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古村篇

大圍古村
  靈溪大圍村,又名翰享村,位于靈溪河上游,約在清代早期由外省遷徙而來,現村內186戶共1000人左右,絕大部分村民屬黃姓。據村中族譜記載:因舊時-匪賊橫行,村民為能安居樂業,造福子孫,于乾隆二十六年(公元1765年)11月起環村修建圍墻,歷時二年多建成,至今已有二百多年歷史。圍墻大部分用花崗巖石塊壘砌,堅固牢實,圍墻周長1625米,高7米,厚1米,每隔3米有槍眼和探望口,墻內有人行跑道。大圍設有東、南、北四面大門(其中東面二個),均用21塊大麻石拱成,形如城門,其中東門口豎有兩對栓馬石(梅墩石),村內有大小祠堂5間,基本保持清代風格,街道大部分是石板或鵝卵石鋪砌。大圍村有300多年歷史,明清建筑…[詳細]
界首村
  界首處于松陽和遂昌交界處,依山傍水,風水上佳,村莊偎依在松陰溪北岸,呈現出一條腰帶形狀。村中保存著一條完整的古驛道,以驛道為主線,兩邊坐落著驛站、祠堂、學堂、民居、禹王宮、圓拱門、牌坊等明清古建筑群。2006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界首村為第三批省級歷史文化名村。界首村雖小,卻地杰人靈。劉姓是界首大姓,祖上系劉基同支,明初自青田遷徙而來。劉氏家祠建于清初,祠堂牛腿精雕細鏤,體現了精湛的雕刻工藝。祠堂正中的天井中建有一座戲亭,飛檐翹瓦,圓弧拱頂,玲瓏剔透。環顧祠堂,木梁上遍布紅紙印跡,那是舊時科舉考試中村里學子高中的大紅報喜官帖,如今成了祠堂的驕傲的象征。據村里的老者介紹,祠堂外原有一座精美的戲臺,…[詳細]
樟樹下古建筑群
  樟樹下古建筑群地址:梅田鎮樟樹下村時代:清類型:古建筑級別:省級概況:樟樹下古建筑群占地面積3萬余㎡,為清至民國初的青磚青瓦椽檁結構建筑。村中巷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人文底蘊深厚。據碑文記載,樟樹下古民居始建于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當時規模很小,道光至咸豐年間又有續建,逐漸形成現有規模。民居均為青磚青瓦兩層磚木結構建筑,門楣、窗格多數雕刻有精美的人物、草蟲、花卉圖案。巷道相通,寬敞,青石鋪地,且修有較為科學的排水系統。墻體相連,布局合理。古時四周圈以丈余高圍墻,墻上布滿槍眼,以防匪盜侵擾百姓。幾條主巷道都裝上厚重的柵門,柵門關上,外人則無法進入,村民則可在村內進退自如,安全系數極高。且村…[詳細]
上排門古村落
  上排門古村落上排門古村落(古民居建筑群),明清至中華民國。位于桐城市唐灣鎮唐灣村灣前、灣里、灣西、河高村民組,鎮區西北,前臨桐潛公路,面積20000余平方米。古村落三面環山,依地勢由東南向西北逐層構筑,所有建筑均為磚木結構,木構架基本形式為穿斗式或抬梁式,檐墻和檻墻均以長35、寬20、厚10厘米的青磚錯縫平砌圍護承重,建筑內部以編泥墻或板壁相隔,建筑局部點綴雕飾和彩繪,院落以鵝卵石人字形鋪墁,門樓地面以方磚斜鋪,室內以土夯筑,檐下排水溝渠回環曲折與暗渠相通,檐前弄廊縱橫交錯,迂回有致,將每個獨立建筑相連,體現山區居民聚族而居又獨立成戶的特點。古村落內建筑除傳統民居外,頗具功能特色的還有禮制性建…[詳細]
璜溪古村落
  璜溪村古村落建筑群呈坐南望北走向,青磚屋居多,有部分為鑊耳屋,總體布局方正嚴謹,密集整齊。眾多古筑建于明清、晚清民國時期。村內橫街縱巷,四通八達,古屋用材考究,石門框、石窗制作精細,木雕、彩繪、石刻書畫、匾額楹聯琳瑯滿目,門楣屋檐多處有雕梁畫棟,建筑裝飾中的木雕、磚雕、石雕、灰塑,充分體現了廣府傳統的建筑特色,集藝術價值與歷史文化價值于一體。李氏大宗祠:面積619.01平方米。四進(現后樓正拆,剩下三過),屋頂為灰塑博古瓦脊,青磚墻壁,花崗石腳,祠內大廳兩個,一為石柱石礎,另一廳為坤甸柱石礎,全部檀椽均用坤甸木。常安公祠:面積77.07平方米。外觀保存較好,門楣處尚保存“竹林七賢”壁畫。六世祖…[詳細]
石寨古村
  石寨村:又名石城,位于陸豐市大安鎮,是“雙料”國家級古村落。在中國古村落中享有盛譽,該村始建于唐朝武德五年(公元622年),至今有1300多年歷史,到明未進行大規模建設,據稱,石寨村最先定居者系石姓人家,因而名叫石寨,該村原是石、陳、謝三姓聚居地,而今居民均為黃姓,該村歷史傳統建筑包括石城、和安里、黃忠貞公祠三部分,總面積約10萬平方米。石寨重視耕讀和“倫理教化”,明清時曾過3進士、7舉人,是廣東著名的“文墨之鄉”。石寨古村落是由石寨、新寨和忠貞祠三部分構成。石寨村是黃姓集居地。座東向西,依山而筑。有著鮮明的古代農業文明和嶺南地理文化的特征。從建筑的整體格局,到安全防衛設置,石寨村都堪稱一個奇…[詳細]
廣州龍潭村
  龍潭村位于廣州市海珠區新窖鎮,是一個擁有著悠久歷史和濃厚文化的嶺南古水鄉,也是一個擁有神秘傳說和豐富物產的村落。傳說這村子是龍的居所,是龍出沒的地方,由此得名龍庭,后才改名為龍潭。龍潭村村里河涌交錯,是典型的珠三角水鄉,龍潭村的端午風俗已延續了上百年。食“龍舟飯”,是珠三角農民的大聚餐,是傳統的社日宴飲的繼續,宴會開支的款項來源,主要是村內工廠、店鋪、專業戶、個體戶和普通村民的捐贈,港澳同胞、華僑的贊助,其次是龍船部件的競投所得。龍潭村的先民們遷自中原,到廣東的珠璣巷,再輾轉來到了龍潭村。最早到龍潭村的有韓、楊、車、馬、黎、羅、李等姓氏,其中楊、車、馬三個姓在現在龍潭村的村頭附近圍墾了一個圍,…[詳細]
田后蓬村
  田后蓬村座落在浙江浦江縣西北部,村子并不大,依山而建,錯落有致。行走在村中的小道上,一直在遇見,遇見那些舊。清一色的黃皮房,粉皮都斑駁了,舊得那么詩意,讓人覺得仿佛穿越到了民國。這是一個偏僻卻神奇的小山村。說它小,是真小。僅38戶人家,140人。說它偏,也不為過....由浦江縣城往北,經杭坪、虞宅,至大畈鄉,再往西入深山,走10余公里,當你繞過一個又一個彎,心里開始打鼓時,它就這樣突然出現在你眼前。村周山林密布,山澗清流淙淙,清閑怡人。在當地溪流小姑源的盡頭,背后就是當地第一高峰朝天門,也因為路窄,幾乎與世隔絕,可以說是迷你版的桃花源。田后蓬的人,敦厚,樸實,熱情。這里人人會兩種方言,除浦江方…[詳細]
孝里鎮方峪村
  景區稱號:鄉村旅游(山東最美鄉村)方峪村是明清古村,位于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從濟南到平陰公路至孝里鎮東風水渠渡槽處約5公里即到。方峪村依山而建,老屋建筑材料多數是石頭。村子歷史可以追溯到宋代,村中的主要建筑為明清時期所建,有近兩百座石頭房。由于石頭很堅固,房子不怕水火,因此容易保存。古槐、老井、青石井臺、轆轤,訴說著村中歷史的久遠。地址:濟南市長清區孝里鎮方峪村營業時間:24小時游覽時間:大約4小時價格描述:方峪村不售門票。特色景觀:石頭房配套服務設施:餐飲、住宿、娛樂自駕車指南:濟南市--緯二路--經四路--緯六路--經七路--經十路--朝經十西路/京臺高速/G3方向--朝經十西路/二環南路…[詳細]
古夏古村
  古夏古村屬仁化縣扶溪鎮管轄,扶溪鎮地處粵北仁化縣城東北方向,距縣城36公里。而古夏村處于扶溪鎮東邊,距鎮一公里之遙。古夏村后有二座蜿蜒盤踞的山峰,人們分別叫這二座山峰為大叢山、小叢山,雙峰并肩而立,似雙龍并臥。二山的山麓交織在一起,形成了地理學上的“雙龍結穴”之地,古夏村就坐落于這雙龍結穴之中。村前大河、小河兩條河流,自東向西轉北后合流而去,地理學上稱之為腰帶水,如明清時官服上的腰帶。據此,古夏村依山傍水,房屋依徐緩的山麓而筑,大多坐北朝南。古夏李氏始祖李謨(號大用),江蘇秣陵人,于南宋寶佑年間中丙辰科進士,與江西文天祥、仁化城口蒙英昴同科,且交誼深厚。時謨公出仕,初任廣西南寧知府,后推升廣東…[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中文字幕无线免费 | 亚洲一区日韩高清中文字幕亚洲 | 色综五月亚洲欧美婷婷 |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欧美综合国产精品一区看三级 | 日韩亚洲欧美在线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