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館篇

漢中博物館
  漢中博物館,也稱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于1958年11月9日,是漢中市一座綜合性地方歷史博物館,被列為陜西省十大博物館之一。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1958年,漢中市博物館成立,以漢臺為館址。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幾經修繕,面貌煥然一新,成為初具規模的地方綜合性歷史博物館。館內設有石門漢魏十三品、古褒斜棧道、漢中漢代史跡、漢中宋墓出土文物、古代名人字畫、館藏宗教造像藝術、漢中近代革命史跡專題陳列。歷年來,館內藏品的研究,受到海內外的關注。昔日的帝王宮廷,今已成為國內外游客訪古覽勝的佳境。  古漢臺是…[詳細]
時代記憶紀念館
  天津時代記憶紀念館位于天津市津南區,于2013年12月26日毛主席誕辰120周年紀念日建成開館。紀念館是在天津市津南區政府及社會各界支持下,由天津榮程集團斥資建設的公益紀念館項目。紀念館旨在通過陳列豐富的具有時代特征的紀念物品和珍貴照片,來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愛國精神。通過追尋時代記憶凈化心靈,鼓舞人們健康向上的熱情,激勵那些正在奔波有責任心的人們,影響祖國的青少年,使紀念館成為天津乃至全國弘揚正能量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紀念館由一個時空隧道、八個展廳、兩個體驗館,一個放映館、一個革命教育會議室構成。最大的亮點為一條氣勢恢宏、象征長征精神的時空隧道,以高清LED巨屏紀錄了毛主席從1921年至194…[詳細]
酒泉民俗博物館
  酒泉民俗博物館位于酒嘉城際公路12公里處的禹苑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內,歷經多年籌建布展,遷建、復建有民國及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古民居等建筑,館藏有近現代多種民俗物品,生動復活了酒泉農村一些民俗風情和生活場景,讓珍貴的民俗文化資源得到了充分保護和展示,在傳承、保護優秀傳統民俗文化方面發揮著重要載體作用,為文化展示、交流搭建了良好的平臺。…[詳細]
高鳳翰紀念館
  位于膠州市南關辦事處南三里河村委西。1993年由市政府投資興建,1994年對外開放,1995年被青島市市委、市政府命名為“青島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1996年被評為“青島市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自95年起連續被授予青島市和膠州市“精神文明”單位稱號。為了進一步完善館內的設施,1998年以來膠州市政府繼續投資對紀念館進行了全面完善。紀念館現占地17畝,建筑面積2000多平方米,隸屬膠州市博物館。2001年9月被評為國家“2A”級旅游景點。高鳳翰紀念館是一處主要以收藏高鳳翰的藝術作品、研究高鳳翰的生平及藝術成就并向人們(尤其是中小學生)進行宣傳教育為目的的文化教育機構。高鳳翰(1683年-174…[詳細]
三段地革命歷史紀念館
  三段地革命紀念館位于鄂托克前旗敖勒召其鎮三段地社區,展館占地面積2538平米,是內蒙古自治區第一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紀念館展覽陳列分為紅色政權、團結抗戰、投身解放三大部分,以浮雕、展板、陳列的形式集中展現了三段地根據地革命歷史。展廳里,鮮紅黨旗下習仲勛、--兩位卓越的共產主義者和民族工作領導人和蒙古族群眾共同攜手并進的場景的大型雕塑,向所有人訴說著三段地革命根據地蒙漢群眾力量在中國共產黨的民族工作領導人習仲勛、--帶領下蓬勃發展的辛路歷程;紅光滿面、神采奕奕的毛主席照片,彰顯了偉大領導人堅定卓絕、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睿智;紅軍長征時期、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多位在…[詳細]
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舊址
  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原位于衡陽市珠暉區江東岸晏家坪,隔江眺望是莊重雄偉的來雁塔。1951年遷移至衡陽市雁峰區黃白路165號。湖南三師,創建于1904年。始稱“湖南省立南路師范學堂”,1912年改為“湖南省立第三師范學校”。三師創辦后,很快聚集了一批尋求新學的有志青年。其中以蔣先云、黃靜源、雷晉乾等人最為杰出。五四運動前后,他們組織了“學友互助會”和“心社”等進步團體,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中國共產黨誕生不久,毛澤東曾幾次來到三師傳播革命真理,發展蔣先云等加入中國共產黨,并于1921年冬,創建了黨在湘南地區最早的基層組織——中共湖南三師支部。蔣先云等發起組織成立了“湘南學生聯合會”,張秋人、陶鑄…[詳細]
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
  內蒙古自治區展覽館坐落在自治區首府呼和浩特市新華大街景觀大道南側,占地面積48824.05平方米,建筑面積17254.6平方米,使用面積14904.01平方米,樓外展場面積21735.6平方米。位置優越,環境優美,廣場開闊,內部功能科學完備,是內蒙古文化標志性建筑,主樓雄偉,副樓典雅,展廳分合有致,獨特、優美、堅固的蒙藏建筑風格,體現了草原文化的深厚內涵。內蒙古展覽館是展示自治區各方面成就的重要窗口。1977年,為迎慶自治區成立30周年,自治區政府成立了內蒙古展覽辦公室。1987年,作為自治區40周年獻禮項目的內蒙古展覽館大樓建成,內蒙古展覽辦公室更名為內蒙古展覽館。為舉辦自治區成立70周年成…[詳細]
中國藤椒文化博物館
  中國藤椒文化博物館于2010年2月建成開放,位于四川省洪雅縣止戈鎮五龍村,是眉山市第一家民營企業籌建的博物館,以展現地方歷史文化和藤椒物種發源歷史文化為主,集觀光、餐飲、購物為一體。以弘揚傳承千年藤椒文化為己任的“中國藤椒文化博物館”占地3000平方米。它由“天下第一缽”觀光林苑區、主展館、老榨房、藤椒油家庭作坊、洪雅歷史文化展館、全國旅游門票展館和現代生產廠房及洪雅特產展示購物中心等部分組成。現為國家AAA景區,AAA旅游購物點。…[詳細]
灌云縣博物館
  灌云縣博物館成立于1985年,屬蘇北第一批縣級博物館,素有“中國最早的石棺墓群”之稱的灌云縣,石棺墓群在1981年發現,1984年、1985年由南京博物院、連云港市博物館和灌云縣博物館聯合進行科學發掘,該墓地不僅是迄今國內發現時間最早、規模最大、分布最密集的石棺墓群。灌云縣博物館的前身為灌云縣圖書館文物辦公室。部分藏品由縣文化館移交。經1984年文物普查以及大伊山遺址的發掘,文物藏品遽增為此,灌云縣政府決定建立灌云縣博物館。館藏文物灌云縣博物館的陳列內容為:灌云縣歷史文物陳列,主要展品有新石器時代文物、漢代文物以及部分明清字畫。展品共計200件。館藏文物有3500件,原始社會以來應有盡有,基本…[詳細]
中國根書藝術館
  中國根書藝術館建于2014年,坐落于省級風景名勝區四川省樂山市五通橋竹根鎮菩提山,建筑面積2485平方米,三層設計,一層根書發展歷程展廳,二層根書精品展廳,三層根書、根藝、根擺件藝術交流中心。館內收藏了中國根書創始人楊玉冰先生幾十年創作的近千幅根書精品,記錄了楊玉冰先生的藝術心路歷程。藝術館已于2014年11月1日正式開館并對外開放。根書藝術館設計頗具東方文化特色,融入當地門樓、院落等建筑形態,一步一景,錯落有序,令人仿佛置身于古典靜謐的詩境之中。靈動傳神、大氣磅礴的根書藝術凸顯著博物館獨特韻味,精美奇石、名家書畫更擴散著博物館的博大內涵。中國根書藝術館在積極響應國家提出“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少妇一二三区视频 | 日韩久久久精品中文字幕 | 午夜影院先锋在线 | 色多多视频网址在线观看 | 欧美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