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旅游

各地旅游名勝推薦-故居篇

林秉權故居
  林秉權(1902——?),又名良恕,留學蘇聯時改名游策,泰順縣包垟鄉林岙村人。在溫州中學就讀期間,參與聲援五四運動。1923年,在上海大學讀書時積極投身于革命活動,與鄧中夏、瞿秋白、惲代英等關系密切。同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泰順籍第一位中共黨員。1925年“五卅”運動爆發后,他返回泰順組織救國會,聲援上海工人的反帝斗爭。1927年春,黨組織委派他到武漢領導商民協會工作。同年11月抵達莫斯科。先入東方大學習軍事,次年轉入中山大學。由于他始終堅持黨的正確路線,與王明之流作斗爭,反被誣陷為搞宗教活動,被押送到伊凡諾夫工廠勞動改造。1934年,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從此杳無音信。1989年12月4日,…[詳細]
鄭作民故居
  鄭作民(1902—1940),湖南省新田縣高山人,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國民革命軍第二軍中將副軍長,革命烈士。1926年參加北伐戰爭。歷任排長、連長、營長、團長、旅長和副師長等職。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任國民黨陸軍第二軍副軍長兼第九師師長,先后參加淞滬會戰、徐州突圍戰和田家鎮守衛戰,屢立戰功。1940年1月,于桂南會戰中奉命由貴州馳援南寧。臨行立下遺囑,安頓家事,決心與日軍決一死戰。所部抵廣西昆侖關軍事要地后,即指揮官兵構筑工事備戰。后以左翼為日軍包圍,奉命轉移。為阻止日軍追擊,親率一個團進行掩護。后遭日軍重兵包圍。2月3日,指揮部隊反擊突圍,于激戰中犧牲,時年38歲。他犧牲后,國民政府追…[詳細]
李榮故居
  李榮故居位于廣東省河源市龍川縣通衢鎮葛藤村下坑二隊。建于清代,坐西北向東南。原為三進二橫,正屋上五下五布局。現存橫屋八間,左橫前四間。面寬32.3米,進深29米,建筑面積936.7平方米。李榮(1875—1949),又名觀妹,號華亭,外號李亞奀,龍川通衢鎮葛藤村人。童年僅念過私塾,因家境貧寒,青少年時期前往廣州謀生,后轉入香港英國“厄瓜爾”號遠洋輪船當海員。其性憨直,敢抱不平,曾入香港海外聯義社,并被推選為孫中山宣傳革命籌餉委員會主任委員。從此,與孫中山結下不解之緣。1896年孫中山遭清朝廷通緝-英國,被清駐英使館誘禁,欲將孫裝于大木箱運回中國后加以殺害。李榮聞訊,萬分焦急奔走求援營救。得到孫…[詳細]
袁振英故居
  袁振英故居位于東城街道溫塘社區茶中村南邊路28號,GPS坐標:北緯23°0257.3,東經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筆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歲隨父母到香港,并進入香港的英文學堂讀書。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學院學習。1920年任《香港晨報》及廣州《民號報》《新民國報》。在此期間,為聲援廣東學生反對“二十一條”、-日貨的斗爭,組織廣東游東記者團赴日本、朝鮮等地進行宣傳活動。同年7月回國途經上海時,應陳獨秀之邀,擔任《新青年》“俄羅斯研究”專欄的主編工作,積極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和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并參…[詳細]
張靜江故居(尊德堂)
  張靜江故居位于湖州市南潯鎮。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張靜江故居,又名尊德堂。系張靜江祖父張頌賢,又名竹齋,南潯“四象”之一,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所建。張靜江(1877-1950),名增澄,又名人杰,字靜江,佛號飲光,別號臥禪,是孫中山密友。出身于南潯四大富豪之一的張家。在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中央執行委員,曾代理浙江省國民政府主席。被稱為國民黨四大元老之一。張靜江故居保持清代傳統三進五間式古建筑風格,一進有一廳五室,每進之間各有天開,每進一堂便遞高一級,俗稱步步高升。每進連有防火用的直式火巷。故居顯露一種豪華、古樸、幽深的遺風。封火墻高于屋頂,坡面屋頂覆蓋龍鱗般的小青瓦,屋檐…[詳細]
程大位故居
  程大位故居坐落在市內前園村,始建于明弘治年間,距今已490年歷史,幾經原樣修繕,現辟為旅游景點,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程大位(1533~1606),字汝恩,號賓渠,屯溪區屯光鎮前園村人,明代著名數學家、珠算發明家。故居坐落在屯溪區率口渠東,占地540平方米,建于明正德年間。宅第主樓坐北朝南,三開間兩進(俗稱“一脊兩堂”),二層,磚木結構,門樓里外挑檐,曲梁斗拱,馬頭山墻。西側為把祖樓,五開間,倚主樓而建。入口處就勢建“賓園”一座,園內有仿古回廊、草坪及花圃。臨賓園原有人工水渠一道,當地程氏后裔稱該渠為“賓公渠”,公號“賓渠”即派出于此。故居為兩層,一脊二黨三開間,東西廂房列兩邊,建筑面積五百多平…[詳細]
李增皆故居
  李增皆,字益伯,號謙堂,清代馬巷侯濱人,浙江水師提督李長庚從子(李廷鈺之弟)。嘉慶三年(1798年)隨從父李長庚征戰蔡牽海上武裝集團,非常得力。十二年(180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李長庚在粵海黑水洋被蔡牽大炮擊斃,李增皆憤激流涕,決心以消滅蔡牽為己任。不久隨水師邱良功(金門后浦人)率八百人為先鋒,采用鐵簽戳入賊船的方法,繼續在黑水洋圍剿蔡牽。十四年八月十七日,海戰非常激烈,“兩軍皆拼死狠斗,兵刃短接,火箭橫飛”。激戰兩天一夜,蔡牽寡不敵眾,眼看大勢已去,只好裂船沉海身亡。此次海戰,雙方傷亡巨大,李增皆將士得活者僅十九人,他自己在戰斗中也負傷落水,后獲兵士救起。李增皆在洋二十余年,大小二百余戰,由…[詳細]
西貝柳斯故居
  阿依諾拉位于赫爾辛基北部38公里處的杜蘇拉湖畔,是芬蘭著名作曲家西貝柳斯(Jean Sibelius)的故居,是以他妻子的名字——阿依諾拉(Ainola)命名的林間別墅。這里環境寧靜秀美,空氣清新,西貝柳斯的好朋友、著名建筑師拉爾斯(Lars Sonck)專門為他在郁郁蔥蔥的樹林里設計了這樣一幢木制別墅。1904年,西貝柳斯搬到“阿依諾拉”鄉間別墅隱居,潛心從事創作。1905年,西貝柳斯在“阿依諾拉”修改完成了被后人譽為世界十大著名小提琴協奏曲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這部作品以深刻豐富的內涵、真摯明快的熱情性和獨具特色的音樂風格成為世界小提琴協奏曲寶庫中的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使西貝柳斯在國際…[詳細]
趙剛故居
  趙剛(1887——1930),小名趙廷愛,又名趙友仁,文成縣龍川村頭人。先后就讀于本地私塾和高等小學堂,1915年從浙江鐵路學校畢業后,回鄉曾任龍川高等小學堂教師。1917年由朋友介紹在天津鐵路局工作。1919年,調到滬杭甬上海鐵路南站工作,參加上海鐵路產業工會,積極參與工人運動。1921年后調入杭州,先后在杭州鐵路局艮山門等站任行李司磅。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不久擔任中共艮山門站黨總支書記。1927年3月22日,杭州鐵路系統成立了滬杭甬鐵路總工會,他被選為后補執行委員。6月,中央杭州中心區委奉命改建為中共杭縣(州)縣委,趙剛任書記。1927年“浙東-計劃”泄漏后,浙江省委為了加強對杭州工…[詳細]
汪精衛公館舊址
  汪精衛舊居位于江蘇省南京市鼓樓區頤和路38號。該建筑建于1938年,西方現代建筑風格。該房產原為褚民誼官邸,1940年汪精衛搬遷至此,1944年汪精衛病死之后,由國民黨戰地服務團接受。時任國民政府行政院院長的張群,因此距西康路33號當時美國大使館僅數步之遙,于是即把此處改為美軍軍官俱樂部。褚民誼(1884-1946)著名業余昆曲家、國民黨元老、日偽漢奸。汪兆銘(1883-1944),字季新,筆名精衛,因此歷史上多以“精衛”呼,籍江西婺源。中國國民黨副總裁,親日派首領。1922~1923年,孫中山籌備改組中國國民黨,汪精衛--員加入國民黨。1924年1月,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汪精衛…[詳細]

日韩久久久精品123,国产av普通话对白国语,国产一级一级理论片一区二区,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在线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一区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综合 | 日本最新二区三区免费不卡区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 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 |