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直隸總督署
  中國清代軍政衙署建筑。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中路。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古城保定的直隸總督署位于河北省保定市裕華路,是清代直隸總督的辦公處所,是直隸省的最高軍政機關,是我國現存的唯一一座最完整的清代省級衙署。始建于明洪武年間,初為保定府署,永樂年間為大寧都司衙署。自清雍正八年(1730)直隸總督駐此,至清朝滅亡(1911),直到清亡后廢止,歷經182年,可謂是清王朝歷史的縮影,歷史內涵十分豐富,曾駐此署的直隸總督共59人66任,如曾國藩、李鴻章、袁世凱、方觀承等。民國年間是直系軍閥曹錕的大本營。抗日戰…[詳細]
阿壩卓克基土司官寨
  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317國道旁,距離馬爾康市城8公里的卓克基鎮,地處梭磨河與西索河交匯處的高地上,也是馬爾康至成都、小金兩條公路的交叉點,距離成都354公里。土司官寨,亦稱土司署或土司官邸,為土司管轄境內的政治中心,是土司權力和地位的象征。卓克基土司官寨始建于清代,官寨座東北向西南,總建筑面積5400平方米,系典型的嘉絨藏族建筑物,其布局仿漢式四合院結構,北部正屋為假六層,東西廂房為五層,中為天井,共有大小房間63間。1988年,卓克基官寨被國務院列為第三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5年,被列入全國100個紅色經典旅游景區之一。地理位置:卓克基土司官寨位于317國道旁,距離馬爾康8公里的卓克…[詳細]
大屯土司莊園
  大屯土司莊園位于市區東北80公里處,規模宏大,是全國僅存較為完整的彝族土司莊園之一。該莊園坐東向西,依山勢而建,四周磚砌圍墻,沿圍墻設有6座土筑碉堡。整個建筑分左中右三路主體構筑,設迴廊相互貫通。部分建筑是仿日本唐招堤寺所建,具有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交通畢節客車站坐車到大屯鄉,下車后步行幾分鐘即可到達。貴州畢節市…[詳細]
白鹿洞書院
  白鹿洞書院為中國四大書院(江西廬山白鹿洞書院、湖南長沙岳麓書院、湖南衡陽石鼓書院、河南商丘應天書院)之一,位于五老峰東南,始建于公元940年,書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書院歷經滄桑,屢興屢廢。至到南宋朱熹重建書院,并親自在此講學,方得以興盛。白鹿洞書院現存在建筑群沿貫道溪自西向東串聯式而筑,由書院門樓、紫陽書院、白鹿書院、延賓館等建筑群落組成。建筑體均坐北朝南,石木或磚木結構,屋頂均為人字形硬山頂,頗具清雅淡泊之氣。新中國成立后,白鹿洞書院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利用,各級政府先后撥巨款進行三次大的維修,再度興盛。1959年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88年列為全國重點文物…[詳細]
岳麓書院
  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岳麓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現占地1.2萬平方米,掩映在岳麓山東坡幽深的山水之中,是一座坐西朝東,由門堂、亭、臺、樓、軒、齋、祠組成的古建筑群,中軸線上依次為前門、赫曦臺、大門、二門講堂和御書樓,北側是半學齋、文廟、湘水校經堂、船山祠等紀念性建筑、南側有教學齋、百泉軒、麓山寺等到景點。岳麓書院是中國歷史上赫赫聞名的四大書院之一,坐落于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湖南長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腳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學府之一,其古代傳統的書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組院落、每一塊石碑、每一枚磚瓦、每一支風荷,都閃爍著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書院建筑群被國務院批準為第三批全國…[詳細]
西秦會館
  座落于在自貢市自流井區解放路樂段的西秦會館,后倚風景秀麗的龍鳳山,前臨繁華熱鬧區,殿閣巍峨,造型奇特。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貢市鹽業歷史博物館設在館內。西秦會館,寺名武圣宮,主供關帝神位,亦稱關帝廟,俗稱陜西廟。清初,陜籍商人來自流井經營鹽業,發家致富。為了“款敘鄉情”,并顯示豪華富有,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動工興建,歷時16載,于乾隆十七年(1752年)竣工。道光七至八年(1827-1828),又進行大規模培修與擴建,“較舊地址拓出十數丈,依山另辟一正殿”,“壯麗倍前”,共占地3451平方米。這是比較典型的中國建筑,平面組合,總體方正,強調對稱,中軸明確。在中軸線上…[詳細]
聊城山陜會館
  山陜會館,位于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東關古運河西岸,是山西、陜西客商集資合建的一處神廟與會館相結合的古建筑群,系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陜會館始建于清乾隆八年,歷經四年,山門、正殿等主體工程竣工,其后逐年擴建,至嘉慶十四年方具有現在之規模。會館東西長77米,南北寬43米,占地面積3311平方米。保留至今的有山門、戲樓、夾樓、鐘樓、鼓樓、南北看樓、南北碑亭、關帝殿、財神殿、火神殿等160余間。館內現存有歷年重修大小碑刻十九幢,石雕方檐柱三十根,浮雕、透雕的精密木質額枋四十二方,作為柱礎的石雕獅子、大象、麒麟等十二座,照壁、折壁人物、花鳥、山水等石刻畫十二幅。上百個柱礎上刻有花草、鳥獸等裝飾,尤其是…[詳細]
社旗山陜會館
  社旗山陜會館,國家4A級景區,位于河南省南陽市社旗縣城中心,為清代山西、陜西在賒旗店的商賈集資興建,作為他們同鄉-的場所,故名山陜同鄉會館。會館“春秋樓”內泥塑關羽坐像,并豢養有監、官、僧道,會館亦稱“山陜廟”。道光年間曾改稱“鼎元社”,1923年復稱“山陜會館”。會館座北向南,占地面積約7750平方米,地面全部用一尺見方的青白石板鋪砌,現存殿、堂、樓、閣及各種建筑130余間。主體建筑由琉璃大照壁、懸鑒樓、大拜殿、春秋樓四部分組成,自南向北呈現中軸線式分布。前為琉璃照壁、鐵旗桿、東西轅門和東西馬廄;其后為懸鑒樓、鐘鼓樓、東西廊房;再后為大拜殿、藥王殿、馬王殿;最后為春秋樓。布局嚴整,莊嚴肅穆。…[詳細]
胡慶余堂博物館
  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享有“南有胡慶余堂、北有同仁堂”盛譽的胡慶余堂創立于清·同治十三年(1874)。杭州胡慶余堂中藥博物館是中國專業性博物館,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大井巷。1989年10月胡慶余堂制藥廠建廠115周年時在廠內建立,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2700平方米,于1991年開館。在杭州秀麗的吳山北麓,坐落著氣宇軒宏、金碧輝煌的古建筑群,這就是聞名遐邇的“江南藥王”-胡慶余堂國藥號。胡慶余堂是清末著名紅頂商人胡雪巖集巨匠、摹江南庭院風格耗白銀三十萬兩于1874年創立。胡慶余堂承南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廣納名醫傳統良方,精心調制慶余丸、散、膏、丹、精心制備丸散膏丹,濟世寧人,因藥效顯著…[詳細]
北京太廟
  太廟位于北京市天安門的廣場東北側。太廟是明清兩代皇帝祭祖祖先的家廟,始建于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畝,是根據中國古代“敬天法祖”的傳統禮制建造的。太廟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475米,東西寬294米,共有三重圍墻,由前、中、后三大殿構成三層封閉式庭園。大殿聳立于整個太廟建筑群的中心,面闊十一間,進深四間,建筑面積達2240平方米;重檐廡殿頂,三重漢白玉須彌座式臺基,四周圍石護欄;殿內的主要梁棟外包沉香木,別的建筑構件均為名貴的金絲楠木;天花板及廊柱皆貼赤金花,制作精細,裝飾豪華。太廟是皇帝舉行祭祖典禮的地方,大殿兩側各有配殿十五間,東配殿供奉著歷代的有功皇族神位,西配殿供奉異姓功臣神…[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三级在线网站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真实国产乱子伦高清对白 | 日韩欧美亚洲中文综合v日本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精品怡红院 | 天天国产精品污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