐縣五都,社山頭文化遺址距今約有5000多年,屬典型臺地遺址,面積約1.1萬平方米,文化堆積層3.3米,分七層。1983年至今,經國家文物局批準,先后被3次發掘,共出土文物2000多件。其中,兩只完整的瓷,朝天式流口,空心肥袋足,飾有凸旋紋,流口由平而扁逐漸朝上捏成鳥喙形,是我國目前出土最大最完好的瓷,也是我國最古老的瓷,即由陶到瓷過渡時期的原始瓷。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角山板栗山遺址
  時代:商角山板栗山遺址,位于江西省鷹潭市月湖區,是商代中早至晚期的窯址,距今約3500-3100年。經過考古工作者鉆探勘測,角山窯場的面積超過七萬平方米,是迄今為止所發現的夏商時期全國最大的窯場。窯場之內陶瓷窯爐成群,在小范圍發掘中已發現了燒成坑、馬蹄形圓窯、龍窯近20座。出土文物十分豐富,已取得完整和可復原陶瓷器3000余件,陶瓷碎片幾十萬片,陶片成堆堆積,雖歷經幾千年風雨侵蝕和人為改變,仍留存有高達四五米的陶片堆積。窯場中大量的文物遺存表明,角山窯場規模宏大,生產鼎盛,而且連續生產三四百年,是商代獨一無二的最大窯場。2013年5月,被國務院核定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界埠糧倉遺址
  時代:戰國界埠糧倉遺址,位于江西省吉安市新干縣界埠鎮袁家村,遺址占地面積2.5平方公里。經科學發掘,初步查明了其中兩棟糧倉的結構和規模,平面呈長方形,長61.5米,寬11米。其規模之大,為江南僅有,國內罕見,是戰國時期最大規模的糧倉。該糧倉遺址地處贛江邊上,它較好地解決了防水防霉等技術難題,因而具有很高的科技研究價值,對于研究江西乃至全國戰國時期的政治、經濟、社會、軍事,尤其是糧食生產、運輸、中轉、倉儲管理等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科學價值。對古糧倉進行了試掘,在試掘區內查明了兩棟糧倉的結構和規模。糧倉平面呈長方形,長約61.5米、寬約11米,坐東朝西。糧倉內發掘出大量炭化粳米和戰國鐵斧。數量驚…[詳細]
梟陽城遺址
  梟陽城址位于周溪泗山大屋場村以南60米的湖洲上。城址地勢開闊平坦,因地理變遷地勢下沉,漲水季節淹沒在湖中。城址文化層堆積有的達1至2米,地表暴露有大量紋板瓦筒瓦,并發現有萬歲瓦當、長樂未央當、陶網墜和陶片等。城址南端城頭上有殘存人工修筑的土城垣,城內東側有手工業作坊遺址,城址以北山邊高地有漢墓群,墓室內用對角紋、網紋紋磚砌成,并發現“永元七年三月十四日‘的記年磚。墓內出土文物有五銖錢、銅劍、銅簇、鐵簇等。梟陽城址鄰近鄱陽湖中心陸地,是古代交通要道,水運便利,位置重要,具有良好的城建條件。據史書記載,梟陽建縣于漢高祖六年,系豫章郡18縣之一,南朝宋劉裕永初二年廢。歷時600余年,因蠡湖水淹蝕,梟…[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在线观看成a人亚洲欧美 | 亚洲色欧影院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一级一区精品 | 日韩免费码中文字幕 | 亚洲精品综合在线影院 | 日本在线精品视频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