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旅游

第四批山西省文物保護單位

山神峪千佛洞石窟
  在山西交口縣城西20公里山神峪村。此地呂梁山脈縱橫交錯,林木茂密,山峪深遂。相傳古時有位白須老者居此,出入隱現,人莫能測,鄉人譽為山神,地名因之。峪西側山崖下,鑿有石洞一區,洞內石壁滿雕佛像,計有一千零五十五尊,名曰千佛洞。洞中釋迦像衣著莊重,面目慈祥,純系民間雕造風格。洞之創始年代不詳,按其造像特征和手法,應為元初石窟。窟前有元建廟堂一所,分前后兩院,前院山門、鐘鼓樓,窟洞式元量殿居中,內供元量壽佛;后院左右配殿對峙,千佛洞居中。高低錯落,布局嚴謹,四周山林掩映,清靜幽雅。2019年10月7日,山神峪千佛洞石窟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詳細]
韓極石牌坊及韓極碑亭
  韓極石牌坊及韓極碑亭韓極石牌坊及韓極碑亭(第四批省保)時代:清地址:交口縣回龍鄉韓家溝村韓極(1780——1854)字天樞,號玉衡,咸豐皇帝皓封奉政大夫、國子監大學士,并賜世襲“騎都尉”,咸豐四年(1854年)病故,其子(襲四川省通判)建韓極墓樓。咸豐五年(1855年),皇帝御賜,建天樞之坊于河畔。墓樓為四柱明樓歇山頂式仿木結構建筑,石質。高6.8米,楹聯遍刻四柱。牌坊為三樓四柱歇山頂式仿木結構建筑,石質。高6.5米,寬4.4米,基座高1.2米,四柱遍刻楹聯,坊梁橫書“皓封奉政大夫韓翁韓極字天樞之坊”和“大清咸豐五年歲次乙卯夏六月中翰吉旦敬立”。…[詳細]
臨黃塔
  臨黃塔,又名釋迦牟尼文佛舍利塔,也叫阿育王塔,坐落于孝義市大孝堡鄉大孝堡村東。2004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塔始建于隋文帝仁壽三年,在宋仁宗慶歷五年、大元元統元年、明崇禎九年和清雍正十年均進行過大的維修。現存塔為清代重建之遺存。塔因年久失修,塔壁裂縫,塔身傾斜。2004年孝義市委、市政府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本著“不改變原貌”的原則,對該塔進行了維修加固。臨黃塔,高18米,坐北向南,平面八角,為八級實體樓閣式磚塔。經維修后,塔抬高了3米,底部重修了須彌座。首層塔身直徑原為5.72米,是由于后代維修時為加固塔基而修筑了支護性構架,破壞了塔原先風貌,予以清除之后,現為2.7米。二…[詳細]
孝義三皇廟
  三皇廟,位于山西省孝義市城區賈家莊村三皇廟街中部,屬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明、清年間曾多次擴建和修葺,但現存建筑結構最早者為元代遺構。像這樣原址、原貌、廟群保存完好的三皇廟,專家共識國內罕見。該廟南北寬59米,東西長84米,兩進院布局。遒勁有力的“三皇廟”額匾鑲嵌于始建山門的門額上。中軸線建有樂樓、三皇殿。頭院南建碑廊一處,北角設掖門,為一、二進院出入通道。兩進院自然地平落差較大,故掖門前設踏步緩解。二進院三皇正殿座西向東,殿內正面供奉太昊伏羲、神農炎帝、軒轅黃帝,兩側配祀古代十大名醫,南北山墻繪有與名醫有關的故事。壁畫色彩明艷,線條清晰,兩側耳殿左供財神,右奉牛馬王。正殿門額上高懸木刻“三皇…[詳細]
孝義慈勝寺
  慈勝寺又稱法性禪院(金·泰和七年敕賜),是山西省旅游名勝景點之一。位于孝義市高陽鎮蘇家莊村,2004年6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慈勝寺始建于金·天會九年,明中葉遷址北移并重修了大佛殿,清康熙、乾隆、嘉慶、同治年間都曾進行過不同程度的擴建和維修,建國后,由縣政府撥款維修天王殿、鐘鼓樓、山門,現保存較完整。慈勝寺具有獨特的明清建筑風格,坐北向南,中軸線經緯分明,依次排列山門、天王殿、正殿、東西鐘鼓樓、東西偏殿、東西照壁,單進四合院的布局合理,設計精巧,創建870余年來,主體建筑依然穩固。山門進深一間,磚雕柱頭斗拱,硬山頂,為黃蘭青琉璃瓦覆蓋。天王殿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為拱型平…[詳細]
孝義天齊廟
  天齊廟天齊廟(第四批省保)時代:元地址:孝義市梧桐鎮中王屯村天齊廟位于山西省孝義市梧桐鎮中王屯村。2004年6月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廟現存建筑為元代建筑,大清康熙39年有過一次大的重修。建國后,由縣政府撥款維修天齊廟大殿、樂樓,現保存較完整。整座寺廟坐北向南,北高南低,南北長88.8米,東西寬54米,總面積約4790平方米。整體建筑嚴謹合理,中軸線排列:正殿、樂樓、東西偏殿。大殿坐北向南,坐于寺院內北部的高臺之上,是本寺院最主要的建筑之一,面闊五間,進深六檐前帶廊懸山頂。臺明的高度較小,只設一層階石。大殿墻體內、外墻為青磚跑砌,內墻墻身白灰抹面,在大殿的兩側砌支護矮墻一道。…[詳細]
柳林雙塔寺
  柳林雙塔寺柳林雙塔寺(第四批省保)時代:清地址:柳林縣城西始建年代不詳,重建于元至正年間(1341—1368年),明成化、正德、清嘉慶、光緒年間續修。寺院坐北朝南,依中軸線建正殿、戲臺、山門,左右兩側建偏殿、配殿、鼓樓、雙塔。占地面積1612平方米。雙塔屹立于山門東西兩側,俗稱“雌雄塔”,兩塔相距17米,用青磚砍磨砌筑而成,呈八角形,總高約19米,二至五層每隔一面開拱券形窗口。東塔內空可攀登。…[詳細]
柳林玉虛宮
  玉虛宮,位于柳林縣城一華里外,青龍城寶寧山山腰。該宮始建年代不詳,現存建筑以明代為主(五處)。該宮座南向北,依山勢而建,高低層疊,四周翠柏成林。前有四十里抖氣河環繞,與古剎香嚴寺隔河相望,交相暉映;有后明代古城墻圍繞,寶寧山為倚背。廟內建筑分布有七十二臺階至山門、玄天殿、觀音堂、藥王殿、圣母殿、子孫乳母殿等建筑。歷年農歷三月三日都要在這里舉行香煙活動,是我縣一處較大的道教活動場所。古人云:山之姿態,得樹而嬌,山之骨骼,得石而立。該宮四周翠柏繁茂,山靜鳥啼環境幽雅,殿宇輝煌。主體建筑“玄天殿”、殿內有木雕神龕,內置明代真武塑像一尊;殿頂琉璃脊獸,殿前團龍照壁皆為明代萬歷年間,其工藝精湛,剔透玲瓏…[詳細]
柳林南山寺
  南山寺南山寺(第四批省保)時代:明、清地址:柳林縣孟門鎮始建于唐貞觀十三年,金大定年間敕賜“靈泉寺”額。清乾隆年間遭火焚毀,嘉慶年間重修,道光年間補葺。寺院坐北朝南,長99·3米,寬42·6米,占地面積8860平方米。分為寺內、寺外兩部分,寺內有大雄寶殿、地藏十王殿、三賢殿、觀音殿、藏經殿等建筑。寺外有源神殿、觀音殿、圣境殿、眼觀廟、火神廟、文昌廟、五楹祖祠堂、木牌樓等四個院落。寺西、南兩側有僧塔600多座,為元、明、清時期遺構。…[詳細]
坪上遺址
  坪上遺址坪上遺址(第四批省保)時代:新石器、北朝地址:柳林縣三交鎮坪上村東1公里遺址位于黃河東岸二級臺地,東面連山,南北臨溝,地形較平緩,大致呈不規則長方形,東高西低,南北長約2500米,東西寬約800米,總面積約200萬平方米。文化層厚度為0.5—1米,地面暴露有灰坑和多種類形的遺物。遺址東部有一段殘墻,隨地形起伏,呈南北走向,長約2500米,寬約5米,高約4米,夯層比較清晰,為板筑平夯。年代分期與文化遺存大致可分為龍山晚期至夏、戰國、漢。遺物有三足甕、豆柄及一些素面泥質紅陶殘片、繩紋罐、板瓦、繩紋磚、光面泥質灰陶殘片、瓷片、獸頭、瓦當等。…[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中亚洲中文字幕乱码首页 | 亚洲欧洲在线观看 | 最新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一区 | 亚洲欧美另类在线观看 | 综合一区国产系列 | 日韩欧美亚欧在线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