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中里莊八龍寺塔
  八龍寺塔八龍寺塔(第四批省保)時代:宋地址:萬榮縣榮河鎮中里莊村塔原為八龍寺附屬建筑物,現寺已毀,僅存塔一座。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高約23.9米。平面正方形,實心。底座高0.62米,邊長3.65米。一至五層辟有磚券拱門,一至六層塔檐下皆施仿木構斗栱,七層上筑寶頂。2013年5月,中里莊八龍寺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大周村古寺廟建筑群
  高平市馬村鎮大周村,位于距離高平西南40里處,南和澤州縣大陽鎮為鄰,是個方圓百里內無一個村·鎮·城可比擬的古民居·古廟宇最多的地方,它的建筑按照五行八卦方位排列,五行按照東南西北中五門樓排列,八卦按八門增修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門,表現了我們的祖先為大周的繁榮昌盛,人民幸福·安寧·和諧費盡了心,大周古廟最多有全神廟村的美稱(大小72神廟)。但是,由于地處偏僻,引不起各方的重視,許多古建筑·廟宇被人為破壞或者倒塌,不過剩下的也還不少,只是年久失修,搶救這些文物刻不容緩。大周村,古稱周纂鎮,相傳是古代選修縣城的地址之一,故修有城隍廟,稱周纂鎮果然是名不虛傳,從他的現存遺址來看,正東:有城門樓,正…[詳細]
上賢梵安寺塔
  梵安寺塔高約45米,底邊周長25米,為7層8面8角重檐磚塔,中間為空心,每層均有拱石石旋塔門,第一層塔門南開,底有地宮,有地道通往塔外。塔底數層大青石條,上筑紅磚古塔,無基無頂,十分奇特,二層以上有木制階梯,串連各層,通至塔頂,塔為平塔,塔內原有樓梯可直上塔頂,據傳塔頂原有一小廟,內供有鐵佛,日本軍侵占后鐵佛、階梯被毀。塔重修碑記也僅余碑額一方,省文物研究所認定,該塔為現在最大的無基無頂古塔,在古代建筑研究中有一定價值。該塔有三奇,其一是無塔尖,一般塔均有尖,而梵安寺塔沒有;其二是塔頂蓋廟,甚為罕見;其三是40多米高的塔無地基,完全建立在黃土上。相傳,不知何時圣人造了一座高塔,塔頂直插云霄,磨…[詳細]
天寧寺雙塔
  天寧寺雙塔在山西平定縣城南關土垣上。據《平定州志》載:“寺林,太師蔡京書額,寺內有大悲閣,雙塔東西對峙。”明、清兩代均有補修。寺內建筑殘壞,雙塔依然如故。寺址高聳,雙塔并峙,格外醒目。塔為樓閣式,平面八角形,高約30米,每層收剎甚急,輪廊形制奇異。底層四面砌有券洞,內置佛像一軀,二層以上平座甚高,外觀很象七層塔。二、三層刻假門和直樓窗,檐下和平座上磚雕斗拱如木構制,質寶珠,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更換。塔下存有北魏石佛一軀,眉目清晰,軀體完好。關于這對古塔,當地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有一天,魯班和妹妹打,-,要在平定一夜之間建起一對佛塔,妹妹不信,于是半夜四更時,悄悄去察看,發現雙塔幾近完工…[詳細]
韓坊堯王廟大殿
  韓坊堯王廟位于山西長治市長子縣大堡頭鎮韓坊村中,縣城以南約八公里,現僅存一座正殿,金代建筑。堯王廟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六椽,單檐歇山頂,檐柱與內柱全部用四棱抹角石柱,普拍方過柱出頭相交,無補間鋪作,前檐柱頭鋪作五鋪作雙假昂,第二跳用插昂,后檐和兩山柱頭鋪作為五鋪作單抄單假昂,前檐轉角鋪作用昂式耍頭。殿內四椽栿對前乳栿用三柱,四椽栿上蜀柱托平梁,平梁上蜀柱、叉手承脊槫,各層梁間用托腳,前槽丁栿平出壓于四椽栿下,蜀柱托系頭栿,后槽丁栿用爬梁,尾端插入托平梁的蜀柱中,以駝峰托系頭栿,大角梁用材很大,尾端托系頭栿和下平槫的交匯處,殿內所有蜀柱下都使用合沓。韓坊堯王廟正殿保存現狀堪憂,前檐屋頂大面積坍塌,…[詳細]
長子崔府君廟大殿
  長子崔府君廟大殿(第七批國保)時代:金地址:長子縣城東大街長子一中校內唐代以后直至明清之際,在晉東南上黨、澤州(今長治、晉城)一帶民間多見一種在其他地方見不到的廟宇,稱曰“崔府君廟”。今人多不知其中的瓜葛與原委。所謂“崔府君”,本名崔玨,字元靖,隋末唐初樂平(今山西省昔陽縣)人。唐貞觀七年(公元633年)時崔元靖為長子縣令,其在職期間秉公執法、除惡揚善,一時間威名四震。崔曾嚴戒民間不得殺生,但有一日,有人講在發鳩山一帶有猛虎傷人,于是崔元靖派人去拘捕該虎。虎見其吏即隨之而至縣衙,崔元靖升堂歷數該虎吃人罪惡,該虎當即伏罪觸階-而死。從此,崔府君的名聲更是轟動域內。崔玨是唐太宗李世民時的長子縣令,…[詳細]
麻衣寺磚塔
  麻衣寺磚塔(第三批省保)時代:金地址:安澤縣城北13公里嶺南村西2公里南山嶺上塔為八角九級密檐式磚塔,為金代建筑。塔高21.6米,第一級邊長2.45米,并鑲有石碣32塊,四面筑有佛龕。每面嵌磚雕佛像兩排,計17尊。第一級塔面與龕內共有佛像180尊。第二級四個面嵌佛像11尊。三級四個面鑲石碣,四個面嵌佛像36尊。五六七級四個面各嵌佛像3尊,另四個面石碣上各嵌2尊。八級每面嵌佛2尊,九級無佛,全塔可看到的磚雕佛像336尊、毀壞21尊、尚存315尊。2013年5月,麻衣寺磚塔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靈光寺琉璃塔
  靈光寺位于襄汾縣鄧莊鎮北梁村。《襄陵縣志》載:“靈光寺在縣東南北梁村,金皇統中重建,平陽府尹楊伯雄撰記,后知縣薛所蘊重修,有碑。內有寶塔,高十三級,后有藏經閣。”楊伯雄,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任平陽尹,有政聲,《金史》說:“先是,張浩治平陽,有惠政,及伯雄為尹,百姓稱之,曰:‘前有張,后有楊。’”經過戰亂,寺的殿堂毀于一九四八年,一九五八年地面被淤平,僅剩一座磚塔,并被列為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塔位于北梁村西七百米,這里為丘陵地形,地勢東高西低。塔為八角形,仿木構形式磚塔,原有十三級,存七級,每級正面有小圈門,創建于唐貞觀年間,金皇統年間重修。上部六層毀于清代康熙三十四年臨汾地震,這有塔側清…[詳細]
渾源圓覺寺塔
  圓覺寺磚塔圓覺寺磚塔(第二批省保)時代:金地址:渾源縣城石橋北巷圓覺寺,俗稱“小寺”。清順治版《渾源州志》載:“圓覺寺,在州治東,金正隆三年(1158年)僧玄真建。”原是以塔為中心的一組完整的古建筑,有大殿、東西配殿、山門、西跨院大殿等,三十年代,日本人入侵,將寺內木結構建筑全部拆毀,現僅存磚塔一座為金代原構。明成化五年(1469年)、萬歷四年(1576年)、清咸豐九年(1859年)均曾修葺,或磚刻題字或石刻題字嵌在磚塔上。磚塔平面呈八角形,密檐九層,全部磚砌,無梯級可登。塔基為高達4米的須彌座。最下部疊澀數層,逐漸內收。磚砌壸門兩層。四面嵌滿磚刻浮雕,有歌舞伎樂、武士、猛獸。須彌座上部均施斗…[詳細]
繁峙正覺寺大雄寶殿
  正覺寺,位于繁峙縣繁城鎮東城街村二道街35號。始建年代不詳。北宋初稱天王院,宜和年間朝廷賜名“正覺禪院”。元朝堅州副元帥王兆重修。寺址原在滹沱河南岸杏園村北,明萬歷年間隨縣城遷建于今縣城中央。寺院與鼓樓在一條中軸線上,坐北向南,平面呈長方形,占地2667平方米。天王殿于1982年拆毀,改建現代二層樓1座。現存建筑有正殿、東西配殿、過殿,均被糧食局占用。正殿面闊5間,進深3間,歇山頂,通板瓦布頂,斗拱和殿內梁以上,糧食局用泥封抹,結構不詳。暴露部分有:用粗大的內額橫跨3間,5間大殿僅用金柱兩根,金柱之上用斗拱托巨大雀替,內額之端用丁袱與山面斗拱相連,四椽袱交札于內額之背;后轉角處用垂連柱,用材砍…[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曰肥老太视频日本 |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的电影手机版 | 日本欧美动漫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码 | 亚洲熟女激情视频 | 青青青国产依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