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朱自清故居
  揚州朱自清故居位于揚州市安樂巷27號的朱自清故居,再現了這位文學巨匠當年家庭-的場景;同時舉辦的朱自清生平事跡展,較全面地介紹了他光輝的一生。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華,號秋實,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現代著名散文家、詩人、偉大的文學家,學者和民主戰士。朱自清祖籍浙江紹興,1898年11月22日誕生于江蘇海州(今東海),童年隨家遷來揚州。朱自清祖父朱則余,號菊坡,本姓余,因承繼朱氏,遂改姓。為人謹慎,清光緒年間在江蘇東海縣任承審官10多年。父親名鴻鈞,字小坡,娶妻周氏,是個讀書人。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朱鴻鈞由東海赴揚州府屬邵伯鎮上任。兩年后,全家遷移揚州城,從此定居揚州。朱自清妻…[詳細]
王昆侖故居
  王昆侖故居即“七十二峰山館”,在今無錫市黿頭渚公園內。原是王昆侖的父親王心如于1927年所建的太湖別墅中的一幢建筑。1985年王昆侖逝世后,無錫人民為紀念這位既是國民黨元老,又是共產主義戰士的著名政治活動家,特將七十二峰山館辟為他的故居,當時全國政協主席鄧穎超為“王昆侖故居”親筆題名。王昆侖青年時代曾在此研讀革命書刊,進行革命活動。1935年8月,為推動建立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組織,中共中央宣傳部領導的文化工作委員會經與王昆侖為首的南京讀書會商議,決定聯絡上海、南京等地抗日救亡骨干20余人,以王昆侖親友到無錫避暑消夏的名義,在太湖邊黿頭渚萬方樓召開會議,商討如何推動南京、上海等地抗日救亡運動發展…[詳細]
蘇華故居
  蘇華故居位于莆田市涵江區萩蘆鎮官林村頭份自然村。蘇華(1908-2008.4),原名黃德馥,涵江區萩蘆鎮人。在教會學校學習,中學畢業后當小學教員。1926年后,積極投身革命斗爭,廣泛發動群眾,參加大革命運動。1931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歷任中共莆田縣委秘書、縣委委員,負責婦運工作。1933年冬,調福州中心市委工作。1934年4月,市委被破壞后返莆田工作,任縣委婦委書記。三年游擊戰爭期間,先在莆田沿海地區領導群眾進行革命斗爭,后到常太及莆(田)永(泰)邊游擊區做群眾工作及后勤工作。1937年2月,閩中特委主要領導人被捕犧牲后,被選為新建的中共閩中工委委員,著力協助工委書記劉突軍做政治思想工作。…[詳細]
孚郡王府
  孚郡王府在東城區朝陽門內大街137號。最初是怡親王的新府。因康熙皇帝第十三子怡親王允祥死后,舍原府改建成賢良寺,皇帝又另賜此地給第二代嗣王弘曉,為和舊府有別,習慣稱其為怡親王新府。當傳至第六代襲王載垣,與鄭親王端華等同為顧命大臣,被慈禧皇太后奪爵賜死,府邸被朝廷收回。道光皇帝幼子奕譓道光三十年(1850)封為孚郡王,同治三年(1864)遷出皇宮居住于此稱孚郡王府。因其排行第九,俗稱九爺府。奕譓死后,過繼載澍為嗣,襲貝勒,因而此府也稱澍貝勒府。街門原在朝內北小街。今之臨街大門是民國年間所辟。為北京市重點保護文物。孚郡王府孚王府,也叫孚郡王府,最初是怡親王的新府。該府是世襲遞降郡王府,位于東城區朝…[詳細]
劉勁持故居
  劉勁持(1904—1988),文成縣南田鎮人。中學畢業后就讀于廈門大學。民國16年(1927)考取國民革命軍二十六軍軍官團,步入軍界。后又先后考取黃埔軍校(六期)、陸軍大學(十一期)。畢業后,歷任少、中尉通報員,上尉分、區隊長,中、上校參謀,軍令部少將高參、處長,軍政部少將司長,整編二十六、五十七師少將師長,九十八軍少將軍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參加淞滬戰役、南京守城站、武漢會戰,盡職盡責。1949年4月任第九十八軍中將、軍長。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他從猶豫徘徊到逐步認清形勢,于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南部縣元山場率國民黨九十八軍官兵起義。起義后,被任命為改編后的九十八軍軍長,并參加…[詳細]
賽金花故居
  賽金花故居清黟縣2003年在賽金花故園遺址上恢復、修繕的徽派園林歸園,故又稱歸園景區。地處兩處世界文化遺產西遞、宏村之間,修繕過程中運用了徽州傳統的造園手法,其疊山、理水、建筑、植物與蘇州、揚州等江南園林相比,有著很多不同之處。。2004年5月正式對游人開放。景區內有賽氏舊居、賽金花書齋、用過的水井、海棠花梨花伴月、雙橋截春、靜寄弄魚、遠風聳逸、環碧秀色等,從人物、歷史、文化、旅游角度來看,是一筆寶貴財富。。賽金花故居資料陳列館展示了從國內外收購的大量歷史資料、賽金花不同時期的照片,以及劉半農、魯迅、夏衍等名人對賽金花的評價,充分展示了賽金花撲朔迷離的一生。賽金花,原名鄭彩云。1872年10月…[詳細]
杭州馬寅初故居
  位于慶春路210號的馬寅初故居,系三層磚木結構樓房,建于清末民國初。原屬馬星竹所有,后由馬寅初購買。馬老先后于1936年、1946年、1947年、1949—1951年在此居住。其間,馬寅初撰寫了《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相互影響》、《向王若飛諸同志學習》等20余篇文章。還在浙大、上海滬江大學等發表了《關于目前之經濟危機》、《經濟與民主》等20余場演講。1946年6月13日,馬寅初在杭州20多所學校聯合召開的“反對內戰,反對-”的-上發表演講,并與學生一起冒雨-。1949年8月26日,他被任命為解放后浙江大學第一任校長,9月赴北京出席全國第一屆政協會議,會上被推選為中央人民政府常務委員和財政委員會副主…[詳細]
胡喬木故居
  -故居,位于鹽都縣鞍湖鎮張本村。故居原為磚瓦結構的四合院,前后三進,連東、西廂房有數十間。土改時,-父親胡啟東先生,主動將田地、房產獻出,分給貧佃農,僅留下座北朝南堂屋三間。1991年當地政府對故居進行了重新修建,現有故居占地約200平方米。-,1912年6月1日出生在張本村,幼年在村里讀小學,1924年,小學畢業后考入江蘇省立第八中學(今揚州中學),1930年考取了北平清華大學。1931年參加革命,1937年門7月到達延安。1941年2月起開始擔任毛澤東的秘書和0中央政治局秘書,一直到1966年6月0爆發前,長達25年。他還曾擔任0中央宣傳部常務副部長(1950年至1954年)、0中央副秘書…[詳細]
邵荃麟故居
  邵荃麟(1906-1971)我國無產階級的文藝理論家、作家。原名邵駿遠,曾用名邵逸民,筆名,力夫,契若。1926年1月在上海復旦大學加入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三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共青團上海江灣吳淞區委書記。1927年1月任共青團杭州地委組織部長,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4。12”后任共青團江蘇省委常委,1928年1月任共青團浙江省委書記,中共浙江省委常委。受周恩來的關懷和幫助,1934年任反帝反戰大同盟宣傳部長。1936年前后,在魯迅關懷下開始文學運動,從事革命文藝寫作和翻譯工作。抗戰時期,任華東局領導的東南文委書記。皖南事變后,他按照黨的指示,到國民黨統治區桂林擔任黨的文化工作組長。1…[詳細]
譚嗣同故居(譚嗣同紀念館)
  譚嗣同故居位于湖南省瀏陽市北正南路,始建于明朝末年,原為周姓祠宇,主體建筑占地2000多平方米。后由譚嗣同的祖父譚學琴(曾任瀏陽縣吏)買下,作為私第。清咸豐九年(1859年),譚嗣同父親譚繼洵考取進士,官至湖北巡撫,因其地位顯赫,奉旨命名其宅為“大夫第官邸”,故譚嗣同故居又稱“大夫第”。故居坐西南朝東北,磚木結構,現存建筑面積762平方米,通高8米,三棟二院一亭,硬山頂,設封火墻,蓋小青瓦,共有大小房舍24間,保存基本完整,系典型的江南庭院式民宅建筑,布局嚴謹、富麗堂皇、雕梁畫棟、工藝精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我國近代偉大的愛國主義思想家、改革家潭嗣同曾在故居內生活多年,練文、習武、結交維新志…[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亚洲一区视频香蕉 | 在线亚洲男人的天堂a∨ | 亚洲欧美日韩一区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中文制服丝袜欧美精品 | 亚洲Av不卡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国产线路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