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第三批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1982年3月)
抗大五分校舊址
  抗大五分校舊址位于鹽城市解放北路鹽中巷1號的鹽城市初級中學校園內1941年新四軍所屬抗日軍是政大學第五分校成立于此,陳毅兼任校長,劉少奇曾一度住此,并為學員作報告。舊址為原省立鹽城中學教學樓—正北樓,建于1913年,為一兩層磚木結構樓房,東西長40.6米,面闊九間,上下共22間,進深9.5米,樓梯在樓的東西兩端,建筑面積900多平方米。1986年舊址辟為紀念室,樓前立有劉少奇半身雕像。抗大五分校全稱為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五分校,于1940年11月在鹽城成立,陳毅兼校長和政治委員,賴傳珠兼副校長,馮定任副校長。抗大五分校開學后,陳毅、劉少奇等新四軍領導人,十分重視教學工作,“皖南事變”后,…[詳細]
抗日山烈士陵園
  抗日山原名馬鞍山,位于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西部蘇魯兩省交界處,主峰海拔173米。1941—1944年間,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以及濱海軍區的廣大軍民曾四次興工為死難烈士樹碑建塔,抗日山由此而得名。是我國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素有“中國抗日第一山”之美譽。抗日山風景區,主題景觀抗日山烈士陵園是在抗日山戰爭時期,在紛飛的戰火中興建的。由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二旅、山東軍區、濱海軍區軍民于1941年春興建,至1944年,先后四次為抗戰犧牲的先烈建塔樹碑,是我國唯一一座以抗日命名的抗日烈士陵園。抗日烈士紀念塔高14米,塔頂是一尊鐵鑄的八路軍戰士塑像,顯示著中華民族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慨。陵…[詳細]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
  黃花塘新四軍軍部舊址位于江蘇盱眙縣城東南,是江蘇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新四軍十年戰斗的歷程里,軍部暨0中央華中局在黃花塘譜寫了兩年又八個月的光輝篇章。在全國抗日戰爭由相持轉入-的關鍵階段,-、陳毅、張云逸、饒漱石、羅炳輝、賴傳珠、曾山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這里運籌帷幄,指揮華中抗日大業,直到抗戰勝利。軍部紀念館由舊址、舊居、陳列館和園林等幾部分組成。館內存放大量歷史圖片和文物,布展獨特,雕塑逼真,采用聲光電現代多媒體表現手法,展示了華中抗戰的崢嶸歲月,再現了革命前輩當年的戰斗風采。目前,陳列室已征集到新四軍遺留實物數十件,圖片二百多幅,如實反映了我新四軍當年戰斗、整風、生產、…[詳細]
朱家崗戰斗烈士墓
  朱家崗戰斗烈士墓朱家崗烈士陵園朱家崗烈士陵園位于泗洪縣曹廟鄉朱家崗村,為紀念在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朱家崗戰役中光榮犧牲的73名烈士而建。園內建有紀念塔、紀念館、陳列館、碑廓等。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級旅游景區。朱家崗烈士陵園位于洪澤湖西畔,抗日戰爭時期隸屬淮北蘇皖邊區泗陽縣曹廟區朱家崗鄉,現為江蘇省泗洪縣曹廟鄉朱崗村,離泗洪縣城約35公里。朱家崗烈士陵園埋葬了73位革命烈士的遺體,他們是中華民族之魂的體現,其浩然正氣,直上九霄。烈士陵園還埋葬著當年日本侵略軍沒來得及運走的13名官兵的遺體,這在中外戰爭史上是絕無僅有的,它體現了在中國0領導下的中國人民廣闊胸懷,已經在國際上產生了積極影響。…[詳細]
新四軍標語
  新四軍標語,在宜興市張渚鎮祝陵村。1982年3月江蘇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標語寫于1946年的農歷八月十三日,那時候,新四軍蘇浙軍區主力部隊奉命從蘇浙根據地渡江北撤近一年。國民黨政府在宜溧、太滆等地區重建了縣、區、鄉(鎮)三級政權和黨、軍、警、特組織,保甲制度也重新恢復了起來,“中央軍”、“還鄉團”不斷地“清剿”共產黨地下組織和新四軍留守武裝,迫害干部家屬和軍烈屬。為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鼓舞人民群眾的革命斗志,留守在宜南山區的新四軍武工隊,在陳立平、張之宜等領導下,開展了艱苦的對敵斗爭。1946年農歷八月十三日深夜,新四軍武工隊五男一女,潛入祝陵村沿街住戶閔宜大家,在其西墻用紅色…[詳細]
雪楓烈士陵園
  雪楓墓園(亦稱雪楓烈士陵園)位于泗洪縣半城鎮境內,濱臨景色秀美的洪澤湖風光帶。距縣城約25公里,距宿遷市區70公里,屬人文風景旅游區。抗戰時期,新四軍第四師為建立豫皖蘇根據地,與日寇、頑匪英勇作戰,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深得民眾擁護和愛戴。彭雪楓是中國工農紅軍、八路軍和新四軍杰出指揮員。原名彭修道,1907年9月9日出生于河南省鎮平縣七里莊。他于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26年9月轉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5月由上海中央軍委到蘇區紅軍部隊,先后任紅軍大隊(縱隊、師)政治委員、江西軍區政治委員、紅軍大學政治委員和中革軍委第一局局長等職。1934年10月參加長征,任軍委第1野戰縱…[詳細]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
  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碑位于東臺市三倉鎮新五村境內三倉烈士陵園是在蘇中四分區抗日烈士紀念亭的基礎上,逐漸擴建起來的,粟裕將軍為陵園落款。陵園原占地面積為2.34畝,1980年開端擴建,現已擴大到64.7畝,陵園重要由“抗日烈士”和“粟裕將軍”兩大主題的紀念建造群所組成。抗日烈士紀念亭,建于戰火紛飛的年代,由開明紳士施景程等發起捐資,蘇中四分區黨委、行署積極支持,于1945年2月動工,當年7月竣工。烈士亭坐北朝南,高19.6米(含基座高度),呈五角形,當地人稱為“五角亭”,原為木質結構,建國后,于1958年、1965年、1980年三次進行建筑,現在烈士亭,頂部為琉璃瓦,頂尖為陶瓷葫蘆頂,立柱、欄…[詳細]
蘇皖邊區政府舊址
  介 紹 1945年11月1日,蘇皖邊區政府于淮安成立,它是中國0領導下的蘇中、蘇北、淮南、淮北四大解放區的人民民主聯合政府。 邊區政府舊址現存兩個院落,占地6100平萬米。保存磚木結構、古色古香的平房(其中部分房屋為兩層樓房)48間,建筑面積1300平方米。北院26間二層樓房為原邊區政府交際處辦公地點,現用于邊區政府史料陳列及李一氓生平陳列,展出歷史照片280余幅,文物文獻資料140件,全景再現了邊區政府當年的歷史風貌和豐功偉績,以及邊區政府主席李一氓光輝戰斗的一生。院內還有李一氓銅像一尊、李一氓骨灰敬酒處及李一氓親手設計的六角亭等可供游人瞻仰。南院為四幢平房共22間,為邊區政府主席、副主席…[詳細]
陶行知墓
  陶行知墓在南京中央門外曉莊勞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縣人,著名教育家,南京曉莊師范創辦人。1946年7月25日患腦溢血在上海逝世,家人遵其遺囑,歸葬南京曉莊。墓丘直徑約8米,高2.8米,墓前臺階7級。墓道立有墓碑和牌坊等。墓碑碑額刻云紋,高0.6米,寬1.56米,厚0.28米;碑身高2.28米,寬1.5米,厚0.24米。正面刻沈鈞儒題“陶行知先生之墓”,下署“中國五十三人民團體公葬”。碑座高0.21米,寬2.35米,厚1米。碑坊立于1946年12月,高約5米,間距4米,橫額上刻陶行知書“愛滿天下”,坊柱上刻郭沫若題陶行知遺教:“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解放后,該墓經多次整修綠…[詳細]
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
  宿北大戰前沿指揮所舊址位于新沂縣馬陵山。馬陵山,古人也稱為陵山、馬嶺山,地處蘇北魯南,經郯城縣、東海縣、新沂市,南止于宿遷境內的駱馬湖邊,整個山體連綿起伏,長達百余公里,馬陵山總的地勢北高南低,主要隆突的山體位于山東省郯城縣境內,最高山峰海拔184.2米;新沂市境內的馬陵山主峰為91.8米,一九九五年四月,經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風景名勝區,省級自然保護區,現已是國家4A級風景名勝區。馬陵山北起山東省沂源縣,南至宿遷市,南北約200余公里,古代號稱“八百里馬陵”。新沂境內的馬陵山縱穿新沂全境,長約35公里。馬陵山風景區即指以五華頂為中心的一處山脈,習慣稱其為“南馬陵”;新沂市區東北與山東郯城交界的馬…[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免费码中文在线观看 |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飘花中文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 亚洲第一高清尤物在线播放 | 亚洲精品视频久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人成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