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河北省文物保護單位

東谷坨遺址
  東谷坨遺址是舊石器時代早期的一個遺址。位于河北省陽原縣東谷沱村許家坡。根據古地磁法斷代,年代約為距今100萬年,地質時代處于早更新世末或中更新世早期。東谷坨遺址地處泥河灣盆地東部邊緣,是該地區發掘次數和出土遺物最多的早更新世舊石器遺址之一。 東谷坨遺址所出土文化遺物有石制品1600余件,包括石核、石片和石器。石器種類有刮削器、尖狀器和砍斫器。另外還有打擊過的骨片。該遺址與其附近的小長梁遺址被合稱為“東谷坨—小長梁文化”。對該遺址2000~2001年發掘地層剖面的孢粉、粒度和磁化率以及氧化鐵的分析表明,該遺址總體屬于湖濱沉積環境,泥河灣層大致經歷了4個環境變化階段,氣候由溫暖濕潤的森林草原環境…[詳細]
關子口遺址
  關子口遺址位于關子口村西約150米,為龍洋河北岸第一階地。面積30000平方米。是宣化縣龍洋河流域一處內涵豐富的龍山時期遺址。由于河水的長年沖刷,東南兩側已受破壞。1984年春季曾做過調查。為進一步了解遺址內涵,探討張家口地區新石器時期考古文化序列與編年,張家口市文物事業管理所與宣化縣文物管理所,先后于1989年秋和1990年冬對其進行了復查。…[詳細]
小白陽墓群
  小白陽墓群位于宣化縣李家堡鄉小白陽村西1000米處的一座小山坡上,墓地南北長160米,東西寬80米,面積3450平方米。內涵豐富的夏家店上層文化為主和內蒙古長城地帶文化因素的遺存,1984年春曾做過調查,為進一步摸清墓地內涵,曾在1985年4月至5月,對小白陽墓群進行了搶救性發掘。此次發掘共發現11座,墓葬48座,皆長方形土壙豎穴式。隨葬器物中有陶器、兵器和生產工具,其中裝飾品種類繁多,有銅泡,銅牌飾及各種骨、石珠等。 小白陽墓地的發掘是近來河北省西北部地區考古工作的頭一次重要收獲。墓地所代表的遺存,在文化系統上與中原地區同時期遺存有著顯著的差別,具有濃厚的北方少數民族文化的特點,它對于揭示…[詳細]
北辛堡墓群
  北辛堡墓群位于懷來縣北辛堡鄉北辛堡村,其墓群中 心約在北辛堡鄉政府所在地一帶,其南北、東西均有分布。這里海拔高度為507米,經度為:115°45’。緯度為北緯40°25’。該墓群北靠燕山山脈,京張公路在其上東西穿過,其西有沙河,東為耕地,屬媯水水系。墓群東西長約200米,南北寬約150米,其保護單位面積約30000平方米,其遺存屬春秋、戰國時期,具有“鄂爾多斯”風格的燕國墓群,該墓群無封土,一九八五年省文物研究所鄭少宗所長帶隊在此發掘,并進行了全面勘探。 保護1993年7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察哈爾民主政府舊址
  察哈爾省民主政府舊址,西距北京175公里,人口30余萬,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河北省歷史文化名城、我國北方古老的塞外邊城。宣化秦時為上谷郡,唐為武州,清朝改為宣化府,解放后為宣化市,1963年改為張家口市宣化區。這座三進四合院,原是1930年由天主教察、冀、晉、魯四省五個教區聯合在宣化城牌樓西街天主教堂(1902年用庚子賠款所建)東側修建的一處“若瑟總修院”。這組建筑為磚柱帶檐廊的磚木結構,中西合璧、布局合理、古樸典雅、整齊莊重。中院二層樓為典型的哥特式建筑,門崗、檐廊也帶有明顯的西方建筑風格,具有一定的時代特征。前院正房前后檐廊的清代平房建筑則更屬罕見。當時的“若瑟總修院”,被人們稱為“…[詳細]
時恩寺大殿
  時恩寺位于鎮朔樓西側百米處,始建于明成化六年,具有典型的明初建筑藝術特點,為宣化地區唯一一座殿頂式建筑、頂部為黃色琉璃瓦,建筑面積為388平方米,故又稱“二道邊”。現已被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址:張家口市宣化區鼓樓北街40號電話:0313-3012964…[詳細]
金河寺懸空庵塔群
  金河寺懸空庵塔群,年代為元、明。位于河北省蔚縣小五臺山金河口峪內,現存歷世禪師之靈塔6座,均為磚仿木結構。建筑風格、形式及特點為遼代建筑。其中第4號塔是佛教教派“臨濟正宗廿四代傳人資中政公靈塔”。當地群眾俗稱南、北塔林,據說原有明塔72座,暗塔72座。北塔林位距金河寺約500米的一座小山上,現存5座塔。其建筑形式有兩種,即窯檐式塔和-式塔。金河寺南、北塔林,雖歷經幾年風雨戰亂,至今仍屹立于群峰邊拱的高山之上。其建筑雖不甚宏偉,但其建筑地勢之險峻,工藝高超,遠料之艱難。惜金河寺被侵華日軍焚毀。2013年5月,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詳細]
蔚州釋迦寺(蔚縣博物館)
  釋迦寺位于河北省蔚縣城南關西側,建于元代(1271年-1368年)和明代(1368年-1644年)。河北蔚縣釋迦寺位于蔚縣城南關,俗稱臥佛寺。釋迦寺殿宇規模宏偉,寺中有天王殿、中殿、臥佛殿等。國家文物局、省文物局、省古建筑研究所等單位考證,均認為釋迦寺中殿具有元代的建筑特點。中殿面寬3間,建筑形式為單檐歇山布瓦頂。建筑面積為141.05平方米,屋頂相當平緩、檐頭和4個翼角都翹起,從側面看更為明顯,此殿的出檐為1.5米,-檐下斗拱比例和造型都處理得非常巧妙,使中殿更加莊重肅穆,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寺院主要建筑大部分都分布在中軸線上,自南向北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臥佛殿,另有東西配殿和部分禪房…[詳細]
蔚州真武廟
  真武廟位于河北省蔚州城西北隅。通過對真武廟的建筑結構特點分析及與其它有確切線條的建筑相比較,結合碑文記載推斷,真武廟應為明洪武年間建筑。大殿前的歇山卷棚抱廈應為清康熙、雍正時期所重修增建。鐘樓四根卷剎柱為元代遺物,明代利用。真武廟坐北朝南,坐落在高約3米的夯土包磚臺基上,殿宇禪房相連,形成一個封閉式獨立院落。占地面積2944平方米。正殿分布在南北一條中軸線上,東西配殿各兩座,四面房轉角垣墉環繞,院中東部建鐘樓一座,西側建鼓樓一座。前殿為穿心過殿。單檐懸山卷棚勾連搭式,面寬三間,進深三間,懸山為正五架分心中柱式,五架梁枋心繪“金龍牡丹”,前卷棚為四架梁,頂置欏鍋椽,梁架均油飾。正殿位于院內正北為…[詳細]
暖泉華嚴寺
  華嚴寺位于暖泉古鎮內,座北朝南,軸線上原有山門、天王殿、過殿、大雄寶殿,兩側有鐘鼓樓、配殿、禪房等。由于歷史原因,山門、天王殿、鐘鼓樓已毀,其余建筑尚存。華嚴寺的建筑年代無史料考證,但在調查中當地老人說在大殿脊檁下原有木扁一塊,上 書-有“大明洪武三十二年”等字樣。這與古建筑專家學者考證其為明代早期建筑相一致。因此,華嚴寺現存建筑為明代早期建筑,而且從其彩繪、天花圖案來看,該寺應為皇家敕建寺院。華嚴寺雄渾壯觀,精巧華麗,堪稱蔚州禪林巨剎。華嚴寺歷史上有“大寺前面佛爺鏡,大寺后面青菜園”之說,現在寺后的青菜園早已不見蹤影,但前面的“佛爺鏡”(應是華嚴寺前的放生池)仍清澈可見。“佛爺鏡”在寺前山門…[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婷婷久久狠狠五月天 |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 五月天综合缴情好婷婷网 | 日韩1区2区3区蜜桃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福利一级无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