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于2013年3月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共計1943處,另有與現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并的項目共計47處。2013年5月3日正式對外公布。
賈氏鹽商住宅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揚州市廣陵區大武城巷。該宅包括庭園、二分明月樓園林兩部分,占地面積3200平方米。其中,庭園是清光緒年間鹽商賈頌平所建;而二分明月樓園林,“年齡”更大一些,是道光年間員氏所建,光緒年間賈氏購得并入。據了解,賈氏最盛時,大、小武城巷一帶,以及二分明月樓園林,都是他家的宅第和園林。2013年,賈氏鹽商住宅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盧氏鹽商住宅
  揚州盧氏鹽商住宅被譽為“鹽商第一樓”的盧氏鹽商住宅,它以綿延的建筑群落、精美的建筑風格成為諸多珍珠中最耀眼的一顆,是揚州古城文化當之無愧的新看點。它是揚州晚清鹽商最大的豪華住宅,坐落于康山文化園旁。宅主為商界巨富盧紹緒,據介紹,此宅建于清光緒年間,占地面積萬余平方米,當年興建此宅耗銀7萬余兩。揚州盧氏鹽商住宅即盧紹緒的住宅始建于1894年,占地面積6157平方米,建筑面積4284平方米。整個盧宅共11進,1981年,因使用不當,建筑前4進大廳毀于大火,余下建筑僅剩一半。修復后的盧氏鹽商住宅前后進深達百余米,從外表看青磚黛瓦與一般住宅無異,但置身其中,明顯地感到一種“藏富不露”的大氣。據介紹,一…[詳細]
逸圃
  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揚州市東關街356號,東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個園”“逸圃”系民國初年錢業經紀人李鶴生所筑,現為揚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逸圃東鄰個園,在東關街356號,系民國初年錢業經紀人李鶴生所筑。在揚州住宅園林中,園林多半建于住宅之后,唯此園筑住宅左偏。大門八角形,門額上嵌“逸圃”二字刻石。進入大門,即抵園門,將人一路引向住宅之后。迎面火巷北去,巷西為住宅五進,巷東原有湖石假山貼墻而筑,委婉屈曲,壁巖森嚴,與墻頂之瓦花墻形成虛實對比。山旁原筑牡丹臺,花時若錦。假山北頭的盡端,原倚墻作五邊形半亭,亭下有花廳三間,裝修極精,外廊天花,皆施淺雕。揚州名畫師王板哉、吳硯耕曾設硯于此。由花廳…[詳細]
重寧寺
  重寧寺時代:清地址:位于江蘇省揚州市維揚區長征路15號該寺曾與天寧寺、建隆寺、慧因寺、法凈寺、高旻寺、靜慧寺、福緣寺并稱為清代揚州八大名剎,始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重寧寺因為是奉旨而建,所以規模、形制、質量都比一般寺廟為勝。歷史上的重寧寺,不僅規模宏大,而且佛像精美,有關形制完全是按照皇家的規格來制作的。李斗說,揚州八大剎的佛作,可與蘇州寺廟媲美,“而重寧寺佛作,則照內工做法”。按清代的建筑法則,分為官方、民間兩大類,官方建筑法則又分內工、外工兩種。所謂“內工”是指宮殿園囿造法,所謂“外工”是指城池倉庫造法,兩者都屬于皇家建筑法則。咸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克揚州,建成70年的重…[詳細]
如皋公立簡易師范學堂舊址
  如皋公立簡易師范學堂舊址時代:1903地址: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古城東南隅學堂建于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為全國第一所獨立設置的公立師范,創辦人為清翰林院編修(民國初任江蘇省議會議長)沙元炳。沙在協助南通張謇創辦“通州師范學校”的同時創辦該校。建筑格局參照日本宏文學院圖樣,融合中國書院風格。一百多年來,保持了原貌、原址、原辦學方向,有“師范教育活化石”之稱,近5萬名學生分布于海內外各地。2005年經江蘇省教育廳批準升格為“如皋高等師范學校”。學堂舊址極具歷史、藝術、科學價值,1995年公布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上池齋藥店
  時代:清至民國地址:江蘇省泰州市興華市昭陽鎮東城外大街10號,該藥店可稱得上興化地區杏林店鋪中歷史悠久,聲名鼎盛的佼佼者。創立于清朝康雍年間,創建者為揚州人方石川。他在深刻考察本地市場后,毅然率族遷居興化城,并在熱鬧非凡的城門口黃金地段附近,買房置業,開設藥店,懸壺濟世。并根據《史記扁鵲傳》中“飲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當知物矣”典故,定藥號名稱為“上池齋”。清乾隆十五年(1750),“上池齋”業主聘請被“揚州八怪”代表人物鄭板橋譽為“邑中楷書第一”的書法家李培源為其書寫店名,并將其制成金字招牌。藥店坐南朝北,前后兩進,磚木結構。前進上下二層,下為店堂,上為藥材庫房;后進是平房,為制藥作坊,系明代…[詳細]
揚州汪氏小苑
  揚州汪氏小苑原汁原味鹽商豪宅——汪氏小苑除了一般園林的奇巧布局和精妙構造,磚刻木雕石雕等各種裝修雕琢也值得玩味。當然,最引人入勝的是小苑中有不少暗門密室,據說有藏室洞至今未被找到呢!汪氏小苑坐落在東圈門歷史街區地官第14號,是揚州保存最為完整的清末民初大型鹽商住宅之一。占地3000余平米,遺存老屋近百間,建筑面積1600余平米。房屋布局規整,裝飾雕琢精湛,庭院玲瓏精巧,文化底蘊豐富。小苑以其獨有的特色和鮮為人知的鹽商秘聞多少年來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來訪。小苑組群布局規整:住宅橫為三路并列,縱為主房三進延伸,前后中軸貫穿,左右兩廂對稱,體現儒家中庸之道思想。正廳旁廂邊廊,堂后寢室耳房,體現尊卑有等…[詳細]
瑞隆感應塔
  時代:五代地址:浙江省臺州市黃巖區城關鎮九峰山下九峰公園。該塔建于五代吳越建隆四年(963年),七層八面仿樓閣式磚塔,高35.2米。石砌須彌座,束腰上刻佛像和瑞獸。各層平面逐層收分,塔檐及平座用磚砌菱角牙子疊澀出跳,檐下斗栱為補間鋪作一朵承挑檐枋。每二層以上各面設龕或壸門,龕內壁嵌制千佛磚。用方形柱,轉角為六角形倚柱。制度規整。塔剎呈葫蘆形,為后期改制。瑞隆感應塔為黃巖最早的塔,始建于北宋建隆四年,即公元963年(乾德元年)。法眼宗高僧、國師德韶建,清代重修。這是一座八面七級仿樓閣式磚塔,角柱六角形,底層面砌須彌座,各門鑲有10個佛像的千佛磚,頂層雕刻佛教故事,塔尖葫蘆形覆缽,塔內珍藏鐵函與貝…[詳細]
靈隱寺石塔和經幢
  時代:五代、北宋地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靈隱寺內。兩石塔始建于五代或北宋初,系錢弘俶重建靈隱寺時而立,當時立塔四,今唯存大雄寶殿前東西兩側之雙塔。兩石塔相距42米,皆為八面九層,仿木構樓閣式塔。兩經幢分別位于天王殿東西側,據經幢所鐫之《建幢記》及附記中所載:石幢由吳越國王建造于北宋開寶二年(969年),原立于錢氏家廟奉先寺,后吳越國納土于宋,奉先寺毀,乃于景佑二年(1035年)由靈隱寺住持延珊遷建于今址,原為十二層,現已殘損,為多層八面形,下部三層須彌座,幢身上刻“隨求即得大自在陀羅尼”和“大佛頂陀羅尼”-。靈隱寺兩石塔兩經幢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保俶塔
  時代:五代、明、民國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寶石山上該塔是一處建于五代十國時期的漢族古建筑。又名保叔塔、寶石塔、寶所塔、保所塔。據載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間(948年—960年),原為九級,北宋咸平年間(998年—1003年)重修時,改為七級。歷代曾多次修建,現在的實心塔是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樣修葺的。1997年更換朽壞塔剎重新修葺,此后,保俶塔一直保持完好至今。…[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方字幕亚洲本在线 | 日日狠狠久久偷偷四色综合免费 | 中文字幕久精品在线观看 | 伊人成伊人成综合网222 | 中文乱码字幕国产一区 | 欧美性爱专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