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

鳳凰古村
  鳳凰古村位于福永街道鳳凰山腳下,是民族英雄文天祥后人興建的小村,其中有60多座明清民居的古建筑群已沐浴了500年風霜雨雪的,這是華南地區罕見的,更是深圳目前保存得最完整的古建筑群。鳳凰古村安臥寶安鳳凰山下,已經700多年。這個村落最早興起于元代,據傳原村民大多是文天祥家族后代。元代的建筑已見不到了,村中還有3口元代古井,均為宋末至元代所建,距今已有700年歷史。古村里現保留有69座明清民居、私塾書室近10座、公祠12座、12口古井、12棵古樹、6條主巷道和35條次巷道。現存明清古建筑群,最古老的已經有500年歷史,最短也有100多年。從市中心出發,經107國道通過立交橋轉向鳳凰大道,第一個紅綠…[詳細]
上喬古村
  上喬古村位于臨武縣縣城北25公里,北距麥市鄉政府不足5里,族姓郭,其始祖郭妥公,糸唐代汾陽郡王郭子儀十九代孫,南宋官任臨武,定居喬溪(今上喬村)。村落呈園形,依山半坡臺階式,座東南朝西北,占地總面積三萬多平方米;有古建筑400多棟。呈網絡迷宮格局結構,以縱、橫、交叉臺階式井字形或散形排列,依山半園坡式,由上而下排列或組合。村中內外巷道全部用青石板鋪設,水溝交錯連貫有序。村中有清代古建140多棟、民國建筑300多棟,除6棟祠堂、廟宇、祖廳等公益建筑外,其余為古民居,大部份古建保存尚好。古建筑分為群體連貫和單體組合兩類。群體以上下廳、天井、對稱式和庭院三合式組合,多為祠堂、祖廳、大宅三至五棟連貫結…[詳細]
婺源古村落群
  婺源古村落群婺源是江西省一個歷史悠久的古縣,歷史上曾屬安徽管轄。是古徽州一府六縣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學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國鐵路之父詹天佑的家鄉。婺源被稱為“中國最美麗的農村”。以山、水、竹、石、樹、木、橋、亭、澗、灘、巖洞、飛瀑、舟渡、古民居為組合的自然景觀,有著世外桃園般的意境,猶如一幅韻味無窮的山水畫,形成一個獨特而美麗的田園風光游覽區,給人們一種回歸自然和超凡脫俗的感覺。“古樹高低屋,斜陽遠近山;林梢煙似帶,村外水如環。”婺源是一首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抒情詩。恬美和諧的家園,緣自婺源對“綠”的呵護。始創于婺源的群眾性自然保護小區目前已發展有自然生態型、珍稀動物型、資源保護型等6類191個,60…[詳細]
馬降龍村落
  馬降龍村落是開平碉樓申遺的四個提名點之一,其隸屬開平市百合鎮,東北距開平市區15千米,坐落在潭江東岸的河谷平原,背靠氣勢磅礴的百足山,面臨清澈如鏡的潭江水,5條自然村像一條珠鏈,錯落有致地分布在青山綠水之間。村中翠竹森森,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宛如人間仙境。該村由永安、南安、河東、慶臨、龍江5個自然村組成,為黃、關兩姓家族于清朝末年和民國初年興建。現有村民171戶、506人,海外僑胞多于國內人口,分布在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該村80%為僑戶。其村后茂密的竹叢中,掩映著15座碉樓和廬,這些碉樓和廬造型別致,保存完好,與周圍民居、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登高遠眺近觀,疑為天上人間。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天…[詳細]
圓州古村落
  圓州村地處司前鎮里光溪畔,為羅陽吳氏遷居圓州后逐漸形成。現存古民居四座宗祠一座,總體品位較高。民居:圓州現存的四座民居分別叫洋頭厝、老厝、第三份和外厝,四座民居在總體建筑風格上非常接近,均為合院式,二重門樓。圓州古村的一大特點是民居內彩繪處處可見,色彩鮮艷,非常精致。洋頭厝等民居的大門門楣上還有精雕細刻的陰陽圖案。吳氏宗祠就建在洋頭厝的右邊,規模不大,僅二進。一進門樓所處的位置為院落的左前方,與圓門樓錯開方位,從而使與圓門樓相接的院墻成為一進門樓的照壁,起到遮擋視線的作用。二進門樓卻獨樹一幟,采用木構形式。木門樓單間懸山頂,屋檐出挑較深,在檐緣外端加釘了飛檐。檐柱前置抱鼓石。檐柱上重重插拱出挑…[詳細]
蘭寨古村
  郁南蘭寨,有著美食。若是到了蘭寨,一定要嘗一嘗蘭寨當地的特色美食。香滑軟嫩的豆腐下是尋常的魚肉,同樣鮮嫩的味道間的碰撞卻是從未嘗過的美味;鄉下養的走地雞怎樣料理都會有嚼勁但不失鮮嫩;自家種的果蔬帶著植物本來的香甜;而最最不可錯過的是蘭寨的特色——印糍,軟軟糯糯的糍粑包裹著花生、芝麻的餡,一口下去,被糍粑黏住了嘴,也帶出了芝麻香,仿佛空氣里都帶著甜味······郁南蘭寨,有著美景。冬春時節,蘭寨正己大道兩旁的油菜花田,萬畝連片,金燦燦的顏色綿延至天際,每年都吸引了大批省內外游客前來觀光攝影;村子里幾乎家家戶戶都種著蘭花,蘭寨也是因此而得名。狀元進士館狀元進士館是展示蘭寨歷史文化和名人事跡的展館,…[詳細]
大濟村
  大濟村位于松源鎮,距縣城2.5公里。到此肇基的吳氏先祖,歷代尊師重教,崇文尚禮,人才層出不窮,使這個歷史上不足300人的小村自宋朝至明代陸續涌現出26名進士,被譽為“進士村”。遺存金街、古道、古地道、盧福神廟、吳氏宗祠、木拱廊屋橋、明清民居建筑等諸多古跡文物。為省級歷史文化保護區。扁鵲廟(又名盧福神廟):現址建筑建于元惠宗至元辛巳年(1341),迄今已有660年的歷史。據史載:北宋仁宗皇帝重視發展醫學,首次追功封扁鵲為“神應侯”,并下令立廟祭祀。在大扁鵲廟中現還存著侯爵的全副儀仗。當時任“大理寺評事”的大濟進士吳榖告老回鄉后,創建了“扁鵲盧醫廟”,紀念這位神醫。古地道:分布于大濟村落約2平方公…[詳細]
隆崗古村
  陽春市崗美隆崗村是我清朝武榜眼李惟揚的故鄉,座落陽春市南面,位于崗美圩鎮南面2公里,北距陽春市區16公里,東距云陽高速出入口2公里處。建村歷史可追朔到三百六十年前,李氏高祖李會熙(李惟揚祖父),入選貢生,置廣西博白知縣。當年,廣西戰火不斷,屢遭兵患。民交不上賦稅,會熙不忍民困,權將自己在廣西置下的全部家業變賣,代縣民交納賦稅,但仍遠遠未夠所欠賦稅。遂送家人回原籍廣東開平縣,自己則棄官流寓陽春。初到陽春會熙結交縣官、商旅、博學舌耕,深得崗美雙樓村黎佰萬賞識,授聘私教。數年后,會熙之子成玉尋父到崗美,父子會合,共同崗美創業。黎佰萬誠心討好會熙父子,又送“瀨尿妹”給成玉為妾,又送“荒塘一口,鬼寨一條…[詳細]
沙滘古村
  佛山市順德區樂從鎮沙滘村是廣府地區的農村聚落,村落肌理清晰、自然環境優良、建造技術精良、建筑功能完整,集科學價值、藝術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于一體,是難得的鄉土建筑標本。目前古村落完整地保持了歷史建筑的傳統印記和原始格局,在珠三角乃至華南地區村落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陳氏大宗祠當地人稱“陳家祠”,位于順德區樂從鎮沙滘村,坐西向東,占地4000多平方米,有大小正橫側門98道。陳氏大宗祠是廣東兩間最大的祠堂之一。陳氏大宗祠始建于光緒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是在南洋經商的族人陳泰發起,由旅居各國的同族集資建成。據說,當時每日近千人開工,用了五年時間完工。陳氏大宗祠規模龐大,用料精良,工藝精美,像廣州陳家祠…[詳細]
牛過蓢古村
  茶山牛過蓢古村,位于生態園管委會附近,屬茶山鎮超朗行政村。原稱“樓閣蓢”,因語音相近,被訛稱為“牛過蓢”,俗稱“牛角蓢”。由于村里大部分村民姓麥,故又稱為“麥屋”。于南宋初年立村,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牛過蓢的自然生態優美,使人仿佛穿越時光隧道,置身于明清時期的“世外桃源”中。牛過蓢古村有明清古建筑80間,除古建筑外,其最大特色,有古樹33棵,樹齡104至764年,榕樹群毗連著數千平的竹林,并呈半圓形之勢環抱古村,蔚為壯觀。該村現有明清古建筑80間,村中古民居、書屋、祠堂、更樓、碉樓、古廟、古井、里巷、圍墻等保護完好,代表性建筑有麥日桃故居。故居分別由書屋、住宅、碓間組成,內存華板、板雕、石…[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欧美一级特黄在线 | 日韩在线视频黄 | 亚洲精品NV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大型AV一区二区三区 | 天堂va欧美ⅴa亚洲va一国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